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东汉的兴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莽篡汉的经过和结果;掌握东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建立,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以及东汉衰败的主要史实;外戚和宦官专权,导致东汉中期的政治黑暗,引发了黄巾起义。2-1-c-n-j-y
(2)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对光武中兴的具体措施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光武中兴”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21教育网
(2)通过懂得综合分析问题的重要性,知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1.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
2.黄巾起义。
【教学难点】
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课余时间预习课本内容和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西汉曾经出现过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兴盛局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后期也免不了灭亡的命运,那么,西汉是怎样灭亡呢?接着延续的是什么朝代呢?这个朝代又是怎样衰落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探讨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21*cnjy*com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光武中兴东汉兴盛
朝廷黑暗王朝衰落
黄巾起义朝代瓦解
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
过渡:光武中兴是继汉武帝之后又出现的一个兴盛局面,这种局面是怎样出现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
板块一:光武中兴东汉兴盛
师:西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外戚王莽夺取了西汉的政权,他建立了什么政权呢?
(一)王莽篡汉
师:王莽篡汉的时间和结果是怎样的呢?
1.时间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为“新”,历史上称为新朝。
教师补充:王莽是西汉的外戚,谦恭礼让、朝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激化,王莽被视为能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师:王莽的改制成效大不大呢?
2.结果
师:王莽改制,大多不合时宜,引起绿林、赤眉起义,推翻新朝。
师:新朝末年,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抱着恢复“高祖之业”的目的,起兵反对王莽,归属绿林军系统。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小知识:见第6张PPT。
23年,王莽的几十万大军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义军包围在昆阳, 危急关头,刘秀率领13名骑士突围寻找救援。当他带着1000多名援军返回时, 昆阳的形势更加严峻。刘秀左冲右突,插入敌人的指挥中心,杀死敌军主将。王莽军阵脚大乱,相互践踏,争相逃命。随着一阵鼓响,昆阳城门大开,城内起义军及时杀出,与刘秀配合,夹攻敌人。起义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昆阳之战加速了王莽的灭亡,大大提高了刘秀的威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昆阳之战后不久,起义军派刘秀到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北地区开展活动。他打出复兴汉朝的旗号,用废除王莽苛政的办法来争取人心。每到一地,便召见大小官吏,要他们恢复汉朝官名,听从他的指挥。刘秀得到地主、官吏们的拥护,地盘不断扩大,势力日渐增强。一年多后,刘秀登基称帝。
(二)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
师: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是什么?
生: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洛阳。
师:刘秀是怎样统一全国的呢?
2.东汉统一全国
生:汉光武帝用了10年时间,消灭农民起义队伍,铲除四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师:光武初年,经历了王莽篡汉和绿林、赤眉起义的洗礼,整个社会满目疮痍,经济日益凋敝,我们看一段材料:2·1·c·n·j·y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来源:21cnj*y.co*m】
——《后汉书·冯衍列传》
汉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来巩固他的政权呢?
3.光武中兴的措施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1)减轻农民负担,赋税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三十税一;(2)释放奴婢,禁止虐杀奴婢;(3)精兵简政。遣散部分军队,裁并机构,裁减官吏;(4)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21·cn·jy·com
教师总结:这些措施深得民心,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出现兴盛景象。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东汉初期为什么会出现光武中兴的兴盛局面呢?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1)统治者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3)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等。www-2-1-cnjy-com
过渡:汉光武帝开创的兴盛局面没有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多长时间,从东汉中期起国家陷入混乱状况。真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更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混乱状况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二。
板块二:朝廷黑暗王朝衰落
1.外戚、宦官的概念
师:外戚和宦官指的是哪些人物呢?
师:(1)外戚:皇后、皇太后娘家的人;(2)宦官:在宫中照料、陪伴皇帝和后妃的丧失男性特征的男子。
师:外戚和宦官在朝廷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2.外戚、宦官专权严重
课件展示:东汉和帝以后各帝即位年龄的图表,外戚和宦官在朝廷中地位的图表,见第14张PPT。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学生相互讨论。
教师明确:(1)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普遍偏小,在位时间不长。(2)外戚、宦官轮流专权执政。
师:外戚和宦官专权有什么危害呢?
