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西汉的兴盛》练习
一、选择题:
1.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2.“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的第一个治世局面,下列说法不准确是的 ( )
A.指汉武帝统治的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C.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D.减免赋税,减轻刑罚
3.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 )
A.五岭以南 B.西南夷地区 C.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D.海南岛
4.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5.西汉建立的方式是( )
A.农民起义夺取政权 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西汉的建立者是
6.西汉时期进入强盛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7.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部。当时的州部是( )
A.行政区 B.军事区 C.监察区 D.经济区
8.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
A.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C.分割王国的封地,给其他子弟 D.剥夺王国的封地,收归中央
9.《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指”( )【出处:21教育名师】
A.结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结束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颁布推恩令,解决封国问题
10.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下列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
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解决封国问题 ③设立十三州部 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列举题
1.西汉建立的时间:约 ①___年;建立者: ② ;都城:_③___。
2.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纳 ④_ 的建议,提出 __⑤___ ,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政治方面采纳_ ⑥___的建议,提出__⑦___ ,解决了王国问题。
三、材料题
1.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1)材料一,汉武帝选取哪一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采取的是哪位大臣的建议?
(2)为了使这一思想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是谁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采取了哪些措施?
《西汉的兴盛》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与民休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吸取秦灭亡的教训,采取了罢兵归田,释放奴婢和轻徭薄赋等宽松政策,就是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com
【点评】本题较为一般,考查的是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相关知识。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关键词:“不准确”,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免赋税;景帝规定按收获物的1/30征收田租;减轻刑罚,文帝废除了一些摧残身体的酷刑;减少国家财政开支,提倡节俭。由此分析BC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河西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郡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先后设置武夷、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史称“河西四郡”。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河西四郡的相关知识。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建立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西汉。故选A。 21*cnjy*com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西汉建立的相关知识。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建立的方式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和项羽的农民起义军继续和进行反秦斗争,项羽是军队在巨鹿打败秦军。秦朝统治者无力抵抗,项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西汉,所以西汉建立的方式是农民起义夺取政权。故选A。
【解析】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西汉建立的方式的相关知识。。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强盛皇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位时,出现了政治、思想和军事的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故选D。21教育网
【点评】本题一般,考查的是西汉强盛皇帝的相关知识。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措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监督地方官员。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相关知识。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实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位时,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建议,通过层层分封的办法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考查的是的相关知识。根据知识可知,尧年老的时候,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又用同样的方式传位与禹。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实质的有关知识。
9.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文化上结束战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相关知识。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的措施个,在政治方面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建议,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制度方面,在地方划分“十三州部”,设立刺史,监督地方官吏;在思想方面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而焚书坑儒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由此分析①②③项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com
【点评】考查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相关知识。
二、填空题
1.【答案】①公元前202年;②刘邦;③长安。。
【解析】本题考查的汉朝建立的知识。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
2.【答案】④董仲舒;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⑥主父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
三、材料题:
1. 【答案】(1)儒家;董仲舒。
(2)加强礼制建设,重视儒学,重用儒生。在都城长安办太学,让博士主持教学,招收“弟子员”。
(3)主父偃;推恩令。
(4)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由嫡长子继位外;还要把封地再分给嫡长子以外的子弟,让他们去建立侯国。由皇帝颁定列侯封号,诸侯王无权更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考查的是汉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儒家代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据此可知第一问是儒家;第二问是董仲舒。
(2)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为了在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实现大一统措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推行思想的大一统,加强礼制建设,重视儒学,重用儒生。在都城长安办太学,让博士主持教学,招收“弟子员”。www.21-cn-jy.com
(3)本题考查的是的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的措施个,在政治方面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建议,削弱了王国的势力。据此可回答第一问是主父偃;第二问是推恩令。2-1-c-n-j-y
(4)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位时,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建议,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由嫡长子继位外;还要把封地再分给嫡长子以外的子弟,让他们去建立侯国。由皇帝颁定列侯封号,诸侯王无权更改。这样,通过层层分封的办法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西汉的兴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掌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收复边疆等史实,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2)思考“推恩令”巧妙在那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史料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史实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享探究成果。培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初步掌握评价方法。21cnjy.com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汉武帝所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思想上使秦始皇创立的封建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巩固下来。www-2-1-cnjy-com
(2)“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被确立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2-1-c-n-j-y
【教学重点】
1.文景之治的内容。
2.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教学难点】
1.“大一统”的含义。
2. 推恩令的内容和实施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2·1·c·n·j·y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汉武帝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楚汉战争的图片,教师讲述: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刘邦终于把项羽置于死地。那么,刘邦建立了什么朝代呢?他的后继者们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巩固刘邦建立的朝代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刘邦称帝汉朝立
文景之治汉朝兴
武帝一统汉朝盛
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
师:强大的秦朝仅仅持续了十几年就被一个新的朝代所取代---汉朝。汉朝是怎样建立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刘邦称帝汉朝立
1.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师:汉朝,也就是西汉,你们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是什么呢?
