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第10课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包括哪几个国家?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开始,生产力提高,私有制逐渐产生。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课堂小拓展
百家争鸣?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二、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战国“诸子”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是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和韩非。
课堂抢答
图中几位思想家生活时期、
历史地位、
主要思想和成就?
墨子
韩非子
荀子
庄子
孟子
生活时期:战国
历史地位: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主张:主张“兼爱”、“非攻”
墨家:墨子
墨子止楚攻宋
生活时期:战国
历史地位: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亚圣”)
主要主张:
儒家:孟子
(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A、尊王贱霸
B、重民
(2)人性本善 ——仁政学说的理论 基础
(3)“养浩然之气” (重义轻利)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思想
儒家:荀子
生活时期:战国
历史地位:儒家学派重要代表
主要主张:
政治主张:礼法结合,“隆礼重法”。
哲学思想:不否认天人合一,认为天人可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荀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论学者。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战国)荀况:《荀子.天伦》
“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是有固定秩序的,不会因为尧或桀而改变。政治措施好就得吉祥,政治措施坏就会有灾难。”
生活时期:战国
历史地位: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道家学者
主要主张:
政治主张:君主“无欲”,天下满足;君主宁静,百姓安定。
哲学思想:主张“天人合一”。
道家:庄子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 ”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 ”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
“齐物”——“逍遥”——“无所恃”
生活时期:战国末期
历史地位:法家代表人物(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
主要主张:
政治上: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全面加强君权。
学术上:尖锐的批判儒学和墨学。
法家:韩非子
你对哪一学派的观点最感兴趣?
阐述该学派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对该学派感兴趣的理由。
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 极大的影响
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主张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课堂练习
1 、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
A、老子和孔子 B、孔子和庄子
C、老子和庄子 D、老子和韩非
C
2 、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被称为“亚圣”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B
3、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A
课堂小结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1、墨家:墨子
2、儒家:孟子
3、儒家:荀子
4、道家:庄子
5、法家:韩非
百家争鸣的影响
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课后思考
如何运用各家思想处理晚自习说话的现象?
谢谢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及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知道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了解他们的生活时期、历史地位、主要主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直观了解相关知识。
(2)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把学生关注点带入课堂,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提出问题,通过引导阅读书本,从而进行知识归纳、概括和比较。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
1.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
2.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教学难点】
分析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歌曲视频《战国七雄》导入新课,提问是否有同学知道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包括哪几个国家?然后结合图例讲解,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
2、讲授新课:
师:战国七雄之间战乱不断,最后造成了什么样的局面呢?
课件展示: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图片,见第4张PPT。
教师补充: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使用,使人们开始使用工具生活交换,加上牛耕方式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私有制逐渐产生。
课件展示:礼崩乐坏示意图,见第5张PPT。
师:战国七雄争霸,周礼沦为旧礼,社会动荡,各国礼崩乐坏,造成了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课件展示:稷下百家争鸣示意图,见第6张PPT。
师: 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逐渐形成各种思想。
第一要点: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
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过渡:拓展小知识,解释“百家争鸣”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了解到了百家争鸣的含义,那么“百家”具体是哪些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诸子百家中的几位代表性的思想家。
第二要点: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师:图片展示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图片,提问:图中几位思想家生活时期、历史地位、主要思想和成就?学生自己看书找出,时间5分钟。
①墨子
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
师:讲解知识点,墨子生于战国时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主要是博爱的思想,使天下人能相互谦让博爱。播放视频《止楚攻宋》,我们一起来观看墨子是如何阻止出国攻打宋国的,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可以知道,墨子运用了自己“非攻”的思想说服了楚王。墨家的主要思想就是主张人人都相亲相爱,主张每个人都应“博爱”,世间没有战争,主张和平。
②孟子
生: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主张仁政
师: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学说,其中包括尊王贱霸、重民的思想,尊王贱霸,这里的王是周天子,霸是诸侯中实力雄厚称霸的诸侯国。意思就是尊重周朝王室,看轻用武力和实力在诸侯中称霸的国家。而重民就是重视民生。
引用材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意思是说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想。
③荀子
学生依据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 生活时期:战国,历史地位:儒家学派重要代表
主要主张:政治主张:礼法结合,“隆礼重法”。哲学思想:不否认天人合一,认为天人可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荀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论学者。
师:“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不因为尧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为桀的灭亡而灭亡。用正确的社会政治措施适应它就有吉祥,用错误的社会政治措施违背它就有灾祸。这就是荀子的思想,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人们只有顺应自然才能顺利。
④庄子
学生依据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生活时期:战国。历史地位: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道家学者
主要主张:
政治主张:君主“无欲”,天下满足;君主宁静,百姓安定。
