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二课时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 I与U、R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
R不变时
改变U
探究 I与U的关系
U不变时
改变R
探究 I与R的关系
请画出研究I与U、R之间关系实验的电路图?
I
U
I —表示这段导体通过的电流
U—表示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
注意:
① 物理量的对应性
公式中I、U、R针对的是同一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它们要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② 物理量的同时性
I、U、R是同一导体、同一时刻、同一情况下所对应的数值。此一时彼一时。
③ 单位的统一性
I、U、R为安培、伏特、欧姆。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内容 :
2、公式:
I
R
U
=
导体中的电流,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出生于工人家庭,从小就掌握了许多机械制造方面的技能。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旁听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而中途辍学,他24岁重新回校,到26岁才完成博士学业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他热心于电学研究,曾研究过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
欧姆定律的实验结果发表于1826年,次年他又出版了
《关于电路的数学研究》,给出了欧姆定律的理论推
导。他的成果当时在国内没有得到肯定,但在国外受
到了重视,英国皇家学会于1841年授予他科普利奖章,
次年接受他为会员。这时德国才意识到了欧姆的价值。
1849年,慕尼黑大学聘任他为教授,欧姆终于实现了
当一名大学教授的理想。
在今天看来,欧姆定律的研究如此简单,但在欧姆那个年代,他的研究非常困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一个电压足够稳定的电源;二是没有一个能精确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表(电流表)。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
氏命名。
3、公式变形:
U
R
=
I
U
=
I
R
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把电阻R说成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电阻大小跟电流、电压无关。
有人根据公式R=U/I说,电阻大小由电压和电流决定?你认为对吗?
由导体本身决定。
三、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有关计算:
1、已知电阻和电压,求电流?
【例题1】一只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
484欧,如果电灯线路的电压是220伏,求灯丝
中通过的电流。
答:灯丝中通过的电流是0.45安。
解:
已知 R=484欧,U=220伏,
I=U/R=220伏/484欧=0.45安
2、已知电阻和电流,求电压?
【例题2】一个电热水器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是
44欧,通过的电流是5安,求电热水器工作时
两端的电压。
答:电热水器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20伏。
解:
已知 R=44欧,I=5安
因为I=U/R,所以
U=IR
=5安×44欧=220伏
3、已知电压和电流,求电阻?
【例题3】一个定值电阻与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
后接在电源上,用电压表测得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是6伏,又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定值电阻的
电流是0.3安,求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答:这个定值电阻阻值是20欧。
解:
已知 U=6伏,I=0.3安
因为I=U/R,所以
R=U/I
=6伏/0.3安=20欧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和仪器,画出测量的
电路图,列出所需器材,写出测量步骤。
如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R
A
S
V
R′
二、欧姆定律
1、定律内容 :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I
R
U
=
注意:
①、物理量的对应性
②、物理量的同时性
③、单位的统一性
3、公式变形:
U
R
=
I
U
=
I
R
三、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有关计算:
1、已知电阻和电压,求电流?
2、已知电阻和电流,求电压?
3、已知电压和电流,求电阻?
(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
1.某小灯泡上标有“2.4V 0.7A”字样,表示
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4伏,电流是 0.7安。
求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
3.4Ω
2、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导体的电阻是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到3V,导体中的电流是 ;当两端的电压为0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导体的电阻为 。
20Ω
0.15A
0A
20Ω
3、当某一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安,此时电阻的阻值是多少欧?要使通过它的电流为1安,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应是多少伏?如果电压增加到 12伏,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多少安?
10Ω
10 v
1.2A
4、 在一次电学测量中,给某个由电阻组成的电路的两端加上不同的电压,分别测出通过该段电路的电流,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1) 从表中数据你能发现
什么规律?
