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7 11:34:3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戊戌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戊戌六君子等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并探究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讨论“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变法失败的原因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上,一位男子大义凛然地向监斩官高喊“你过来,我有话说!”监斩官不敢理睬,示意刽子手立即行刑。这名男子面对围观群众大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随后就倒在屠刀下。这个人叫谭嗣同,跟他一起就义的还有杨锐、刘光第、林旭、杨申秀和康广仁。后人称他们为“戊戌六君子”。他们为什么会被处死呢?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去看看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教师:看书P33页说一说 公车上书的起因、时间和主要内容。(幻灯片展示)
学生: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举国震惊。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1300多名来自各省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由于封建顽固派的阻挠,上书没有成功。21cnjy.com
教师:想一想:公车上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幻灯片展示)
学生:上书的内容广泛传播,在社会上产生很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这次上书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教师:说一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作了哪些准备活动呢?看一看维新派创办了哪些报刊?(幻灯片展示)21·cn·jy·com
学生: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继续介绍西学,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廷中具有维新思想的官员,建立了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同时,各地成立的学会、创办的报刊和新学堂迅速发展起来。维新变法运动波及全国。2·1·c·n·j·y
二、“百日维新”
教师:看书P34页说一说百日维新的时间?(幻灯片展示)
学生:在维新派推动下,1898年6月1 ( http: / / www.21cnjy.com )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这一年是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从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新政共推行了103天,所以戊戌变法又称作“百日维新”。
教师:记一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幻灯片展示)
学生: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提倡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买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等。
三、“戊戌六君子”
教师:看书P35页议一议戊戌变法的结果怎样?(幻灯片展示)
学生:。6月15日,慈禧太后逼迫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绪帝下令免去支持变法的光绪帝老师翁同献的职务,任命她的亲信荣禄担任直隶总督,牢牢控制官吏任免权。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和康广仁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
教师:想一想: 袁世凯为什么要出卖维新派 (幻灯片展示)
学生:出卖维新派,取得慈禧太后的宠信。
教师:“戊戌六君子”都有谁?(幻灯片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议一议:戊戌变法性质及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幻灯片展示)
学生: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教师:议一议:为什么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光绪帝支持的变法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你能得到哪些启示教训?(幻灯片展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生回答后
教师强调:由于封建顽固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烈反对,依靠光绪帝没有实权又脱离了群众所有失败。这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4、课后小结
在当时的情况下,变法虽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败了,但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21·世纪*教育网
5、拓展提高
做填充图剩余题目
六、练习
1、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自丁芒《气节颂》)与诗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21教育网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
3、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维新变法而流血,为唤醒民众而献身的湖南英雄是www.21-cn-jy.com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5、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A.挽救国家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
练习答案
1-6.CBBCBA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戊戌变法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在就义之前说的(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杨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献身变法,临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
A.宋教仁 B.黄兴 C.蔡锷 D.谭嗣同21·cn·jy·com
3.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强学会成立 B.《万国公报》创办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开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
A.极大地动摇清政府的统治 B.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C.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21教育网
5.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掲开变法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创办《万国公报》
C.成立强学会 D.开办新式学堂21·世纪*教育网
6.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1cnjy.com
7.如图是青岛的著名景点之一--康有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许多人仰康有为之名前来参观.下列运动与康有为有关的是(  )
A.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B.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www-2-1-cnjy-com
8.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曾国藩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康有为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皱容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陈独秀
9.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2-1-c-n-j-y
10.康有为、粱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挽救国家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  21*cnjy*com
二、判断题
11.湖南浏阳人黄兴是中国近代史上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______ (判断对错)
12.谭嗣同为维新变法慷慨献身,表现了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 ______ .(判断对错)
三、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故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二(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新政的内容。
(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境?他是被谁为首的统治集团发动政变杀害的?
戊戌变法练习答案
1、选择题
1.A 2.D 3.C 4.D 5.A 6.B 7.B 8.B 9.A 10.A www.21-cn-jy.com
二、判断题
11. 【答案】×。
【解析】本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维新变法运动的知识点。根据所学可知,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继而大肆搜捕维新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他新政措施全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所以黄兴是中国近代史上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维新变法运动的知识点,重点掌握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牺牲的戊戌六君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运动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12. 【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时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根据所学可知,谭嗣同,湖南浏阳人.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1898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9月21日,政变遂起.9月25日被捕,9月28日与林旭等5人同时被害.临刑绝命词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留有名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现了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故答案为:√。
三、材料分析题
13.【答案】(1)事件:公车上书;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拒和、迁都、变法、练兵)
(2)兴办商务;重用人才;鼓励创造发明.(得分点:商务,人才,新书、新法、新器.)