哲学思想:主张“天人合一”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庄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周庄。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周庄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周庄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周庄?就是说,要认识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在心中化解它。而不是心被外界的万事万物牵着牛鼻子走。就是不要执迷于前人的理论框架之中,要敢于思考,敢于否定别人,敢于否定自己。
庄子主张天地万物都是无差别的,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所以才能达到自由的状态,主张“天人合一”,最终达到忘我的境界。
讲解PPT第18张的故事。
⑤韩非子
学生依据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
生活时期:战国末期
历史地位:法家代表人物(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
主要主张:
政治上: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全面加强君权。
学术上:尖锐的批判儒学和墨学。
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中央集权制,重视君权。
过渡:
讨论:你对哪一学派的观点最感兴趣?并阐述该学派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对该学派感兴趣的理由。
我们学过了战国时期的这些主要思想家和学派,那么这些思想对当时社会以及我们现在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要点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主张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师:百家争鸣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影响着我们当今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必须总结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与时俱进,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课堂练习
1 、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
A、老子和孔子 B、孔子和庄子
C、老子和庄子 D、老子和韩非
答案:C
2 、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被称为“亚圣”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答案:B
3、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答案:A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师总结: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百家争鸣的影响
课后思考
如何运用各家思想处理晚自习说话的现象?
【板书设计】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1、墨家:墨子
2、儒家:孟子
3、儒家:荀子
4、道家:庄子
5、法家:韩非
百家争鸣的影响 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A .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3.你认为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4.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5.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仁政学说 B.人性本善说
C.“兼爱”“尚贤”说 D.以法治国说
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的局面的改变④科技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 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7.下列人物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
①孔子 ②商鞅 ③孟子 ④韩非子 ⑤扁鹊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⑥
8.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9.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
A.老子和孔子 B.孔子和庄子
C.老子和庄子 D.老子和韩非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句话是谁说的(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二、填空题
1.墨家学派创始人 ① ;主要思想: ②
2.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句话说的是 ③ ;其主要学派: ___④___
3. ____⑤___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4. 百家争鸣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造了____⑥_____
三、材料题
1. 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百家争鸣中主要有哪些学派?
(3)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有: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故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学派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故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子的主要思想。抓住关键词:“诺贝尔和平奖”,可知主要表现的是墨子的“兼爱”、“非攻”的思想,故选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韩非子的主要思想。阅读题目信息,当《法制空间》这一节目的主持人,关于法律的思想,应该是韩非子,故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人性本善说”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兼爱”“尚贤”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以法治国”是韩非子的主要思想。故选A。
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运用排除法。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①②③符合,④不符题意,排除。故选D。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的主要人物。孔子生于春秋,排除①。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的学派。孔子生于春秋时期,韩非是属于法家代表人物,墨子属于墨家代表人物。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故选D。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想家的思想学派。孔子是儒家学派,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韩非的法家学派,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荀子的主要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翻译为大自然的运行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不因为尧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为桀的灭亡而灭亡。用正确的社会政治措施适应它就有吉祥,用错误的社会政治措施违背它就有灾祸。这反映了荀子的思想,故选D。
二、填空题
1. 【答案】①墨子;②“非攻”“兼爱”;
2.③庄子;④道家
3.⑤社会大变革
4.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特质特征的相关知识。
三、材料题:
1. 【答案】(1)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第一,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第二、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第三、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各学派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不同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3)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第二、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第三、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据此可回答第一问。
(2)本题考查的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有墨家墨子、儒家孟子和荀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
(3)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有第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二,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三,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