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学之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校门建筑作为学校出入口标志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欣赏、领会大学校门造型所体现的各自独特风格和美感以及从中反映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2.初步学习校门的设计,懂得校门的一般结构,认识校门造型的形式美,掌握校门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利用各种美术媒材进行设计练习,提高空间设计的创造与实践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树立志向;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并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美术设计的独特价值。
2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美术时,普遍呈现出思维固定、不善于创新,对学习中问题探讨与研究的能力不强,阅读、理解、多角度分析总结概括的能力欠缺,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是每个学生心向往的地方,《大学之门》这一课联系学生的求学目标,结合对一些名校校门内涵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欣赏不同风格与美感的大学校门造型,懂得校门的一般建筑结构,初步学会利用徒手画或制作模型设计出校园的大门。
教学难点:理解大学校门造型中反映出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出有一定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且结构合理的学校校门造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认识汉字“门”
一、认识汉字“门”
师:我们来看个字。(板演
“门”字的演变),猜猜这是个什么字 了解门字在字典中的几种含义。门各种各样,下面我们看看这两扇门分别是什么门 (出示南昌大学、中国交通大学校门)
师:为什么一看到上面的建筑,大家能够立刻知道这是哪一所大学 (生:有文字)看来文字是标识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其实,大学的校门不仅仅是几个字那么简单,它还是学校的标志与象征,有着内在的深意。今天,我们就来探探大学之门的奥秘。
揭示课题:大学之门。(板书课题)
1、设问:大学,是每个学子都向往的地方,“你知道中国哪些著名的大学 ”(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请学生讲出中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校名。)
2、在北京的两所有名的大学是什么 (生答)
出示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校门。
活动2【讲授】引导学生观察北大与清华校门设计的各自特色
二、引导学生观察北大与清华校门设计的各自特色
1、简介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是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许多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都出自该校。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就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1916年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后,“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阵地。
2、引导学思考:在中国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所大学,它的校门设计整体上给人什么感觉 与平时所见到的其他大学校门比较有什么不同
结论:北京大学校门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其他大学校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样式,这种木结构的殿门式的大门,具有古香古色的建筑美感,且显得古朴、庄严、典雅。
3、引导观察、分析这座校门造型中的传统建筑构件或元素。
a.三开间古典朱漆宫门,圆柱方枋、雕梁画栋,斗拱彩绘、大红宫灯,显得庄严典雅。
b.门正中悬挂着“北京大学”的匾额。“北京大学”四字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在1950年给北大校徽亲笔题字放大而成的,与红色的校门浑然一体;牌匾微微向前倾斜,给每一个人的瞻望提供了一个极为恰当的角度,也会使人顿生一种庄严肃穆感。
c.威武的石狮,鬓发虬卷,目光炯炯有神,使校门凝重里透着一种威严。
4、思考或分析: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生讲)
据说当初修建此门时,曾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力求设计出与校园内建筑风格一致的校门,最后终于选定现在这样一个三开大门的殿门式建筑。这一古典民族建筑风格,体现出的正是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历史与内涵。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或者将来,该校门的地位都是极为重要的。是人们认识北大的重要窗口。如今,该校门已经不单单是师生进出的校园大门,而是已经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进入这座大门,就进入了北大这块精神的圣地,登上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
5、对比、欣赏分析:同样有着近百年校史的清华大学的老校门造型:
a.西方古典复古主义的风格。
b.拱券、立柱、装饰线、涡卷。
提问:与北京大学校门传统建筑风格不同,为什么清华大学老校门有外来文化的痕迹
(从校门造型的建筑风格引起学生对学校历史与文化的探索。)
6、简介清华大学的历史沿革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的发展初期,显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
7、对比清华大学新旧两座校门设计有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区别
(学生在比照中观察、寻找、分析、理解)
A、联系:新校门在体量与形式上与旧校门相似,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的统一与继承,
