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里西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阿西里西》是一首彝族儿童游戏歌曲。2/4拍子,这首风趣的歌曲,轻松、愉快,又富有童趣,其中“哪呦,嗡啊,嗡啊,啊呀”的衬词更是带给人一种欢乐、高兴的情绪。抒发了彝族孩子们游戏时的愉快心情。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情,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一、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快乐和高兴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的愉快。
二、能力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音乐形象。
三、认知目标:学会歌曲《阿西里西》,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能做几个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3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是一个很活跃的年级,但学生对彝族的音乐接触较少。基于这样的情况,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及网络直观教学优势,辅音乐教学,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架起课堂音乐和生活中音乐的桥梁,拉近学生与书本音乐的距离,帮助学生打开多彩的音乐世界。
4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彝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在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彝族歌舞的表演。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生随音乐拍手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情境导入
3、师:一首我们熟悉的《爱我中华》,让我们走进了愉快的音乐课堂,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那么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你知道的有哪些民族呢?(藏族、傣族、蒙古族等)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少数民族朋友的热情和快乐吧!
活动2【讲授】走进彝族,了解民俗
三、新授课
4、播放《阿西里西》伴奏,教师表演。
师: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它的名字叫《阿西里西》(板书)并讲解“阿西里西”为“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
5、走进彝族,了解民俗
师:《阿西里西》是彝族小朋友在做游戏时演唱的一首歌曲。彝族的人民不仅热情好客,而且能歌善舞,每逢节日他们都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参加唱歌跳舞,那场景可热闹了!彝族最隆重的节日就是火把节,当夜幕降临,人们点起火把,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在歌舞中跳出热情,跳出团结,跳出幸福的生活。《阿西里西》这首彝族儿歌现在正在全国广为传唱呢,有许多地区的小朋友都是唱着这首歌来做游戏的。同学们想听吗?好!下面请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听了之后要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歌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
活动3【讲授】学习歌曲
四、学习歌曲
6、简述歌词,教师板书
师:歌中都唱了些什么?谁听见了?(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歌词)
解释:“阿西里西”——彝族里“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哪呦,嗡啊,啊呀”——小朋友做游戏时召唤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做游戏时高兴愉快的心情。
7、节奏读词
解决难点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我们这首歌完整的歌词,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师跟鼓点有节奏的朗读一遍)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生跟鼓点读)【解决节奏难点,重点部分老师带读】
师:你们真聪明,学的真快!下面我们玩一个接龙的游戏:老师读一句,你们接下一句,好吗?(师生跟鼓点接龙读,交换,学生分组接龙,男女生竞赛读)
8、学唱歌曲
全员参与
师:哎呀,你们读的真好,真有感情,节奏跟的也很准,一时也难分胜负,我看不如我们唱起来,怎么样?(生:好!)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分句教唱两遍)注意看老师的手势。
师:下面我们还继续接龙的游戏,(跟伴奏)老师唱一句,你们接下一句(师生接龙唱,交换,男女生接龙唱)
师:下面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女生唱第一段,男生唱第二段,比一比哪组唱的最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给与适当的评价。
师:如果我们能把两段连起来那就更好了(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师:你们可真称的上是:小歌唱家了,学了半天,我们也该轻松一下了,全体起立,跟老师随着歌曲动起了!
9、师生齐跳彝族舞
师:
同学们的舞蹈跳得真好!要是能加上动听的歌声那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活动4【活动】游戏延伸,快乐升华
五、游戏延伸
快乐升华
10、介绍自己喜欢的游戏
师:大家都知道,《阿西里西》是贵州彝族的一首歌曲,是彝族小朋友在做游戏时演唱的一首歌曲,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平时大家都做些什么游戏呢?(同学发言)
11、小组合作,创编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也像彝族小朋友一样,踏着歌曲的节奏来游戏啊?下面我们就四人一小组,每组商量一下做什么游戏,等下我们请同学们上台表演给大家看。(小组合作)
12、上台表演
师生互评
活动5【作业】总结
六、总结
13、师:今天,同学们唱得高兴,玩得高兴吗?是啊,我们学会了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感受了欢快的情绪,其实不光是彝族的小朋友是我们的好朋友,生活在祖国妈妈的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都是我们好朋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