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2-08 10:3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学案
一、知识梳理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改变的现象。
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够_______

弹力:发生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________,对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弹性限度: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外力撤去作用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______形变

几种弹力
常见弹力:平时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力的方向
(1)压力的方向________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_________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2)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子________的方向
(三)胡克定律
内容:在______内,弹簧的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的____________
成正比.
公式:_______,其中k为弹簧的_________,单位:牛顿每米,符号______。
注:胡克定律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其大小由弹簧本身决定,其决定因素有弹簧长度、材料、粗细等
二、自测
(单选)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单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弹性形变量x成正比
B.由k=F/x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
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   无关
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
探究2:产生弹力的条件:
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支持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小结:弹力是由于______________(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问题2:如图所示,一球体静止于一水平地面与一侧壁之间,不计任何摩擦,判断侧壁对球体有无弹力.
小结: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
探究3:弹力的方向:
问题1:下列各图中,物体A静止。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小结: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___(相反或相同);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接触面(注意面面接触、点面接触)指向被支持和被压的方向;绳子拉力的方向总是指向_____________;杆产生的弹力方向①方向可能沿杆方向,起拉力作用.
②方向可能沿杆方向,起支持力作用.③方向也可能不沿杆方向,起支持力或拉力的作用.
探究4:胡克定律:
问题1:一根弹簧原长为12
cm,在弹性限度内挂2
N的物体时长16
cm,则
(1)挂1
N的物体时弹簧多长?
(2)挂5
N的物体时弹簧多长?
探究5:力的图示
问题1:一个人用大小为60N、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30度的斜向上的力拉小车,在图中用图示法画出这个力
课堂训练案
二、课堂训练与检测:
1(单选)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2、画出下列各图中各静止物体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假定所有的接触面不光滑.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实验目的: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2.实验原理: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沿着弹簧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定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运用的正是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3.实验器材:弹簧、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钩码若干、坐标纸.
4.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2)如下图所示,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平衡时测量弹簧的总长是L,并计算钩码的重力,填写在记录表格里.

1
2
3
4
5
6
7
8
F/N
L/cm
x/cm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复前面的实验过程多次.
(4)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5)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6)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
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A
A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