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寻访古民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居基本特征,主要成就以及重要价值,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较七八年级思想比较积极,喜欢参加一些活动,针对这种情况,设置有趣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在欣赏中国古民居的同时,了解有关中国建筑史的相关知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课
传统民居是我们民族五千年灿烂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千万万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有着数不清的故事,告知世人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和强盛,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建筑思想和建筑文化。
活动2【讲授】重点欣赏,分析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福建土楼。
教师简介土楼:历史悠久的南靖土楼作为世界建筑瑰宝,它沉淀着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无论建筑艺术、地理学还是风土民情都是值得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员考察后称赞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提问:这些建筑的外观造型有什么特点:与它们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什么关联?(可以说说华侨出洋、倭寇横行、风水习俗等)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福建土楼的空间布局、内部结构、雕刻工艺等。(福建土楼的建筑平面与空间布局独具特色,防卫系统构思独到,构造处理与众不同,建筑装饰精巧华丽,依山傍水,人文景观丰富。)
这些特点也反应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各民族的民居上,欣赏教科书第16页的建筑构件图例。
活动3【讲授】层层深入,加强理解
教师出示名师名作,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民居外观造型有什么特点?民居的建筑布局和空间处理有什么独到之处?色彩的搭配上有什么讲究?建筑装饰、图案构成上有什么含义?照片上的真实效果和经过创作处理过的抽象艺术美之间的关系?(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何理解教科书第16页的《中国民居》邮票设计,学生的油画棒及钢笔作品;第17页的学生作业等,这些都体现古民居美得多种表现形式。
学生分组讨论、评述。
教师归纳:我们在学习欣赏古民居的时候,要以本地民居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到小,从外而内,从真实到抽象,各个角度去欣赏,才能理解中华民族的这一宝贵遗产价值之所在。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及时反馈
教师出示有关乌镇、周庄等地的民居图片,要求学生采用刚学的民居欣赏评述方法,选择一至二幅照片进行练习,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提示:从自然人文环境入手,由宏观到局部,由外而内,真实到抽象,包括色彩处理手法等角度的欣赏,而后延伸至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过度修缮,过度开发,破坏原来的特色和风貌,希望政府采取什么措施等。
活动5【活动】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搜集有关中国古民居的资料、图片,进行版报设计,学生间相互交流设计方案。
活动6【作业】作业
设计一个保护优秀古民居的宣传广告或一本介绍古民居的旅游宣传册。
课件17张PPT。寻 访 古 民 居古民居的文化价值丽江古城安徽宏村安徽西递周庄双桥古民居的文化价值古民居的文化价值南靖土楼 乌镇 南浔乌镇三味书屋泰顺上洪浙江古民居平阳古驿道顺溪古建筑芙蓉村永嘉仓坡古村浙江古民居古民居主要建筑构件
古
民
居
主
要
建
筑
构
件
古
民
居
主
要
建
筑
构
件
古
民
居
主
要
建
筑
构
件
古
民
居
主
要
建
筑
构
件
古
民
居
主
要
建
筑
构
件
古
民
居
主
要
建
筑
构
件
画家笔下的古民居邮票中的古民居古民居为什么要去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