生: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教师补充:刘邦,沛县人,秦时任亭长。善于网罗人才,包括社会下层有才能的人。称帝后,论功定封,形成“布衣将相”的局面。【来源:21cnj*y.co*m】
师:俗话说“守业更比创业难”,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是怎样守住自己的江山的呢?
2.汉初的经济状况
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请回答:汉初的经济状况如何?汉高祖实行了什么政策?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经济萧条;面对汉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在听取大臣的建议后。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政策,以恢复经济。
过渡:由于统治阶级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让我们进入板块二:
板块二:文景之治汉朝兴
1.文景之治
师:“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奉行安民为本的方针,创造安定局面,进一步发展生产。
师:回答的很准确。文景之治的内容有是什么呢?
2.内容:
生:(1)减免赋税。景帝规定按收获物的1/30征收田租。(2)减轻刑罚。文帝废除了一些摧残身体的酷刑。(3)减少国家财政开支,提倡节俭。21·世纪*教育网
师:回答的很精彩。文景之治有什么影响呢?
3.影响:
学生依据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出现人给家足、国家富裕的繁荣景象。
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动脑筋:秦亡汉兴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1)秦亡原因:由于统治者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力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汉兴原因:初期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出现了繁荣的制世局面。21教育网
过渡: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汉武帝施展雄才大略,进一步开拓疆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让我们进入板块三:
板块三:武帝一统汉朝盛
师: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什么原因促成了他实现了大一统呢?
1.汉武帝的大一统
(1)客观原因:
材料: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迅速发展,百姓生活富裕。新粮压着陈粮,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到无法计算。
请回答: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是什么?
教师明确:“文景之治”经济的发展局面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
师: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是促成了他实现了大一统的客观原因。
教师组织学生想一想:汉武帝何为要“大一统”?他所追求的“大一统”又是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
教师明确:“大一统”,一方面是指国家的大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另一方面是指国家的统治权要一统于皇帝。“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思想文化“大一统”、军事“大一统”。
师:你们谁能介绍一下汉武帝呢?
学生展示搜集的汉武帝的资料。
汉武帝:公元前140年,汉景帝的第十子年仅1 ( http: / / www.21cnjy.com )6岁的刘彻继承皇位,史称“汉武帝”。他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路线,使西汉出现了强盛的局面。
师:汉武帝继位时年仅16岁,作为一位少年天子,他肩上的担子是非常沉重的。他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是什么问题这么严峻呢?
2.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王国的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师:王国成为了一个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1)颁布推恩令(政治)
师: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目的和内容是什么呢?
生:①提出者:主父偃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③内容:a.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由嫡长子继位外;b.还要把封地再分给嫡长子以外的子弟,让他们去建立侯国。C.由皇帝颁定列侯封号,诸侯王无权更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件展示:推恩令的示意图,见第17张PPT。
师:推恩令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依据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a.层层分封的办法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b.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出处:21教育名师】
师:在解决了王国问题后,汉武帝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控制,那么,这个时候汉武帝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措施呢?
(2)强化监察制度(制度)
课件展示: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见第18张PPT。
师: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呢?
生:在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选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www.21-cn-jy.com
教师补充: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师:汉武帝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过渡: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版权所有:21教育】
课件展示材料:
儒家: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道家: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百姓无拘无束,可以对皇帝说三道四。
法家: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师:汉武帝到底用哪一学派的主张呢?
师:适应汉初休养生息的思想,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已经不符合当时形势的要求。统治者迫切感到,要适应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需要,有必要建立一种新思想体系。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师:强调黜(chù)的读音和写法;汉武帝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位起,就立志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求贤若渴,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得到他的重用。董仲舒综合先秦各家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改造和阐发,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师:汉武帝为了推行独尊儒术,采取哪些措施呢?
