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里西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并能随歌声做简单的具有彝族风格的舞蹈动作。
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为歌曲改编加句子。
3.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2学情分析
《阿西里西》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的游戏”中的第一课。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一首贵州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阿西里西”为“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这在儿童游戏歌曲中也充分的表现出来,《阿西里西》就是十分典型的游戏歌曲,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通过学生以前对彝族文化歌曲的简单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其歌曲的特点,并运用为歌曲加引子,启发学生即兴的音乐创造,拓展学生思维;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很准确的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在音乐创造与乐器练习中轻松愉快的体会知识,在歌曲演唱中体会不同民族歌曲的不同艺术风格。
设计理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本课旨在通过学生学会歌曲
的同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乐感、节奏感,通过为歌曲改编加上引子,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在创编中发展。
3重点难点
学生积极参与彝族歌曲的学习,使其从中得到快乐,并在歌曲创编中得以拓展。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找朋友律动进教室
导入:歌曲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是什么
生:找朋友
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能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
生:有……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2个彝族的小朋友,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的小朋友他们也想和你们交朋友,他们说:阿西里西,在彝族语言里,阿西里西就代表着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
2.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这首歌曲.
生:听歌曲.
师:这首歌曲的速度 生:中速
3.师:我们在听一遍歌曲,听听歌词是什么
生:聆听.说歌词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歌词有阿西里西,大加快老做游戏,笑嘻嘻,这首歌曲是彝族小朋友在做游戏时演唱的歌曲,你说应该用悲伤的还是欢快的高兴的情绪阿
生:欢快,高兴的
中间这句歌词是什么呢 我们看看,”丘都拉迪丘都拉迪嗡阿嗡阿”这是衬词,就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举例:春天在哪里.
b.歌词共有2段,
第一段:跟着老师的节奏读歌词,老师读一句,你读一句(教师拍手)生模仿.
第二段:和老师一起读第二段歌词.
4.随着音乐拍手按节奏读歌词.
生:拍手随音乐读歌词看歌词聆听歌曲
三、学唱歌曲
1、师:跟着老师的秦,轻声演唱歌曲.
生:演唱歌曲
2.讲解衬词的演唱方法
丘都拉迪,嗡阿,因该怎样演唱,是大声还是小声跳跃轻快的演唱,谁能试一试 她唱得很好,我们全班就按照他的方法来演唱.跟前两句形成对比.
全班一起,跟琴演唱衬词
3、带着这种感觉,跟琴演唱歌曲
4、放音乐范唱,拍手演唱歌曲。
四、拓展创编、表演
1、师:同学们喜欢跳舞吗
生:喜欢.
师:我们就用这首歌曲来学跳舞蹈.
教师教跳舞蹈后,放音乐,全班表演.
2、创编引子
师:这首歌曲是演彝族小朋友在做游戏的,那我们做游戏吗?一般都是在白天做游戏,什么动物叫,天就亮了?谁能模仿?
生:公鸡。。。。。。
师:天亮了,你怎样喊一朋友出来玩啊?
生:大家快出来玩啊
师:其他小朋友怎么回答她啊
生:哎,来啦.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不知不觉中,就为歌曲创设了一个小情景.让我们在情景中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谁能模仿公鸡叫:
谁能撼小朋友
其他的同学来回答他们,并演唱歌曲,明白吗
是:同学们唱得真好.现在,我们把刚才学的舞蹈和创编的情景结合在一起在完整的表现一遍歌曲,好吗 声:好
师:谁还能模仿公鸡叫
谁能撼小朋友
谁能到前面表演舞蹈
其他同学全体起立,你们来回答并在座位上表演好吗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好,歌曲立即鲜活了起来.
五:了解彝族
师:彝族的语言跟我们不一样,同样,彝族的服装跟我们已不一样,下面,老师就带领同学们随着一首欢快的彝族歌曲到彝族去看一看,简单的了解一下彝族的风土人情。
放幻灯片
1、讲解彝族服饰:红黄绿橙粉为主,颜色鲜艳。
2、彝族著名的节日:火把节,火把节一般分为三天:迎火,玩火,送火,火把节还举行很多比赛:斗牛、赛马、摔跤,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参与的人数最多,大家载歌载舞,尽情欢乐。
六、小结
老师也希望我们同学以后有机会能到贵州彝族山寨去亲自感受火把节隆重热闹的场面。最后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