U(伏) I(安)
1 0.6 0.15
2 1.0 0.25
3 1.4 0.35
4 1.8 0.45
(2) 根据数据提出几个问题,然后求解。
问题数量不限,提的问题越多越好。
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5、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报告:在 50赫兹
(我国市电的频率)交流电情况下,观察到
人的感觉如下:
人体通过的电流
(毫安) 效 果
1~6 无害的刺痛
7~24 痛苦,但无生命危险
25~29 生死边界
30以上 心脏跳动变得混乱,2~4分钟内
必须人电分离,否则发生脑损伤
根据以上数据和人体电阻的范围,估算人体可接触的安全电压。
一般来说,人体电阻的平均值是1000~2000欧。
24 v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练习
姓名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我学会了
1、探究 I与U、R的关系,可以采用 的方法。R不变时,改变 ,探究 I
与U的关系;U不变时,改变 ,探究 I与U的关系;
2、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跟这段导体的
电阻成______。(2)公式:________。 (3)单位:U(电压)_____;R(电阻)_____;
I(电流)_____。
3、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根据________; (2)电路图:
用_________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
用_________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然后计算出电阻的值。
我理解了
4、下列是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得到的I U图像,正确的是---------------------------( )
5、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6、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得出一组数据。根据这组数据能得到的结论
是-----------------------------------------------------------------------------------------------------( )
①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②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④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电阻之比为1∶2的两灯串联,则通过灯的电流之比和灯两端的电压之比分别为( )
A.1∶2 1∶2 B.1∶1 1∶2 C.1∶1 1∶1 D.1∶2 1∶1
8.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值也为零
9、某电阻两端电压为2V,电流强度为0.5A,若两端电压增为4V,则通过这个电阻的
电流为---------------------------------------------------------------------------------------------( )
A.1A B.0.1A C.0.5A D.0.25A
10.在上题中,当电阻两端电压增为4V时,要测量此时电阻中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应选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分别为---------------------------------------------------( )
A.0~3A 0~3V B.0~0.6A 0~3V
C.0~3A 0~15V D.0~0.6A 0~15V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R为定值电阻,
灯L标有“3 V 12 Ω”的字样,假设灯L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75安,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
A.10欧 B.6欧 C.15欧 D.8欧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
正常发光,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是2∶3。此时灯L1、L2的电
阻之比是-------------------------------------------------------------------( )21教育网
A.2∶1 B.3∶2 C.2∶3 D.1∶2
13、如图所示,R1与R2并联在电源电压为3伏的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
的示数为0.3安;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则-----------------------------------------------------------------------( )21cnjy.com
A.R1的阻值为6欧 B.R2的阻值为15欧
C.通过R1的电流是0.5安 D.通过R2的电流是0.3安
1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
两电流表的读数将----------------------------------------------( )21·cn·jy·com
A.A1不变,A2变大 B.A1变大,A2变小
C.A1不变,A2变小 D.A1变小,A2不变
15、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_____(填“A”或“B”)端。
(2)实验中,所测的数据如表一所示,由表一数据可得:在_____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比。
R=10欧 电压/伏 1.5 2 2.5
电流/安 0.15 0.2 0.25
(表一)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测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U=2伏 电阻/欧 5 10 20
电流/安 0.4 0.2 0.1
(表二)
①依据表格和电路图分析,将电阻R由5欧换成10欧,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时,应向
_____(填“A”或“B”)端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_____伏不变。
②根据表二数据可得:在 _____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_____比。
16、为了防止酒驾事故的出现,酒精测试仪已被广泛应用。交警使用
的某型号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8V,传感
器电阻R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气体的浓
度为0时,R2的电阻为60Ω。使用前要通过调零旋钮(即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对酒精
测试仪进行调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1)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2)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滑动变阻器R1的电阻值为多少?
(3)调零后,R1的电阻保持不变。某驾驶员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10s,若电流表的示数达
到0.2A,表明驾驶员酒驾,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17、甲图为升降机电路的部分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为6伏,R0为定值电阻,电压表量
程为0~3伏,压敏电阻R1的阻值与所受压力大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压敏电阻不受压力时,电压表示数为2伏,
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多少?
(2)在电路正常工作时,此压敏电阻能承受的
最大压力为多少?
(3)在不改变电表的条件下,要增大压敏电阻
的承压范围,应如何调整?(写出一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2张PPT)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一、实验目标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初步学会滑动
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3、练习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二、实验器材
干电池2节、
待测电阻1个、
电流表1个、
电压表1个、
滑动变阻器 1个、
开关1个、
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R
=
I
U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定出
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电阻值。
伏安法测电阻
R
A
S
V
R′
1.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Ω”或“1A 10Ω”
的字样,这表示什么意思?
2A 或 1A是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20Ω或 10Ω是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分担电压,保护电路;
3.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可以怎么做?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实验步骤
1. 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2. 闭合开关S,读出电路中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U1和通过电阻的电流I1,记录在表格中。
3.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读数U2 和 I2,记
入表格中。如此再重复 1次,读数U3 和 I3。
4. 表中共有 3组读数,代入公式R = U/I中,算
出电阻值,最后求电阻 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作为待测电阻R 的测定值。
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序 电压 U/ V 电流 I/ A 电阻 R/Ω R的平均值
(1)
(2)
(3)
某同学求出三次测量的电压平均值和电流平均值,再运用欧姆定律,从电压平均值和电流平均值求出电阻平均值。你认为这种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不可行。
I、U、R是
同一时刻、同一导体所对应的数值。
物理量的同时性,
1.在一次电阻测量实验中,电流表用0~0.6安量程,电压表用0~3伏量程,它们的指针如下图所示,被测电阻的阻值是多大?
