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郊游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07 10:4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郊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郊游》,指导学生用优美、真挚的声音歌唱。2、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及专注的聆听习惯。
2学情分析
《郊游》是二年级四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唱歌课,1课时完成。这是一首台湾儿歌,2/4拍,由带再现的三部分构成。一、三部分完全相同,显得朝气蓬勃;第二乐句因演唱景色变得柔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情绪上显得抒情一些,全曲表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春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内容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紧密联系,为学生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3重点难点
音乐教学的过程,
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郊游》这首歌曲,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鼓励、帮助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快乐表现中学习音乐技能。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美丽的春天景色,营造了欢快、活泼、的学习气氛,把他们带入轻松跳跃,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同时,激发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导出本课歌词,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2【讲授】讲授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歌曲很欢快、很活泼。
生:我觉得很轻松、跳跃。
生:我听到了“春天在那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词都注意到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师: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绿绿的小草。
生:我看见红红的花。
生:我看见小鸟在唱歌。……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在这美丽的季节,你们想干什么?有什么打算?
生:我们想到郊外去郊游。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郊游》,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体会一下小朋友郊游的心情。
听完歌曲后问学生有什么感受 总结出歌曲欢快、跳跃的特点。我这样设计的理念是用简单形象化的方法,一步步推进学生,激起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2、发声练习
教师弹琴学唱歌谱,用歌曲中较为典型的一句旋律作为发声练习:
2/4
|
(可以用“la”或者“li”或者其他来练声),然后老师弹琴学生唱一遍谱子。
3、学唱歌词。
(1)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愉快的按节奏朗读一下歌词。
(2)采用教唱法逐句教唱歌词。
4、解决重点难点:
(1)首先对学生的演唱表示鼓励、赞扬,树立学生自信心,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然后,带领学生随琴学唱歌曲,找出难点即唱得不太好的地方。即
这一句,前八分后十六的节奏,和一个三度的音程这里比较难唱。
(2)难点学习: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将难点部分的歌词及节奏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且用打节奏和反复教唱相结合的方法对难点部分进行学习。教师弹琴伴奏,学生完整的演唱一遍。强调学生用欢快富有弹性
的声音演唱。
6、巩固检查并进行歌曲表演。
(1)可以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进行检查:如男女生独唱、分小组演唱、领唱、齐唱等。
(2)歌曲表演《郊游》: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意。学生分小组展示,教师指导并评价鼓励。这也是学生进行表现协作的过程。
7、拓展活动:
春天是是令人陶醉的季节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人们除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还用了其他的形式来歌颂春天。古今中外有很多诗人、文学家都对春天作过不同的描述,你能把知道的告诉大家吗?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
生:我会背古诗《春晓》
师: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诗人对春的感觉。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模仿古人念书时摇头晃脑的神态作夸张表演古诗《春晓》。
师:诗人在室内听到了春天的那些声音?
生:诗人听到了鸟啼声;他听到了沙沙的春雨声;他听到了春风的脚步。
师小结:诗人把他听到的"春天的声音"写得太美了,那鸟声、那风声、那静静的春夜、那沙沙的雨声让人想起如烟似梦般的意境。
师: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学着音乐家、美术家、诗人也来表现一下美丽的春天。
活动3【作业】作业
课后复习:反复练习,多次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