生:加强礼制建设,重视儒学,重用儒生。
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有什么影响呢?
生: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师:那么汉武帝为了确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在全国的推行,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课件展示: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见第22张PPT。
教师补充:为了鼓励年轻人学习儒学,汉武帝还采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在都城长安办太学,让博士主持教学,招收“弟子员”。 21*cnjy*com
教师组织学生议一议: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对待儒家学说上有何异同点?
学生互相讨论。
教师明确:(1)不同点: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相同点: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21·cn·jy·com
过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制度等各方面将权力一统于大汉天子手中,这就是大一统。
师:汉武帝把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他大力扩建军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有才干的将领,使西汉军队的实力空前强大。军事方面又是怎样做的呢?21*cnjy*com
(4)抗击匈奴,开拓疆土(军事)
师:匈奴是在战国时期兴起的,经常侵扰中原边境。
课件展示:西汉和匈奴的关系,见第24张PPT。
师: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国富民强,他是怎样打败匈奴的?
生:①西北: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
课件展示:“河西四郡”,见第25张PPT。
教师补充:汉武帝运筹帷幄,指挥军队征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方,巩固了边防。大败匈奴以后,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管辖从今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辽阔的地区。 “河西四郡”指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和敦煌郡。
师:汉武帝时期,对西南和南方又是怎样管理的呢?
生:②西南:在“西南夷”等地区新设一批郡县。③南方:在“海南岛”等地区新设一批郡县。
师:通过上述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
师:汉武帝通过政治、制度、思想、军事上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课件展示:西汉后期的疆域图,见第27张PPT。
教师补充:汉武帝在位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师:你们眼中的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活动:我眼中的汉武帝
教师补充: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样高的评价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很少见的。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汉的建立,西汉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政治、思想、军事方面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使西汉出现了强盛时期。
师:接下来让我们检验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吧,让我们进行练习环节。
练习:
1.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部。当时的州部是( )。
A.行政区 B.军事区 C.监察区 D.经济区
答案:C
2.汉武帝兴办的太学是什么样的学校?汉朝的博士和今天的博士有什么不同?
答案:管办学校;汉朝的博士,本是官名,招收弟子的博士成为教授。而今天,博士是学位称号。
3.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颁布“推恩令”,其原因是( )
A.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 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 D.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
答案:A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尊崇的学说是( )
A.儒家学说 B.各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答案:A
5.与汉朝王国问题产生与最终解决有关的皇帝是( )
A.汉高祖、汉文帝 B.汉文祖、汉景帝 C.汉高祖、汉武帝 D.汉文帝、汉武帝
答案:C
6.列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答案:政治:推恩令”;制度:划分“十三州部”,设立刺史;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抗击匈奴,开拓边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感情提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西汉的建立和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之治;汉武帝在政治、制度、思想、军事方面实现了大一统的措施;汉武帝确实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使汉族成为我国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5.布置作业:(1)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2)做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时间、建立者、都城
西汉的建立
2.汉初的经济情况
1.原因
“文景之治” 2.内容
3.影响
1.政治:推恩令”
汉武帝巩固 2.制度:划分“十三州部”,设 立刺史
“大一统” 王朝 3.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军事:抗击匈奴,开拓边疆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三个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一)刘邦称帝汉朝立、(二)文景之治汉朝兴、(三)武帝一统汉朝盛。每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搜集汉武帝的故事,培养了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采用了分组教学法、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足方面:学生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还不能完全掌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对推恩令的内容还不能完全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仔细讲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6张PPT)
川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西汉的兴盛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刘邦终于把项羽置于死地。那么,刘邦建立了什么朝代呢?他的后继者们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巩固刘邦建立的朝代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刘邦称帝汉朝立
文景之治汉朝兴
武帝一统汉朝盛
刘邦称帝汉朝立
1. 汉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刘邦,沛县人,秦时任亭长。善于网罗人才,包括社会下层有才能的人。称帝后,论功定封,形成“布衣将相”的局面。
2. 汉初的经济状况
材料: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请回答:汉初的经济状况如何?汉高祖实行了什么 政策?