生:东汉的政治更加的黑暗。
生:可能会引起农民起义。
教师明确:同学们回答的不错,我们在明确一下答案:皇权衰弱、朝政混乱,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和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21·世纪*教育网
过渡: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使东汉的政治日趋黑暗,一场农民起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让我们进入板块三。
板块三:黄巾起义朝代瓦解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一则材料:
(富人)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最不除(罪不容赦)也。
——(东汉)《太平经》
面对这样的社会动荡,百姓们怎么做?
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农民只有起来反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黄巾起义
师:黄巾起义的原因、时间、领导人和特点是什么呢?
生:农民和地主的社会矛盾尖锐;公元184年;张角;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 、有准备的大起义。
教师补充:黄巾起义还提出了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黄巾起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件播放视频:黄巾起义,见第19张PPT。
师:黄巾起义的结果和影响是怎样的呢?
生:失败;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出现了军阀混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课件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见第21张PPT。
师: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集团。主要有曹操、袁绍、孙策、刘表等军阀。他们互相攻占,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东汉建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刘秀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兴盛局面;由于外戚和宦官专权导致社会黑暗,引发了农民起义,使东汉政府名存实亡。www.21-cn-jy.com
师:接下来让我们检验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吧,让我们练习环节。
练习
1.建都于洛阳的朝代有 ( )
①西周 ②东周 ③秦 ④西汉 ⑤东汉
A.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⑤
答案:D
2.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答案:C
3. 光武中兴的光武帝是( )
A.刘邦 B. 刘彻 C.刘秀 D.刘恒
答案:C
4.东汉的都城是( )
A. 咸阳 B. 长安 C. 巨鹿 D. 洛阳
答案:D
5.下列有关东汉的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外戚和宦官专权相互倾轧 B. 地方官员任免不受中央控制
C. 官吏宗族世代把持中央政权 D. 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
答案:B
6.列举:光武中兴的措施。
(1)减轻农民负担,赋税是三十税一。
(2)释放奴婢,禁止虐杀奴婢。
(3)精兵简政。遣散部分军队,裁并机构,裁减官吏。
(4)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4.感情提升
东汉初出现了“光武中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汉中期以后的外戚宦官专权,终于导致黄巾起义爆发。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走向衰败。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制定的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要做到唯才是举等。
5. 布置作业
(1)光武中兴的措施
(2)做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王莽篡汉
“光武中兴” 2.东汉建立
3.东汉统一全国
4.光武帝的措施
1.外戚、宦官的概念
外戚、宦官专权 2.外戚、宦官专权
3.外戚、宦官的危害
1.原因
黄巾起义 2.时间、领导人、特点
3.结果
4.影响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三个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一)光武中兴东汉兴盛、(二)朝廷黑暗王朝衰落、(三)黄巾起义朝代瓦解。每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21cnjy.com
不足方面:学生的参与度较广,但还没有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学生对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危害还不能完全理解,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仔细讲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东汉的兴衰》练习
一,选择题:
1.与西汉灭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绿林、赤眉起义 B.黄巾起义 C.刘秀起义 D.王莽篡汉
2.东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
A.刘邦,公元25年 B.刘彻,公元9年 C.刘秀,公元25年 D.刘备,公元9年
3.刘秀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下列哪一项是叙述正确的( )21·世纪*教育网
①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 ②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
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 ①③ D. ①③④
4.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政 B.政治十分黑暗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5.刘秀建立的政权史称为“东汉”,这种说法的原因是( )
A.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B.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希望和生机
C.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D.因刘秀起兵与东方
6.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汉朝的皇帝,正确的选项是( )
①汉文帝 ②汉景帝 ③汉武帝 ④汉高祖 ⑤光武帝
A.④①②③⑤ B. ②③①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①②③④⑤
7.东汉初期出现了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的局面,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统治者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B.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C.统治者善于用人 D.统治者奢侈腐化,镇压百姓
8.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政策有什么共同点
①都减轻了农民负担;②都实行了释放奴婢的政策;③都减少了军队的数量;④重视和恢复发展生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下列有关东汉的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外戚和宦官专权轮流执政 B.地方官员任免不受中央控制
C.官吏宗族世代把持中央政权 D.豪强地主疯狂兼并土地
10.跨越历史时空,我们来到东汉,下列说法现象不可能看到的选项是( )
A.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政 B.出现光武中兴
C.东汉经济繁荣 D.昆阳之战打得异常激烈
二、填空题
1.东汉建立的时间: ①___年;建立者: ② ;都城:③___。
2.黄巾起义的时间: ④_ 年;发动者: __⑤__;特点是 _ ⑥___。
三、材料题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材料二: 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引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21教育网
请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光武帝实行的什么措施?实行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光武帝除了实行上述措施外,还实行了哪些措施?
