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绚烂的民族服饰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绚烂的民族服饰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06 19:46:48

文档简介

5.绚烂的民族服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懂得各族人民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能力。
2学情分析
多样性地选用教学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种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化学习主题。服饰的故事情节把课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充满了童趣。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3重点难点
重点:各民族服饰的特点。
难点:各民族服饰的特点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猜猜我是哪个民族
1.我国南、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非常漂亮,妇女大多数穿裙子。(看课件)猜猜是哪个民族的服装?
2.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识及教材内容回答。
3.教师总结南、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南方:多数穿裙子,长的拖地,短的到膝。北方:宽袍、长褂、靴子)
4.组织学生完成课本P65页的内容。
5.组织学生编辑民族服饰小册子。(服饰特点介绍、服饰小故事)第三部分:民族物品展示会
1.同学们,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当地的特产,特别是小饰物,让我们一起欣赏各地的民族物品吧!
2.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小饰品在班上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辨别是哪个民族的小饰物。
3.教师总结。
活动2【活动】民族物品展示会
1.同学们,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当地的特产,特别是小饰物,让我们一起欣赏各地的民族物品吧!
2.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小饰品在班上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辨别是哪个民族的小饰物。
3.教师总结。
活动3【讲授】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
小组交流、辨别少数民族服饰,归纳各少数民族服装特点。 蒙古族的服饰,四季都穿长袍,腰带防风抗寒。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袍子的颜色,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素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僵时又能保持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束。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服饰不仅花样较多,而且非常优美,富有特色。维吾尔族妇女喜用对比色彩,使红的更亮,绿的更翠。维吾尔族男性讲究黑白效果,这样粗犷奔放。
维吾尔族是个爱花的民族,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着的是绣花衣,穿的是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衣着服饰无不与鲜花息息相关。
维吾尔族帽类及头饰种类很多,在维吾尔族服饰中最有特色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戴帽子,因为戴帽不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生活礼仪中的需要,社交、探亲、访友以及节日聚会等场合均需佩带。维吾尔族的传统帽子主要有皮帽和花帽两大类。
回族:回族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回族聚居区中,回族群众依然保持着中亚人的传统穿衣打扮。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回族特点的穆斯林服饰——男子多带小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男子多留有大胡子!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
苗族:苗族服饰-传统的苗族男装大襟短衣,襟向右开,颜色多为蓝、黑色。现在,男子的服饰已基本与汉族服饰一样。而苗族女子的服饰就显得精美了。
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苗族妇女的头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制作别致,深蓝色的绣着花边的尖顶头巾套在外边,帽后垂下一根红带长及腿部。另一种是小花帽,这种花帽在平常农闲、休息时,她们都爱戴,是平顶式的,做工精美,绣有花纹。
总结:南、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南方:多数穿裙子,长的拖地,短的到膝。北方:宽袍、长褂、靴子)
活动4【活动】说说少数民族的禁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蒙古人忌讳别人(包括客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客人不经允许不可擅自进入包内,在蒙古包内不能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上跨过,不能在包房内吐痰,出包房不能踩门槛。蒙古族人还忌讳别人用烟袋、刀剪、筷子等指头部。
苗族人民忌讳其它民族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 黔东南等一带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响后三天之内不能出工。 湘西苗族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忌讳挑粪。 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插青树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
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 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壮族 壮族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草帽,外人不得入内。无论家人、客人都不能坐在门槛中间;不能扛着锄头或戴着斗笠走进家中。二月初二祭龙山帝王,不能砍伐山中树木,不能在山中大小便。壮族人给人递茶时,应双手捧杯,忌讳单手递送,夹菜时忌讳来回挑捡着吃。 朝鲜族 朝鲜族不喜欢吃鸭子、羊肉、肥猪肉。朝鲜族的老人地位很高,平时老人的饮食是单独制作和用餐的,如果父子同席,儿子不能当着父亲的面吸烟或饮酒。朝鲜族忌讳敲门,进访者应呼叫主人。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最忌讳在户外穿短裤,晚上睡觉时不能头东脚西或四肢平伸。在维吾尔族家作客,洗手时不可将沾污水的手乱帅;要待长者坐好方可就坐;吃抓饭时不要满盘子乱抓或者将抓过的肉食再放入盘内;吃剩的残骨不要乱扔,应放在自己面前的餐布上;用餐时外出不可从餐布上跨过或者从客人面前走;做客时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吐痰。
课件15张PPT。绚烂的民族服饰绚烂的民族服饰民族服饰:
具有 传统 民族形式的服饰。又称民俗服。是民族经济、思想、文化的 反映 ,体现着 民族 心理,是各民族 特有 的。绚烂的民族服饰岁月之影穿在身上的历史青苗花苗红苗白苗岁月之影穿在身上的历史岁月之影穿在身上的历史苗绣苗银天人之谐掖在腰间的温暖举足之魅飞在心头的凤凰举足之魅饰物工艺功能章服之华汉服:
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 年间,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章服之华汉服的文化: 天圆地方,洒脱飘逸构成汉服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气质。深衣——深意上衣分裁四片——四季下裳分裁十二片——十二月袖圆——天圆衣领交叠成矩形——地方背部中缝直至脚踝——人道正直章服之华基本特点:交领、右衽、系带。基本形制: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组成结构:首服、体衣、足衣、配饰。章服之华重拾经典中腰襦裙明日之新因为民族,所以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