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力的等效和替换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3.3力的等效和替换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2-08 10:4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力的等效和替换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力的图示法,区别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理解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关系,即从作用效果相同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3、通过寻找等效力实验探究,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实施,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等效替代的研究思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学情分析
力的等效与替代是粤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弹力、摩擦力等力的概念,对力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同时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位移矢量,对矢量的
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获得感性认识。这节课的内容,为后面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有着不可分的联系,为后面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打下知识层面的基础。本节课初步总结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处理矢量的一个通则,因此本节课为以后学习动量、冲量、动能定理等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力的等效与替代关系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投影)情境引入: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当两支马对增加到十六匹时才恰能拉开这两个半球,如果用两头大象来替代两支马队,也恰能把这两个半球拉开。这表明,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看,一头大象的拉力与八匹马的拉力是等效的。 复习概念:力、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图示法 二、新课教学 ①(投影)(板书)(一) 共点力——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称为共点力。 ②(投影)力的等效和替代的生活实例 引出概念:力的等效和替代、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板书)(二)力的等效和替代 1、合力与分力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3、力的合成与分解 ③提出问题:一个合力可以替代几个分力的共同作用,几个分力的共同作用也可以替代一个合力。那么,合力与分力存在怎样的关系? (三)实验探究:寻找等效力  实验器材: 方木板、图钉、白纸、橡皮条 、、细绳、弹簧秤(两个)、刻度尺、三角板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的方木板上  (2)把橡皮条一端钉在板上,另一端栓上两个细绳套  (3)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绳套,使结点伸长到O点,记下秤示数F1、F2,描出细绳的方向(在细绳下描两个点以确定拉力的方向)。  (4)用一个弹簧秤把该橡皮条的结点拉至O点,描出细绳的方向,记下示数F ′。  (5)用F1、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 (6)比较力F ′ 与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实验结论: 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图示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注意事项: (1)同一试验中两弹簧秤的选取方法:将两个弹簧秤钩好对拉,若两只弹簧秤读数相同,则可选,若不同,应更换。使用时弹簧秤与板面平行。 (2)弹簧秤不能再超出量程范围的情况下使用,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否则应校正零位。 (3)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秤轴线方向一致,拉动时弹簧秤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 (4)在同一次实验中,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 1、共点力的概念 2、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3、知道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后思考 (1)合力是否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2)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合力大小如何变化? 
【课堂练习
1(双选)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力一定是共点力  
B、共点力一定是平衡力  
C、只有几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点,这几个力才是共点力  
D、力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也是共点力 
2.(双选)关于合力与分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用几个分力来替代  
D、合力与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双选)在“寻找等效力”的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注意(
)  A、测量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  
B、测量前应该把两弹簧测力计互相钩在一起并对拉,观察它们的示数是否相同,应选用示数不同的一对弹簧测力计  
C、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称壳不要与纸面摩擦  
D、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单选)在做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点O,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要调整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