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书法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10.中国书法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12-06 20:05:05

文档简介

10.中国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书法各的书体发展演变顺序!
二:初步认识各书体的形态特点。
三:简单掌握永字八法的意义。
四:简单了解三大行书的作者和书写背景。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对一切事物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美的事物有一种最为敏感的回应。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载体,对它的审美以及对他的好奇是初中学生必然的需求。我们学校是比较偏僻的农村中学,孩子们的家庭文化尤其对书法艺术这种相对高雅的文化背景,可以说是十分贫瘠甚至是一片荒漠,给学生们欣赏书法,其实是给孩子们的审美空间注入最为香醇的甘露,希望通过书法艺术的学习欣赏,使孩子们提升审美意识和提高书写技能,对祖国的优秀文化艺术有一种自豪感和认同意思,进而达到继承传统再到创新未来!
3重点难点
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体的发展顺序的掌握。
对三大行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聊和大家共同学习欣赏,我国的优秀传统艺术书法的各书体的演变过程,同学们好!今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让我们来学习和了解一下我国特殊而美丽、古老而现代的一门艺术!它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书法艺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常常可以看到书法?为什么中国的汉字会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为什么独特?他的美丽在哪里?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了解书法艺术的独特性和艺术美吧!
2:主要内容:(13分钟)
同学们看一下这里老师做的书体发展演变图 (课件展示)! 然后我们就各种书体分别欣赏!
A: 我们先来了解我国最古老的字体和文字系统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文字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书法艺术而言,甲骨文的形象是我国书法艺术形象变化历史中第一个形象期。 ( 课件展示)!
《龟甲图片》(商)
《牛骨图片》(商)
B: 篆书是我国文字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篆书的形象是我国书法艺术形象变化历史中第二个形象期!经历了大篆和小篆两个时期!
大篆我们主要了解一下以金文(青铜器上的铭文)为代表的经典作品!
(课件展示)
《司母戊方鼎》和其铭文(周)
《吴越青铜剑》和其铭文(周)
小篆我们主要是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官方(国家)规定的篆书形象!
(课件展示)
《石鼓文》(秦)
《峄山刻石》(秦)
《会稽刻石》(秦)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篆书的形象首先发展的是长的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C: 了解完篆书后,我们接着看一下隶书。隶书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被认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对书法艺术而言是继篆书后又一书法形象期!其外形特征是不同于篆书的纵长而是呈现为横扁的特点(课件展示)。
《曹全碑》(东汉)
《张迁碑》(东汉)
《礼器碑》(东汉)
D: 楷书是在汉字组字语言进一步丰富并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汉字形象,这种丰富性就是基本语言(横、竖、撇、捺、横折、竖弯、斜弯、点)更加独立、丰富和细化。外形整体是以方正形象为特点,内形是在隶书线条关系基础上又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线关系、长短线关系、粗细线关系、方圆线关系,并发展形成了新的倾斜(横向)的线关系、相背的线关系。楷书发展从汉末开始绵延完善,魏晋基本成熟,唐代达到了高度完善,法度严整。
《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唐)
《雁塔圣教序》褚遂良(唐)
《颜勤礼碑》颜真卿(唐)
《玄秘塔碑》柳公权(唐)
E: 行书实在楷书基础上的快写形成的一种书体,它不同于草书是以楷书为原型的点画链接和映带。行书也是一种以动态为主的书体,其形象(外形、内形)也是变化万端,不可居于一隅。行书和草书一样是历代书家比较喜欢的能书法性情的书体,行书的高峰是以晋代王羲之为代表的行书,对后世影响极大!
(课件展示)
《兰亭集序》王羲之(东晋)
《颜真卿祭侄文稿》唐颜真卿(唐)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宋)
F: 草书作为书法发展史上特殊的一种书体,它的发展较早!和隶书并行发展也可以认为是在隶书规范期的草化形象,草书发展可分为章草(东汉),小草(晋)和狂草(唐)三个时期。
《出师颂》!(隋)
《孙过庭书谱》孙过庭(唐)
《草书四帖》张旭 (唐)
《自叙帖》怀素(唐)
3:小结:(2分钟)
通过学习大家初步了解了书法五体的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书法在表层以其丰富的汉字形象(外形和内形)和强烈的运动感(速度和节奏)作为其美学特点,表现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世界艺术史中无有媲美者!同时在深层意义上书法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其美丽、古老性主要就体现在它折射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生命生存、发展的本质规律!它使我们中国人陶醉了几千年!而文化精英更是进一步提升、深化和丰富了其文化和艺术内涵的主要群体!随着我国的蓬勃发展,国力日趋强盛,书法文化也将有更大的发展和普及。当代文化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有强力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
课件41张PPT。10.中国书法 1:初步了解中国书法的书体演变过程;了
解书法的形象变化是其艺术的生命;
2:初步了解每种字体都有它的丰富的个性
化形象;
3:激发同学们的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兴趣和
对书法文化向往;
4:培养对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
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草

