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象派的画家们 课件+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1.印象派的画家们 课件+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06 19:43:28

文档简介

1.印象派的画家们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2、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练习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
3.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2学情分析
本课是通过欣赏.评述对印象派的画家及作品介绍、分析,了解印象派产生时间、背景,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印象派产生的背景;(2)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感受;(3)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表现技法;(4)课外拓展欣赏其他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印象派探索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分析光与色千变万化的依据,以及各个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特色。
3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感受
2.难点:掌握理解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1)欣赏视频
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思考,演员到底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2)学生讨论:
3)教师总结:为什么舞蹈的过程中服装的颜色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因为舞台灯光的效果),物体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物体原本的颜色会发生变化,那么在不同自然光线的照射下物象的固有色同样也会发生变化。就有那么一群人,敢于挑战当时传统的室内画法,冲到室外,感受大自然光线所带来的美妙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印象派的画家们,感受光和色的变化。
出示课题《印象派的画家们》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2、作品欣赏,深入理解
出示西斯莱的作品《马利港的洪水》作品描绘了什么景色?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马利港的洪水》室外作画,这件油画本来应该表现的是马利港泛滥的洪水灾害,但画家西斯莱却把这个被叫做马利港的港口描绘的非常优美。天空富有变化的彩云,水光交相辉映的景象,闪耀的河水和覆盖着紫色暖色调的积雪,是寒冷的冬天呈现出温馨喜悦的暖意,整幅作品表现印象画派的光色变化。画家善于运用多变的碎而有序的小笔触描绘房屋倒影,产生一种形体的厚实感。
b.《草地上的午餐》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室外作画,草地上休闲的绅士、淑女。画家以幽暗的树林为背景,衬托了前景白布上的男人、女人及食品,体现了一种休闲的安适心态。后面的人各具姿态,融入背景。背景中阳光照耀下的几枝黄叶,不仅点明秋天的季节,也平添了画面的颜色,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景物、人物都描绘得极其细致,这种外光的运用,给画面带来了色彩斑斓与豪华亮丽的效果。画中几个人物构成一个互相交错的三角形,由传统室内绘画转向室外作画,在阳光下观察、描绘客观对象的光色变化,追求真实的色彩印象。这是印象派的绘画风格(鲜艳明亮、对比强烈)
c.接着往下看德加的作品《舞台上的舞女》作品的光源来自哪里?给画面带来了怎样的色彩感受?
《舞台上的舞女》这幅画采用了鸟瞰式的构图,居高临下给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画面增强了纵深感,画中舞女轻舒双臂,体态轻盈,优美的舞姿伴着悠扬的旋律,使人充分感受到芭蕾舞女的艺术魅力.画的背景部分处理得非常概括,和主体人形成了虚实对比,舞台脚灯自下而上地射在舞女身上,利用舞台的灯光效果,强调照射在演员身上的强烈的灯光反射效果,在舞台脚光的辉映下,她的舞裙显出极富魅力的色彩变化,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轻盈和神秘。这有别于自然光线下的人体,.舞裙鲜亮而透明,模糊的轮廓线更烘托出舞蹈的动感和舞姿的轻盈,创造出一种色光交融的最有魅力的典型美.(细腻的笔画富于变化。)
d.出示雷诺阿的作品《拿喷壶的女孩》画面中哪个地方吸引你?画家是怎样表现的?
这小姑娘披着一头金发,长着一双蓝眼睛,鲜艳的圆脸蛋,红红的嘴唇,穿着一双高纽扣的鞋子站在画的正中央。她的衣服上有着漂亮的花边,裙子下面还有白色的褶边
雷诺阿笔触是一团一团的,一贯的暖色调。女孩金发蓬松,大红蝴蝶结,整个红扑扑的圆脸。
