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中以加速度的定义为起点,一步步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以及两个推论公式,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熟悉公式的应用,并加深对其物理意义的理解。教科书思路清晰,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从已知公式推导出未知的公式,并让学生在实际解题中体会公式的缺陷,以及如何选用适用的公式。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在上一章节已经学习了加速度的定义以及v-t图像的物理意义,知道曲线下的面积代表了物体运动的位移。我们可以在图像以及公式的基础上加上加速度,得到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并结合图像的方法推导出位移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
会选用适当的公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进行简单分析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思路。
结合图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让学生自主探讨公式的归类,发现公式的特点,并总结公式的应用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开拓学生多元化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的导出过程。
利用导出的公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掌握各公式的优点和不足,灵活运用适当的公式解决适当的问题。
【教学策略设计】
坚持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实践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并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学用具】
多媒体、粉笔、黑板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第一章内容学习过的加速和减速运动
展示加速、减速运动
回顾第二节内容学习过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问1:我们不能够直接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这些图片上的运动,所以我们在上一章学习了一个新的物理量,是什么?问2: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什么?
答:加速度.读: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导入新课,已学过关于匀加速运动的速度公式:
问:一艘快艇以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求这艘快艇在末的速度。这道题目里我们用到了今天的第一道公式——板书:如果我们学过的用图像要怎么表示?(板画图像)
让两个学生上台解答,其他学生自行解答。计算并得出答案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对照黑板上的图像。
2、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我们在第六节里,把这样的图像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展示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学生看课本36也第一段。)问1:一艘快艇以2m/ ^2
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6m/s,求这艘快艇8s内经过的位移。在这道题目里面,我们已知什么条件?问2:我们已经学过的公式有哪些?那我们可不可以通过这三个公式把末速度消掉呢?
齐读: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并且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加速度不变的运动。答:加速度a、初速度、时间t。答:
3、推导位移公式
板书推导过程。学生看课本36页图2-3-1,进行推导。(5min)在推导过程中我们是不是用到了这个公式?(展示推论2)这也是研究匀变速运动常见的公式(课本37页)得到这个公式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例题1。已知加速度a、初速度、时间t,通过位移公式,现在可以怎么解答?
学生在课本上划出推论2的公式和位移公式。学生解答例题1.由两名学生上台解答。
一艘快艇以2m/ ^2
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6m/s,末速度是10m/s,求这艘快艇的位移。问1:这道题目现在已知什么条件?问2:跟上一道题目相比,我们不知道什么条件?问3:我们根据这节课新学的公式,可以推导出一个没有时间的公式吗?(展示推论1)板书推导过程。
答:加速度、初速度、末速度。答:时间。学生推导公式。
4、总结
至此我们学到的匀变速运动相关的物理量有。至此我们学到的匀加速运动相关的公式有:(板书四个公式。)
答:加速度、初速度、末速度、时间、位移。
5、习题
对第一章公式的回顾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运用所学知识解题并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发展
引出公式
总结规律,展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