书、楷书、行书体的演变顺序;
难点:是每种书体的个性化形象和

静态、动态书体的理解;
甲骨文 金 文
小 篆 隶 书 楷 书
行 书

草 书外形轮廓:纵向并且是长方的形象!
线条形式:以直线刻画为主!并且是
以竖向直线为主,基本没有曲线.点画
的独立性还没形成.这对后世的篆书线
方向奠定了重要基础! 小篆: 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后,在文字上进行了一次大的规范和整理后形成的一种官方文字,是我国古文字发展史上的最后一种形态,在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石 鼓 文峄山刻石会稽刻石 外形轮廓:纵长方形
线条变化:线方向以纵向为主、粗
细相等、起收及转角以圆为特点。空
间等均、重心(视觉中心交叉点)上
移。 隶书:是我国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主要使用的文字,形成于西汉中后期,其书写(承载)材料主要为竹简和石料!纸在东汉被蔡伦发明改进后,逐渐代替了竹简等承载材料,书法艺术进入了纸张表现的新时代。隶书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在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曹 全 碑张 迁 碑礼 器 碑外形轮廓:横扁为主
内形线条:方向以横为主、蚕头燕尾、长短、粗细明先分化夸张、起止转折方圆兼备、空间均等、视觉交叉点部分开始下移!楷书: 萌芽于东汉中后期,形成于三国、两晋(小楷)、南北朝(魏碑)时期,到唐(唐楷)代(公元618-公元907)达到完备,且风格多样、名家辈出、几近极致,达到了楷书最高峰!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丰富的点画变化,且结构严谨、法度森严,为后世学书楷模!也是书法正体中最后一种视觉审美形态! 永 字 八 法 欧阳询 九成宫 颜真卿 勤礼碑 柳公权 玄秘塔碑 外形轮廓 : 以方为主
内形线条: 点画精微、横细竖
粗(达到极致)、方圆兼备、相背分明、右上倾斜!空间均等、视觉线群交叉点(中宫)以紧收为主,又掺以多样位移。 汉 字 点 画 演 变 丰 富 的 过 程 及 对 比 甲骨文 金文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和楷书一样萌芽于东汉,形成于三国时期,在晋代(公元265-公元316-公元420)已完全成熟并达到了很高境界,出现了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家群体.由于书写快捷、方便 、可识 ,成为后世运用最为广泛的书体之一. 王羲之 兰亭序 小 知 识王羲之 的《兰亭序》、
颜真卿 的《祭侄文稿》、
苏 轼 的《黄州寒食诗帖》
被誉为 “天 下 三 大 行 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 寒食诗帖 外形轮廓:变化丰富
线条变化:线条流畅、映带分
明、节奏舒缓、变化万端! 草书 可分为章草(东汉)、小草(魏晋、初唐)和狂草(盛唐) 三个时期。由于它变化多端、线条流利、节奏强烈,不为法度规矩,所以成为后世书家最喜欢的书体之一! 出师颂(章草) 隋 孙 过 庭 书 谱 张旭 草书四帖怀 素 自 叙 帖外形轮廓:变化神妙!
线条变化:节奏强烈、连绵映
带、笔法丰富、变幻莫测! 甲骨文 金 文
小 篆 隶 书 楷 书
行 书

草 书 通过学习大家初步了解了汉字书体的发展和演变的
历史。书法在表层以其丰富的汉字形象(外形和内形)
和强烈的运动感(速度和节奏)作为其美学特点,表
现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世界艺术史中无有媲美者!同时在深层意义上书法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其美丽而
又古老的形象主要就体现在它折射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
息和生命生存、发展的本质规律!它使我们中国人陶醉
了几千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力日趋强盛,
书法文化也将有更大的发展和普及,同学们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更应有强力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