(3)光武帝在位时出现了比较繁荣的局面,史称什么?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东汉的兴衰》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王莽篡汉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为“新”,历史上称为新朝。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王莽篡汉的相关知识。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汉建立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东汉建立的相关知识。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武中兴措施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安定社会,恢复发展和经济的措施,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史实,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光武中兴措施的相关知识。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汉社会历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不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安定社会,恢复发展和经济的措施,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兴盛局面,应是东汉初期。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com
【解析】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东汉社会历史的知识。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汉都城位置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西汉的都城是长安,洛阳位于长安的东面。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措施的相关知识,需考虑全面。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朝皇帝顺序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接着是汉文帝和汉景帝;公元前140年,汉景帝的儿子刘彻即位,就是汉武帝;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所以正确是排列顺序是④①②③⑤。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汉朝皇帝顺序的相关知识。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汉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盛局面原因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不正确”,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个朝代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采取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如: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而东汉统治者刘秀曾参加过农民起义,深知农民力量的强大,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由此分析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而D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高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光武帝共同点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和光武帝分别是西汉和东汉的开国皇帝,他们都曾参加过农民起义,深知农民力量的强大,他们都减轻了农民负担;都实行了释放奴婢的政策;都减少了军队的数量;重视和恢复发展生产。由此分析①②③④都符合史实。故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汉高祖和光武帝共同点的知识。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汉史实的有关知识。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关键词:“不正确”,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后,外戚和宦官专权轮流执政,造成东汉政治黑暗;官吏宗族世代把持中央政权;豪强地主疯狂兼并土地,造成农民生活非常艰难。由此分析A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而地方官员任免不受中央控制,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选B。21cnjy.com
【点评】本题一定难度,考查的是东汉史实的知识,需仔细审题。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汉史实的相关知识。抓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键词:“不可能看到”,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安定社会,恢复发展和经济的措施,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兴盛局面;东汉中期后,外戚和宦官专权相互倾轧,造成东汉政治黑暗。而只有D昆阳之战打得异常激烈,不属于东汉时期的历史。由此分析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填空题
1. 【答案】①公元25年;②刘秀;③洛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汉建立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东汉建立的知识。
2.【答案】④公元184年;⑤张角;⑥有组织、有准备的起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巾起义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黄巾起义的相关知识。
三、材料题:
1.【答案】(1)释放部分奴婢;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2)减轻农民负担;精兵简政;整顿吏治。
(3)光武中兴;统治者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统治者要勤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就做到唯才是举等。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光武中兴措施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欲归父母者,恣听之”、“其杀奴婢,不得减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安定社会,恢复发展和经济的措施,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据此可回答第一问是释放部分奴婢;第二问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www-2-1-cnjy-com
(2)本题考查的是光武中兴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安定社会,恢复发展和经济的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赋税是三十税一;精兵简政,遣散部分军队,裁并机构,裁减官吏;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2-1-c-n-j-y
