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花巴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歌曲《打花巴掌》,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音乐。
能力目标: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鉴赏和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良好的音乐素养,乐感较好,节奏感强,有良好的模仿力,丰富的想象力,喜欢音乐。因此,对于这首节奏简单,曲调欢快的歌曲他们能又快又好的掌握。但自制力还不够强,容易走神,应时刻注意课堂的学生注意力,课件要新颖,富有吸引力,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重点难点
1.学会歌曲《打花巴掌》,能用欢快的情绪,准确咬字,有感情地演唱。
2.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并能准确的按节奏拍击,进行歌词创编。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拍手歌》,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玩过拍手游戏,那谁能给老师说说你们会玩什么?(学生回答并表演)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打花巴掌》的童谣。学会以后我们就可以玩打花巴掌的拍手游戏了。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个游戏:节奏闯关
1:逐一出示苹果节奏卡。
第一关: XX X ︱ XX X ︱
第二关: XXXX X ︱ XXXX X ︱
第三关: X. X XX ︱ X. X XX ︱
第四关:XXXX X ︱XX X ︱X .X XX ︱XX X︱
第五关:XXXX X ︱XX X ︱X .X XX ︱XX X ︱
打花巴掌 的, 一月一 ,我 们 从小 爱学 习。
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节奏闯关一点儿也没难住大家,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下别的小朋友玩的拍手游戏。(播放《打花巴掌》)
刚才的游戏真是有意思,游戏中的歌曲好听吗?(生:好听)这首游戏歌曲叫《打花巴掌》,板书课题。
提问:《打花巴掌》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呢?
《打花巴掌》是北京的一首传统民间儿歌,具有“说唱风格”,什么是“说唱风格”呢?就是歌曲中有说有唱。这首歌曲的前半部分是说,后半部分是唱。那老师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歌中都说了些什么,我们来学一学。引导学生编创二至四月空缺歌词。
2、播放歌曲《打花巴掌》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3、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听到了许多花的名字和拍手的声音,最好能说出有哪些花的名字。注意鼓励学生。)
语言:谁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生:回答 教师:回答得真好。 那谁听到了都有什么花呢?生:回答。 师:啊!你真聪明,你的记忆力真好。刚才这些同学回答的好不好呀?生:好 师:那么大家给予这些同学热烈的掌声好吗?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欣赏一遍歌曲,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到底都唱了什么花?
4、 再次欣赏歌曲录音,结合看六种花的图片 (茉莉花,海棠花,江西腊,野菊花,玫瑰花,牡丹花),提示孩子都看到了什么花。
5.学唱童谣
(1)再听歌曲范唱 。
(2)重点学唱后半部分歌唱部分。
(3)合作游戏(两人一组,边唱歌曲,边进行拍手游戏)
活动3【活动】教学过程
三、歌曲创作:
(1)这首歌曲只出现了四个月的歌词,那后边几个月呢?我们能不能自己动脑筋编写5-8个月的歌词?(分组编写歌词,要求押韵,简单易懂)
(2)对学生创编的歌词指导修改并进行评价。
(3)让学生把自己所创编的歌词加入乐曲中演唱并表演。
课件23张PPT。打花巴掌× × ×X .X X X 读节奏嗒嗒嗒嗒 嗒 嗒嗒 嗒 嗒 嗒 嗒嗒 嗒嗒 嗒按节奏读词打花巴掌 的dei, 一月 一, 我 们 从小 爱学 习。10提问1:
《打花巴掌》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呢?问题2:
听完《打花巴掌》大家知道这是一首是哪里的民谣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演唱?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赶快思考一下·····打花巴掌《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
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节奏数着花名字。念一念的(dei)打 花 巴 掌 的,二月 二 (er),
我.们 从小 爱画画 (er) 。
打 花 巴 掌 的,三月 三(an),
我.们 从小 爱 。
我是小作家试一试你听到歌曲中唱了哪些花?茉莉花
腊梅花牡丹花茉莉花野菊花玫瑰花海棠花18海棠花茉莉花 腊梅花 野菊花 玫瑰花 海棠花提 着篮子去采花,
茉 莉花呀海棠花,江西腊那个野菊花
采 朵玫瑰花呀
采 朵牡丹花 牡丹花
唱一唱小小创作家 打花巴掌的,五月五,我们打花巴掌的,六月六,我们打花巴掌的,七月七,我们打花巴掌的,八月八,我们打花巴掌的,九月九,我们打花巴掌的,十月十,我们一起来跳舞。一起拍皮球。一起下象棋。一起吹喇叭。大家齐步走。大家要诚实。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