课件27张PPT。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猜想验证运动规律公式运用课堂小结复习
1.定义: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运动规律?
一张百元钞票,老师捏住它的顶端,同学用两个手指放在钞票的中部做好捏住钞票的准备,但注意在老师松手之前同学们的手的任何部分都不能碰到钞票,当看到老师松手时,同学们就立刻去捏钞票。你能够根据你手抓到纸币的长
度来测出纸币下落到被你抓住
的时间吗?实验:再次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器材:打点计时器、铁架台、重锤、纸带步骤:1.装好铁架台和打点计时器;
2.将纸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另一端夹在重锤中,同时将纸带拉至最高端;
3.两人配合(或一人左右手协调),再打开电源的同时,释放纸带;
4.测量纸带,要求第1点与第2点之间距离为2mm.纸带分析以下为打点计时器记录的纸带P23图2-2-1如何通过纸带分析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呢?如何作业纸带分析续猜时间:0.02s还是0.04s?此处的位移如何?5.8mm或1.9+5.8mm?猜s/t是什么物理量?猜s/t2是什么物理量?重力加速度猜想验证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运动规律公式运用课堂小结自由落体运动究竟是怎样的加速直线运动?猜想验证猜想猜想1:s/t=v,因此s/t应为平均速度。猜想2:s/t2从单位cm/s2(m/s2)来看,应为加速度。因此猜测自由落体运动中应为加速度不变。即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呢?猜想验证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运动规律公式运用课堂小结自由落体运动究竟是怎样的加速直线运动?验证猜想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vtt(t,vt)代入公式vt=at,得位移公式t/2=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自由落体运动究竟是怎样的加速直线运动?猜想验证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运动规律公式运用课堂小结某时刻下落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猜想验证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运动规律公式运用课堂小结t(下落时间)可直接读出猜想验证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运动规律公式运用课堂小结猜想验证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运动规律公式运用课堂小结0.190.390.580.770.96作图运动规律
知识回顾猜想验证导入新课公式运用课堂小结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通常计算取 或重力 g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前面计算中出现的s/t2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视为恒量。从单位可推测该衡量是加速度回顾: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静止开始重力加速度符号:gg=9.8m/s2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其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一般是不同的,要求不是太高时可以取g=9.8m/s2.有时甚至可取g=10m/s2.运动规律
知识回顾猜想验证导入新课公式运用课堂小结速度公式:位移公式:运动规律
知识回顾猜想验证导入新课公式运用课堂小结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公式运用
知识回顾猜想验证运动规律导入新课课堂小结一张一百元纸币,由静止开始自由释放,由位置1到位置2(纸币中间位置),求所经历的时间?(设纸币长为15.5cm)12例题例:屋檐上水滴下落的过程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假定水滴从10m高的屋檐上无初速滴落,水滴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大?+解:由得水滴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实践拓展练习*讨论交流在现实中,雨滴大约在1.5km左右的高空形成并开始下落。计算一下,若该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遇到过这样的雨滴吗?据资料显示,落到地面的雨滴速度一般不超过8m/s.为什么它们的差别会这么大?参考解答:如果雨滴自由下落1.5km,则实际上,从1.5km下落已经不可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因此不能看作自由下落。实践与拓展1.对于禁止高空掷物的看法
2.测量反应时间(作法:两人配合,一把直尺)公式运用
知识回顾猜想验证运动规律导入新课课堂小结
1(单选)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不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D.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值越小A公式运用
知识回顾猜想验证运动规律导入新课课堂小结
2(单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正确有(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成反比。C公式运用
知识回顾猜想验证运动规律导入新课课堂小结课本35页 题1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ABCDD课堂小结知识回顾猜想验证运动规律公式运用导入新课
一 自由落体运动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 重力加速度g
1. 或
2.矢量:方向竖直向下。
3.g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g随高度增大而减小。
三 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作业:
课本35页 第3题、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