B、区别:但新校门整体的现代建筑几何形体构成风格,也符合清华大学作为一所偏重于理工科的综合性大学的特征。
8、思考:清华大学老校门不仅是一个围合空间的入口,它作为一个校门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再次强调校门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一个进出的通道,同时反映了这个学校的历史、文化等内容。
活动3【活动】欣赏分析中国美术学院校门、武汉大学校门、香港教育学院校门
三、欣赏分析中国美术学院校门、武汉大学校门、香港教育学院校门(请学生根据资料进行介绍)
1、简介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
1928年初,美术教育先驱蔡元培、林风眠先生,选址杭州西子湖畔,创建了“国立艺术院”。国立艺术院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是第一所实施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美术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几十年来,学院十迁其址,六易其名,以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已是当今国内在造型艺术领域中,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综合型美术学院之一。
2、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校门设计特点或与其他大学校门的区别
结论:该校门设计不只是作为一个完全独立性的建筑,引入校门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a.造型
中国美术学院整个校园没有围墙,左右两座大楼与跨架之上的顶棚形成了一个暗示为开放式的学校大门,加上几根矗立的方柱,校门的设计与整个建筑融为一体,体现出了美术学院开放性的校园文化。
b.材质
古典与现代交融,细节与大气并存,其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加上中间一圃修竹的映衬,增强了建筑的层次感与立体感。大面积的玻璃的运用也使得凝重中透出几分空灵,高大和连贯的建筑将美术学院厚重、儒雅的底蕴表现得淋漓尽致。
c.色彩
素雅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与西湖环境浑然一体的格调,可见优秀的校门设计本身也是一道风景。
3、展示武汉大学校门造型的图片
这座校门采用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牌坊形式。牌坊,在古代就是一种门的称谓,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是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1930年,武汉大学在校门口修建了一个木制校名牌坊,正面写有“国立武汉大学”,牌坊背后刻着“文、法、理、工、农、医”六个篆字,代表学校在上个世纪就设有六个学院。5年后毁于飓风,现在看到的是1993年百年校庆前夕仿造的。
4、简介武汉大学的历史:
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893年11月的湖北自强学堂,作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办“洋务运动”的产物之一。该学堂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数易其名、几迁其址,横跨两个世纪后,最终发展成今天的武汉大学。
5、欣赏香港教育学院校门:
该校门采用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绿色的建筑色调,象征着这所学校现代师范教育的性质,以及香港教育学院年轻人的理想、成长、活力和健康。
6、简介香港教育学院的历史:
香港教育学院于1994年成立,是香港特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大高等院校中惟一专注师资培训及专业发展的院校。作为全香港最大的师训机构,香港教育学院的工作继续以师资培训为主,致力培育兼具大学学位以及专业训练的新一代教师,建设一支富有创造力、活力和魄力的教师生力军,为香港社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7、教师小结:
门一般是围起来的内部空间入口的标志。门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故在设计时除了在功能上要满足人流和车流出入的需要外,更要注意其造型,使其可以起到体现内部重要性质、美化周围环境的作用,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门的造型设计必须体现独特的风格和美感。
活动4【讲授】启发学生阅读理解“小知识”,对门的造型设计体现出的风格和美感从建筑风格的范畴加以解释。
四、启发学生阅读理解“小知识”,对门的造型设计体现出的风格和美感从建筑风格的范畴加以解释。
门作为建筑中的基本元素,门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古今中外历史上已经形成了许多的建筑风格。
a.欧洲古典建筑风格。
b.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c.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活动5【导入】知识回顾,实例评述
五、知识回顾,实例评述
(1)强调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以及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回顾前面几座校门设计赏析,用建筑风格来划分:
北京大学校门为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清华大学老校门为欧洲古典风格,
中国美术学院校门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等。
(2)出示当地一些高等院校或其他学校的校门设计,
要求学生从造型、布局、装饰以及建筑风格和是否体现学校性质与特色等角度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与交流。
六、课堂练笔
师:这些大学校门是如此的深具内涵,大家想不想到这样的大学去读书 这些大学是我们向往的大学,接下来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画心仪的大学校门。师出示练笔要求、评价标准。
活动6【练习】师生评价课堂作业
七、师生评价课堂作业(根据评价标准)
美术语言
形态
效果
线
形
角度
明暗
活动7【作业】总结评价,并布置课后实践
八、总结评价,并布置课后实践
利用课余时间组成学习小组,实地参观走访当地的大学或其他学校,对这些学校大门的设计特点进行欣赏与评述,并用徒手画的形式画一画这些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