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3讲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高考总复习:专题二 相互作用考纲要求1、理解共点力的概念,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推论
2、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3、掌握整体法与隔离法,会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和极值问题
4、会利用共点力的平衡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景。第3讲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第一课时)课堂目标:
1、理解共点力的概念,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推论
2、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3、掌握整体法与隔离法,并会采用这两种方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4、会利用共点力的平衡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景。(第1、2、3课时)基础知识回顾:共点力▲ 共点力(第二讲的内容)
概念: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力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
学习案例1:基础知识回顾 P30一、受力分析
1、概念:把研究对象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 。 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示意图学习案例2:那么问题来了:先画哪一个力?基础知识回顾 P30一、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第一,分析重力、已知力;
第二,按接触面分析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绳子张力等)、摩擦力
第三,分析其它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学习案例3:受力分析???分析木块和斜面的受力情况。动手尝试1:基础知识回顾 P30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 或 的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或者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正交分解如图,硬杆OB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杆的重量都可忽略。如果悬挂物的重量是G,∠AOB =θ ,钢索AO对O点的拉力和杆OB对O点的支持力各是多大?学习案例4:对O点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先分解、后平衡水平方向:竖直方向:O点受力如图,由上面两式解得:基础知识回顾 P30三、平衡条件的几个重要推论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必定大小 ,方向 。
学习案例5:
相等相反基础知识回顾 P30三、平衡条件的几个重要推论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 ,方向 。
学习案例6:
相等相反基础知识回顾 P30三、平衡条件的几个重要推论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共点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 ,方向 。
学习案例7:
动手尝试2:基础检验题组 第3题相等相反考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考点全析 P30考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考点全析 P30动手尝试3: 基础检验题组 第1题考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
定义 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其它物体对这个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考点全析 P3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多少?
学习案例8:整体法(M+m)?g考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
定义 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整个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其它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不考虑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考点全析 P3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问:A与B之间是否一定存在摩擦力?
学习案例9:隔离法 不一定考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
定义 整体法:分析整体受到的外力
隔离法: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到的所有力
考点全析 P30动手尝试4:基础检验题组 第2题小结学习案例10: 例题1 P40第3讲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第一课时)课堂目标:
1、理解共点力的概念,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推论
2、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3、掌握整体法与隔离法,并会采用这两种方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4、会利用共点力的平衡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景。(第1、2、3课时)目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