0.3A
1.3 v
4.3Ω
2.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中,有关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说法不对的是----------------------------( )
A.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B. 改变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
C. 保护电路中的电路元件
D. 改变待测电阻的大小
D
3.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偏转到最大的刻度,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 待测电阻的电阻丝断了
C. 线路某处发生了短路
D. 线路某处发生了开路
C
4. 小王同学在用“伏安法”测一个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由于粗心,将电路接成如图的形式,当她闭合开关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提示:小灯泡会亮吗?
电压表有示数吗?
电流表有示数吗?
小灯泡不亮,被电流表短路。
电压表有示数,读数等于电源电压。
电流表没有示数,相当于起导线作用。
5. 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如果电压表损坏
了,给你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一只电流表,一
个阻值已知的电阻 R0,开关和几根导线,你能测
出未知电阻RX的值吗? 要求:①画出电路图, ②说出测量步骤 ③写出RX的最后表达式。
R0
S
RX
A
A
I1
I2
RX
=
I1
R0
I2
6. 下列两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图中,
有什么不同?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RV >> R 时,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误差较小;
R>> RA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误差较小。(共20张PPT)
第一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改变电阻丝的有效长度
改变电阻大小
你能说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吗?
1、保护电路的目的。
1、滑动变阻器
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前,为什么一定要将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阻值调至最大?
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增大电路的总电阻,使电路
中的电流达到最小,从而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2、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上图所示电路图,要使灯泡的亮度变暗,则
必须使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变_____,
电流表的示数变 ,滑动触头 P应向____
移动。
大
小
右端
滑动变阻器在这个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滑动变阻器能否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呢?
+
—
5Ω
3、达到改变用电器两端电压大小的目的。
滑动变阻器与定值
电阻之间怎样连接?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观察电压表示数变化?
15Ω
1、控制 UR = 1V
+
—
5Ω
2、定值电阻换成15Ω
电压表示数是否还是1V?
如果仍要保持1V怎么办?
4、达到控制用电器两端电压不变的目的
物理量 物理意义 符号 国际单位 测量
工具
电流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
I
A
电流表
电压
使电荷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的原因
U
V
电压表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R
Ω
2、电路中的几个物理量
电流与电压这2个物理量有什么关系?
电流与电阻这2个物理量有什么关系?
3、 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
4、电阻是导体对 的阻碍作用。
电流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研究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
探究 I与U、R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
R不变时
改变U
探究 I与U的关系
U不变时
改变R
探究 I与R的关系
电流、电压、电阻这3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电路图设计
需要用到哪些器材?测量哪些数据?
R
A
S
V
R′
电阻、
电池组、
电流表、
电压表、
开关、
导线、
滑动变阻器
如何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控制变量:
保持电阻不变;
1. 按图4-59所示连接电路。
改变电压,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 实验中定值电阻 R=5欧。
3.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
R′,可改变电阻 R 上的电压。
使电压表上的读数分别达到表中数值,
分别读出每次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
实验次数 电压U(伏) 电流 I(安) 电压/电流
1 1
2 2
3 3
4 4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控制变量:
保持电压不变;
改变电阻,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1.图4-59中,更换定值电阻 R,调节滑动变阻器R',
使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不变,可读出并记录每次
的电阻值与电流值。
2.测量电压为2伏时不同电阻的电流值,并记录。
实验次数 电阻R(欧) 电流 I(安) 电流×电阻
1 5.0
2 10.0
3 15.0
4 20.0
恒定电压(U=2伏)时通过不同电阻的电流
3、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次数 电压U(伏) 电流 I(安) 电压/电流
1 1
2 2
3 3
4 4
(R=5欧)
电阻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
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结论1:
实验次数 电阻R(欧) 电流 I(安) 电流×电阻
1 5.0
2 10.0
3 15.0
4 20.0
(U=2伏)
0.2
0.4
0.6
0.8
5
5
5
5
0.4
0.2
0.13
0.1
2
2
2
2
以电阻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作出上述实验数值
的曲线
电压不变时,通过电阻的
电流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实验结论2:
电阻R(欧)
5.0
10.0
15.0
20.0
电流I(安)
0.3
0.1
0.2
0.4
25.0
二、欧姆定律
1、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关系,在 1827年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
导体中的电流,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I
R
U
=
R(欧)
单位:
I(安)
U(伏)
⑤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① 电压表测量的是谁的电压?
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② 电流表目的测哪个元件的电流?
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
③ 如何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
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的电流
④ 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的方法有哪些?
串联滑动变阻器R′
改变电池的数量(电源电压)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分担电压,保护电路;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3、达到改变用电器两端电压大小的目的。
4、达到控制用电器两端电压不变的目的。
这两种作用在调控本质上一样吗?
变阻、
限流、
分压、
保护。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调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