(3)谭嗣同;慈禧太后。
【解析】(1)本题考查公车上书。据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可知,描述的是公车上书,据材料“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可知,材料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拒和、迁都、变法。
(2)本题考查新政的内容.据材料二“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可知,所反映的新政的内容是兴办商务;“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可知,所反映的新政的内容是重用人才;鼓励创造发明。
(3)本题考查戊戌政变。据材料三图片可知,反映的是谭嗣同英勇就义的情境,他是被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集团发动政变杀害的。
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5张PPT)
戊戌变法
导入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说一说 公车上书的起因、时间和主要内容。
公车上书
1、时 间:
1895年春
2、起 因:
《马关条约》
的签定
3、领导者:
康有为 梁启超
康有为
梁启超
公车上书领导者
康有为
( 1858~1927)
  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公车上书的结局:失败
影响:轰动全国,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想一想:公车上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说一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作了哪些准备活动呢?
1.创立<万国公报 >(后改为《中外纪闻》)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北京强学会遗址
2.成立强学会-----政治团体形成
3.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分布示意图。
万木草堂
中外纪闻
强学会
南学会
实务学堂
时务报
保国会
国闻报
4.与顽固派论战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5.三次上书光绪帝
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2、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康有为、梁启超在_______创办_______________(后改名______________),介绍西学,宣传变法。
不久,他们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团体:________
北京
《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强学会
看一看维新派创办了哪些报刊?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康广仁
康有为
梁启超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
1. 1898.6.11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
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
记一记:戊戌变法的时间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军事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文化方面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政治方面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经济方面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记一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慈禧太后
囚禁光绪帝
杀害六君子
结果是失败
变法的结果:
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
议一议:戊戌变法的结果?
光绪帝----戊戌变法时的皇帝
瀛 台
囚禁地
戊戌变法期间,出卖维新派,取得慈禧太后的宠信。
想一想: 袁世凯为什么要出卖维新派
袁世凯
(1859--1916)
  1895年,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
  光绪帝得知慈禧太后想发动政变后,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谭嗣同深夜只身拜访袁世凯,希望他率领统率的7000装备精良的新建陆军,担当起诛杀直隶总督荣禄、保护光绪的任务。
  袁世凯假意应允,等谭嗣同一走,马上向荣禄告密,促使政变迅速发生。
袁世凯
(袁项城)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杨锐
刘光第
林旭
谭嗣同
杨深秀
康广仁
戊戌六君子
读一读谭嗣同临刑前的壮语
1、"有心杀贼"中的贼指的是谁?
2、为什么“无力回天”
3、”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表现出什么精神?
贼指以慈禧为首的封建
顽固派以及侵华的列强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
弱和个人力量的弱小
彰显出强烈的爱国爱
民思想和为追求理想
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谭嗣同放弃生的机会甘愿一死,你认为值得吗
谭嗣同选择英勇就义,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变法的决心,这无疑是对顽固派的有力冲击,而且坚定了仁人志士的变法救亡的决心。他的死,正表现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的英勇斗志,他死得其所。
但是,谭嗣同把变法失败归结为中国历来没有为变法流血牺牲者是片面的,如果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一起逃跑,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一来可以为变法保存有生力量,有望他日东山再起,为中国尽力,又可以减少牺牲。
最后,不管谭嗣同的选择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仍然视他为英雄,戊戌变法的流血牺牲者。
性 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实 质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议一议:戊戌变法性质及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④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
 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
 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
 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
 步的意义。
③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
 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议一议:为什么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光绪帝支持的变法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你能得到哪些启示教训?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过于强大
①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③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失 败
原 因
客观上:
主观上:
教 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走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1、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自丁芒《气节颂》)与诗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
C
B
巩固练习
3、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维新变法而流血,为唤醒民众而献身的湖南英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B
C
5、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A.挽救国家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
B
A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才.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书刊,开放言论
军事:
失败:
意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