(3)本题考查的是光武中兴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安定社会,恢复发展和经济的措施,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兴盛局面,称为“光武中兴”。出现这种兴盛的原因是统治者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等。 21*cnjy*com
(4)本题考查的是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制定的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要做到唯才是举等。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光武中兴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9张PPT)
川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 东汉的兴衰
情境导入
西汉曾经出现过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兴盛局面,到了后期也免不了灭亡的命运,那么,西汉是怎样灭亡呢?接着延续的是什么朝代呢?这个朝代又是怎样衰落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探讨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光武中兴东汉兴盛
朝廷黑暗王朝衰落
黄巾起义朝代瓦解
光武中兴东汉兴盛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为“新”,历史上称为新朝。
王莽改制,大多不合时宜,引起绿林、赤眉起义,推翻新朝。
1.时间
一、王莽篡汉
王莽是西汉的外戚,谦恭礼让、朝野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激化,王莽被视为能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2.结果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新朝末年,他抱着恢复“高祖之业”的目的,起兵反对王莽,归属绿林军系统。
23年,王莽的几十万大军把起义军包围在昆阳, 危急关头,刘秀率领13名骑士突围寻找救援。当他带着1000多名援军返回时, 昆阳的形势更加严峻。刘秀左冲右突,插入敌人的指挥中心,杀死敌军主将。王莽军阵脚大乱,相互践踏,争相逃命。随着一阵鼓响,昆阳城门大开,城内起义军及时杀出,与刘秀配合,夹攻敌人。起义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昆阳之战加速了王莽的灭亡,大大提高了刘秀的威望。
二、光武中兴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25年
刘秀(光武帝)
洛阳
1.东汉的建立
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新莽末年,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
2.东汉统一全国
汉光武帝用了10年时间,消灭农民起义队伍,铲除四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冯衍列传》
汉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来巩固他的政权呢?
材料:
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
更加沉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了废墟,
田地荒芜。 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2)释放奴婢,禁止虐杀奴婢。
(1)减轻农民负担,赋税是三十税一。
深得民心,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出现兴盛景象。
3.光武中兴的措施
(3)精兵简政。遣散部分军队,裁并机构,裁减
官吏。
(4)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1)统治者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3)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等。
思考:
朝廷黑暗王朝衰落
Your title
皇后、皇太后娘家的人
外戚
地方
在宫中照料、陪伴皇帝和后妃的丧失男性特征的男子
1.外戚、宦官的概念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外戚、宦官专权严重
东汉和帝以后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7岁
献帝 9岁
(1)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普遍偏小,在位时间不长。
(2)外戚、宦官轮流专权执政。
历史信息:
3.外戚、宦官专权危害
皇权衰弱、朝政混乱,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和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黄巾起义朝代瓦解
材料:
(富人)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最不除(罪不容赦)也。
——(东汉)《太平经》
面对这样的社会动荡,百姓们怎么做?
(2)时 间:
领导人:
张角
特 点:
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 、有准备的大起义
(1)原 因:
农民和地主的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184年
1.黄巾起义
视频:黄巾起义
(2)时 间:
领导人:
张角
特 点:
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 、有准备的大起义
(3)结 果:
失败
(4)影 响:
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出现了军阀混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1)原 因:
农民和地主的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184年
1.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集团。主要有曹操、袁绍、孙策、刘表等军阀。他们互相攻占,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东汉建立的过程;刘秀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兴盛局面;由于外戚和宦官专权导致社会黑暗,引发了农民起义,使东汉政府名存实亡。
总结
1.王莽篡汉
2.东汉建立
3.东汉统一全国
4.光武帝的措施
“光武中兴”
1.外戚、宦官的概念
2.外戚、宦官专权
3.外戚、宦官的危害
外戚、宦官专权
1.原因
2.时间、领导人、特点
3.结果
4.影响
黄巾起义
知识整合
板书
1.建都于洛阳的朝代有 ( )
①西周 ②东周 ③秦 ④西汉 ⑤东汉
A.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⑤
2.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练习
D
C
练习
3.光武中兴的光武帝是( )
A.刘邦 B. 刘彻 C.刘秀 D.刘恒
C
4.东汉的都城是( )
A. 咸阳 B. 长安 C. 巨鹿 D. 洛阳
D
5. 下列有关东汉的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外戚和宦官专权相互倾轧
B. 地方官员任免不受中央控制
C. 官吏宗族世代把持中央政权
D. 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
练习
B
练习
6.列举:光武中兴的措施。
(2)释放奴婢,禁止虐杀奴婢。
(1)减轻农民负担,赋税是三十税一。
(3)精兵简政。遣散部分军队,裁并机构,裁减
官吏。
(4)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布置作业
1.光武中兴的措施
2.做同步练习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