经济萧条;
面对汉初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在听取大臣的建议后。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政策,以恢复经济。
文景之治汉朝兴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1.文景之治
思考: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奉行安民为本的方针,创造安定局面,进一步发展生产。
2. 内容:
(1)减免赋税。景帝规定按收获物的1/30征收田租。
(2)减轻刑罚。文帝废除了一些摧残身体的酷刑。
(3)减少国家财政开支,提倡节俭。
3. 影响: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出现人给家足、国家富裕的繁荣景象。
秦亡汉兴的原因是什么?
秦亡原因:由于统治者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力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汉兴原因:初期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出现了繁荣的制世局面。
武帝一统汉朝盛
材料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迅速发展,百姓生活富裕。新粮压着陈粮,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到无法计算。
“文景之治”经济的发展局面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客观原因)。
1. 汉武帝的大一统
请回答: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是什么?
(1)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汉武帝何为要“大一统”?他所追求的“大一统”又是什么?
“大一统”,一方面是指国家的大统一,另一方面是指国家的统治权要一统于皇帝。
“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思想文化“大一统”、军事“大一统”。
汉武帝:公元前140年,汉景帝的第十子年仅16岁的刘彻继承皇位,史称“汉武帝”。他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路线,使西汉出现了强盛的局面。
学生活动:简介汉武帝
材料: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王国的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2. 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a.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由嫡长子继位外;b.还要把封地再分给嫡长子以外的子弟,让他们去建立侯国。C.由皇帝颁定列侯封号,诸侯王无权更改。
①提出者:
②目的:
主父偃
(1)颁布推恩令(政治)
主父偃,汉武帝时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③内容: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④推恩令的作用:
a.层层分封的办法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b.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中央统辖的郡
中央统辖的郡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皇帝
司隶校尉
(中央)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方
地方
监督地方高级官员和
豪强。
(2)强化监察制度(制度)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中央:
地方:
职能:
目的:
(2)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制度)
设立司隶校尉
设十三州部,每州设立刺史
用以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和 郡国官吏的
监察
加强中央集权
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百姓无拘无束,可以对皇帝说三道四。 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儒家
道家
法家
汉武帝
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①建议人:
②目的:
③措施:
④影响:
董仲舒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礼制建设,重视儒学,
重用儒生。
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
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chù
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为了鼓励年轻人学习儒学,汉武帝还采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在都城长安办太学,让博士主持教学,招收“弟子员”。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对待儒家学说上有何异同点?
1.秦始皇:“焚书坑儒”。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相同点:
不同点:
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
(4)抗击匈奴,开拓疆土(军事)
①西北:
②西南:
③南方:
进 犯
“和亲”政策
西汉初年
匈 奴
汉武帝
匈 奴
威 胁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运筹帷幄,指挥军队征战四方,巩固了边防。大败匈奴以后,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管辖从今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辽阔的地区。 “河西四郡”指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和敦煌郡。
“河西四郡”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
在“西南夷”等地区新设一批郡县。
(4)抗击匈奴,开拓疆土(军事)
①西北:
②西南:
③南方:
在“海南岛”等地区新设一批郡县。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西汉后期疆域图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样高的评价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很少见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汉的建立,西汉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政治、思想、军事方面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使西汉出现了强盛时期。
总结
西汉的建立
1.政治:推恩令”
2.制度:划分“十三州部”,设 立刺史
3.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军事:抗击匈奴,开拓边疆
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王朝
“文景之治”
1.时间、建立者、都城
2.汉初的经济情况
1.原因
2.内容
3.影响
板书
1.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部。当时的州部是( )。
A.行政区 B.军事区 C.监察区 D.经济区
2.汉武帝兴办的太学是什么样的学校?汉朝的博士和今天的博士有什么不同?
管办学校;
汉朝的博士,本是官名,招收弟子的博士成为教授。
而今天,博士是学位称号。
练习
3.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颁布“推恩令”,其原因是( )
A.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
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
D.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
练习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尊崇的学说是 ( )
A.儒家学说 B.各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5.与汉朝王国问题产生与最终解决有关的皇帝是( )
A.汉高祖、汉文帝 B.汉文祖、汉景帝
C.汉高祖、汉武帝 D.汉文帝、汉武帝
练习
练习
列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 政治:推恩令”
2. 制度:划分“十三州部”,设立刺史
3.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军事:抗击匈奴,开拓边疆
布置作业
1.列举汉武帝的大一统 措施
2.做同步练习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