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力的合成与分解 课件 (1)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4力的合成与分解 课件 (1)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2-08 09:2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力的分解一、力的分解定义:
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叫力的分解。二、力的分解法则: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力的分解概念及法则注意在力的分解中合力真实存在,分力不存在F2F1F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确定的合力),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任意性)对于同一条对角线(确定的合力),你可以作出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任意性)F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第五节、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
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如何分解力 力的分解要尊重力的作用效果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重力产生什么作用效果?观察 尝试实验探究1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 370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5N,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
将G分解,并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分力F1与F2的大小.(sin370=0.6 cos370 =0.8)θ解二:图示法。当 θ角增大时, F1 F2如何变化?为了减小桥面的坡度,从而减小G1 对汽车上坡和下坡的影响,使行车方便和安全G2G11、车在桥面上行驶时它的重力产生了什么效果?你能找到它的两个分力吗?
2、桥高一定,引桥很长目的是什么,这能减少重力的哪个效果,有什么好处?
思考与讨论使物体紧压挡板使物体紧压斜面对重力的效果进行分解探究2ααG2 = G cos α G1=G sinα 【探究3】木箱重5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大小为200 N与水平方向成30°向上的力拉木箱,木箱沿地平面匀速运动,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所受的压力。正交分解步骤:二、力的正交分解 定义:把一个已知力沿着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a.建立xoy直角坐标系b.沿xoy轴将各力分解c.求xy轴上的合力Fx,Fyd.最后求Fx和Fy的合力F如图所示,将力F沿力x、y方向分解,可得:
A.一个2N的力能分解为7N和4N的两个分力
B.一个2N的力能分解为7N和9N的两个分力
C.一个6N的力能分解为3N和4N的两个分力
D.一个8N的力能分解为4N和3N的两个分力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当堂检测BC2.如右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受到重力mg、N、F1、F2四个力的作用
C.物体只受到重力mg和斜面支持力N的作用
D.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与mg、N 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当堂检测CD把小球所受拉力分解F把拉力F分解当堂检测  9.如图甲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绳子的质量及绳与衣架挂钩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两杆不动,绳子B端在杆上的位置不变,将A端上移少许,稳定后衣服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甲
  A.绳子的弹力增大
  B.绳子的弹力不变
  C.绳对挂钩弹力的合力减小
  D.绳对挂钩弹力的合力不变  【解析】由平衡条件知,绳对挂钩的弹力的合力方向向上,大小等于衣服及衣架的总重力,故选项D正确.
  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有FN= ,延长BO与左竖杆交于A′点,可知OA′=OA(如图乙所示).
 
 
  乙
  再设绳的总长为L,两竖杆的间距为x,有Lsin θ= .可见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与A、B两点的高度差无关,故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BD(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mg
?(mg+Fsin?)
?(mg-Fsin?)
Fcos?BD上一页结束首页下一页观察 尝试实例分析一观察 尝试实例分析一观察 尝试实例分析一上海南浦
大桥桥面
高46m,
主桥全长
846m,引
桥全长
7500m。高架桥为何要修很长的引桥?高大的 ?? 什 ? 扇子 ? 造很 ? 的引 ???? 大 ? 为什么山路不能直接修建到山顶?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时,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第五节、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
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如何分解力 首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判断分力的方向,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力.体验 领悟动手操作一 体验钩码对O点的拉力产生的效果,将F分解。 将钩码挂在橡皮筋的中点,先将橡皮筋两端慢慢靠拢,再慢慢分开直到两手不能再分开为止,观察整个过程中橡皮筋的长度,结合你的感受,描述钩码对橡皮筋中点的拉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动手操作二 1.一个大力士用一根绳子吊起一本重10N的书(如图所示).这是真的吗?
2、是真是假? 首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判断分力的方向,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力.请你概括如何分解力 ? 首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判断分力的方向,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力.请你概括如何分解力 ?课下探究:
设计将陷入泥沼的汽车拉出的方案(工具只有一根绳子、一棵大树).是真是假? 1.一个大力士用一根绳子吊起一本重10N的书(如图所示).这是真的吗? 2.用一根结实的长绳、一棵大树、一位同学就可以将陷入泥沼的小汽车拉出.这是真的吗?力F1 和 F2是力F的分力 将钩码挂在橡皮筋的中点,先将橡皮筋两端慢慢靠拢,再慢慢分开,观察整个过程中橡皮筋的长度,结合你的感受,描述钩码对橡皮筋中点的拉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两分力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之间的关系,并解决材料上的问题.(三) 体验分力的大小与夹角之间的关系
请你总结: 这节课你领会了哪些规律?掌握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你参与了哪些活动?哪些收获是与同学协作完成的?你收获了哪些教训?1.首先根据力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利用平行四边定则做出分力的图示.
2.然后利用图示法或者结合图形的几何关系和数学知识求出分力的大小.
如何求分力 ?确定力的作用效果的方法:1)观察——与受力物体相关联的物体2)猜测——与受力物体相关联物体的变化3)检验——设计实验,检验与受力物体相
关联的物体的变化4)结论——总结要分解的力产生的效果本节课小结
1、力的分解与合成一样,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按实际作用效果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是进行力的分解的一种重要方法,要逐步掌握这种方法,学会应用它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学习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观察——猜测——检验——结论”实验探究法。至今为止,我们共学习过哪些矢量,你能总结出它们合成的法则吗?
设计实验,估算一根细丝或头发丝所能承受的拉力.课下 研究 体验 领悟 俄罗斯的大力士正用牙齿拉动一辆载重汽车(质量为17N)。做一做1360N 假设大力士拉汽车的力为1700N,求水平向前拉汽车的力 . 体验 领悟 请举出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其它实例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