c出示莫奈的《日出.印象》你觉得这幅画的好吗?如果你是平评论家,请你评评这幅画。(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时间?天气如何?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日出·印象》是莫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景象:海水在晨曦(早晨阳光)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系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层层叠叠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晃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这幅画主要由深浅不同的蓝色和桔红色两种构成,但是笔触分明,都是单一的纯色,一笔一笔的堆砌清晰可见.
活动3【讲授】技法分析,加强感受
.1676年,牛顿用三棱镜作了光的分解与合成观察实验,发现了太阳光能成为和彩虹一样的色带,这就是光谱。莫奈根据这一原理,研究出光线与色彩的关系。光线的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光线有不同的波长,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
莫奈《卢昂大教堂》这里是壮观的教堂建筑景象,但完全被强烈的光线给冲淡了,高大的建筑结构似乎被浓浓的光色所包裹,令人目眩,清晨淡蓝色的薄雾中,紫色调、和午后的暖色调,光的变化引起色彩的变化,教堂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c.出示莫奈的《草垛》作品:这几幅画在色调上有什么变化?画家画的都是草垛,为什么色彩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系列组画,是他1890年(在吉维尼村)创作的,共有十五件作品。他的研究的主题是同一场景下不同的角度不同时刻不同光线下,草垛所呈现的色彩的微妙的变化。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漫长炎热的夏日,还是白雪皑皑的冬日,阳光正耀的正午,晚霞弥漫的黄昏,他细心的观察着在不同时刻中草垛的变化,一天常常同时在几幅画布上作画。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他有时来不及在调色板上调色,直接用原色在画面上混合。他快速的捕捉光线下对象的色彩变化,他的色彩、线条如同跳跃的音符。他的画色调明亮,色彩非常丰富,冷色与暖色、色彩既有强烈的对比又很和谐,并在笔触方面做出了探索,变换握笔的姿势、笔触的运动方向以及笔触的轻重、大小。
冬日草垛的光线是很明显的,远处蓝色的山,黄中透着白色的空气,而又有着玫瑰红的感觉,暗部仍然有着微妙的色彩变化的,使冬日的草垛呈现出几分温馨的感觉。
c.展示莫奈的《睡莲》分析画中不同的笔触,并说说这些笔触用在了画面的什么地方?
1916年,晚年时期的作品
竖:以长短、轻重、聚散和轻快跳跃的笔触表现树木的倒影,来反衬出睡莲的层次和节奏感,用笔简单是难以产生节奏感的
横:远处莲叶
点:莲花、睡莲产生层次美感
曲线:近处莲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莫奈不肯离家,宁愿死在自己的画作前,整个世界都动荡不安时,莫奈躲进了自己的画室。要知道这些作品沁满了当时的惊惧与创伤。他以无比坚定的决心将情绪尽情宣泄在作品上,所有的规则都被抛开,色调变得非常厚重或者深沉,油彩切过整个画布,画上的物体紧紧相嵌,有时整个图上几乎看不到水,就象现实世界中的天翻地覆
活动4【练习】学生尝试,技法体验
让学生拿出绘画材料,尝试对《睡莲》进行局部临摹,学习印象派笔法的丰富变化,感受笔法与色彩之间的关系。
活动5【活动】展示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活动6【活动】课后拓展
《撑阳伞的女人》法国莫奈整幅画只用了简单的蓝、绿、棕等自然的色彩,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画中的女仕占了画面大部份的空间,成为画的趣味中心。但左侧的小儿子与阳伞和女仕也构成一个三角形,得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修路》法莫奈
《圣阿德雷斯的阳台》法莫奈圣安德使法国的避暑胜地。画家展示这明媚的风光。整幅画用乐红白蓝三种颜色,却给人以无比绚丽的感觉。远处流动的海水,变换处不同的颜色。体现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
《野罂粟花》1873年莫奈构图相当巧妙,不只是相同两组人物的重复登场,画面左侧的野罂粟花的鲜明色彩和人物所呈现的动态,恰好与右边上的静态形成对比,而小屋的红褐色屋顶,也将前、后景巧妙地练成一体。
活动7【活动】教学总结
大自然的光,真是奇妙!那就让我们好好享受、体验这种美!
课件21张PPT。印象派的画家们 印象派:1874年,以法国画家莫奈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由于他们的创新作品不能在官方沙龙展出,为了抗议官方沙龙对他们的歧视,自己举办了画展,其中莫奈的一幅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被一位批评家以嘲讽的口吻评论为“印象主义”,印象派因此而得名。马利港的洪水 (油画) 1876 西斯莱 (法国) ︽草地上的午餐︾︵
油画︶19世纪

法国︶
马奈︽舞台上的舞女︾︵
粉彩︶
1
8
7
7

德加

法国︶︽拿喷壶的女孩︾︵
油画︶
1
8
7
6

雷诺阿︵
法国︶︽日 出
.
印象 ︾︵
油画︶
1
8
7
2

莫奈︵
法国︶莫奈根据这一原理,研究出光线与色彩的关系。 ︽睡莲 ︾︵
油画︶
1
9
1
4

莫奈︵
法国︶ 尝试对《睡莲》进行局部临摹,学习印象派笔法的丰富变化,感受笔法与色彩的关系。
试一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