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1《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2-08 08:36:18

文档简介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误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
B.冰糖在热水中溶解速度比在冷水中快,说明微粒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将1L芝麻与1L大米混合,体积小于2L,说明微粒间有间隔
D.金属受热后,体积膨胀,说明微粒间间隙变大21·cn·jy·com
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  )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的快
C.红色的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其它中药混合的药味
3. 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水分子本身变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4. 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5. 下列事实不宜用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释的是(  )
A.两份50mL 的液体混合,体积小于100mL
B.向一定体积的气体施压,体积明显变小
C.1升米与1升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升
D.铁路上的钢轨,受热膨胀,遇冷收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 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
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铁
D. 氯化钠
8.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氢分子
B.氧原子
C.水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9.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在花园里能够闻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温度计中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的体积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10.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滴水成冰——分子间间隔变小 B.干冰升华——分子可以再分
C.热胀冷缩——分子胀大或缩小 D.美酒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11.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下列现象:
(1)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香不怕巷子深______________;
(2)夏天车胎气打太足容易爆胎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12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实验I:向盛有少量蒸 ( http: / / www.21cnjy.com )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II(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计了实验III(如上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解析:A、由于微粒在不断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有暗香来的感觉.故A正确;B、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速率越快,所以,冰糖在热水中溶解速度比在冷水中快.故B正确;C、芝麻与大米是宏观的物质,将1L芝麻与1L大米混合,体积小于2L,不能反映微粒的性质.故C错误;D、由于微粒间有间隙,受热时间隙变大.所以,金属受热后,体积膨胀.故D正确;故选C。 21cnjy.com
2.C 解析: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是因为微观粒子不断运动、相互渗透的结果;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C、氧化汞分子受热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聚集成汞,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其它中药混合的药味是因为酒精分子和药物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B 解析:A、水是由液态煮沸后变成气体,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发生变化,错误;B、水由液态煮沸后变成气态,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水蒸气的体积变大,正确;C、水由液态煮沸后变成气体,水分子的数目没有变化,不会增多,错误;D、水分子受热后还是均匀的分布在容器内,不会聚集在任何一端,错误;故选B。2-1-c-n-j-y
4.C 解析:铜是由铜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构成的,故A错误;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C正确;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C。
5.C 解析:A、两份 ( http: / / www.21cnjy.com )50mL 的液体混合,体积小于100mL,是构成液体的微粒之间有间隔,构成液体的微粒相互运动到微粒间间隔中去了,故A错;B、向一定体积的气体施压,体积明显变小,说明微粒间有间隔,受压时间隔隔变小,故B错;C、1升米与1升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升,说明的是物体之间有空隙,不能证明微粒间有空隙,故C正确;D、铁路上的钢轨,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是由于温度升高微粒间间隔变大,温度降低,微粒间间隔变小,所以出现热胀冷缩现象,故D错;故选C。  21*cnjy*com
6.B 解析: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物体的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A不正确;B、花香四溢,是因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果,故B正确;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故C不正确;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故D不正确;【来源:21cnj*y.co*m】
故选B。
7.C 解析: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错误; B、 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错误;C、铁由铁原子构成,故正确;D、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错误;故选C。
8.C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选C。
9.D 解析:水银温度计温度的降低,水银柱下降,是因为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而原子大小不变,故D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10.D 解析:A、滴水成冰,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液态变为固态,水的体积变大了,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了,而不是变小了,故A错误;B、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说法错误;C、物质热胀冷缩实质是分子间间隔变大或缩小,不是分子体积的胀大或缩小;D、美酒飘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说法正确;故选D。【版权所有:21教育】
11.(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分子间有间隔,受热后分子间间隔变大
12.解析:(1)酚酞是酸碱指示剂,遇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性物质不变色,遇到碱性物质变红色。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酚酞不变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酚酞变红色;
(2)实验Ⅱ中烧杯B中的现象是:变红色。原因是,氨气分子不断运动,然后溶于B烧杯中形成氨水,使B烧杯内的酚酞变红色;
(3)实验Ⅱ中已经向B烧杯内的蒸馏水中滴加了酚酞试液了,且看到酚酞不会变色,故不需要在设计实验Ⅲ。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故答案为:
(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无色酚 ( http: / / www.21cnjy.com )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色或氨水显碱性
(2)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B运动到烧杯A中,溶于水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实验I已做过对比实验,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III。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7张PPT)
沪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绚丽多彩的物质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一、微粒的性质
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药品:浓氨水 蒸馏水 酚酞
仪器:烧杯(多个) 大烧杯
新课学习
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向溶液甲中滴加1-2滴浓氨水,观察现象。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观察到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新课学习
实验2: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3-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实验现象。你如何解释产生的现象?
烧杯C中溶液变成红色;因为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微粒不断运动,并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思考回答
由上述实验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微粒不断运动?
远处就能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变干,打开酒精瓶闻到酒精的气味等
真香啊!
变干了!
活动探究
实验1:水与酒精混合实验
步骤:取小试管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使其充满试管容积的1/2,再加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橡皮塞塞紧,颠倒数次,观察。
新课学习
活动探究
总体积小于体积和。
为什么?
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活动探究
实验2: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步骤: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
活动探究
空气容易被压缩,水很难被压缩。
为什么?
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
新课学习
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新课学习
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新课学习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新课学习
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如食盐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思考: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氧气能助燃,氢气自身能燃烧,水能灭火,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呢?
新课学习
二、分子
氢气
氧气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如氧气是由大量的氧分子聚集而成的,氢气是由大量的氢分子聚集而成的,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物质。当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合成水分子,水分子不再具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性质。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氢气
物质
分子
H2O
H2

CO2
固态二氧化碳
聚集
一滴水中,大约有1.7×1021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质量大约为3×10-26kg。一滴水与一个水分子比较就相当于是一个地球和一个乒乓球的体积比,说明了分子有什么性质?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请你思考
分子还有哪些性质?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  )
A. 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 湿衣服晾干
C. 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 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
追踪练习
D
A
2.水的三态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
追踪练习
3.下列能解释“花香四溢”的是(  )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C
追踪练习
4.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氢气
C.氯化钠
D.铜
B
追踪练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微粒的性质
1、微粒不断运动
2、微粒间有空隙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小;不断运动;有空隙
板书设计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难点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投影:绚丽多姿的物质图片;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下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讲授新课:
1、微粒的性质(可观看视频:氨的扩散)
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向溶液甲中滴加1-2滴浓氨水,观察现象。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生共同总结:观察到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实验2: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3-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实验现象。你如何解释产生的现象?21教育网
师生共同总结:观察到烧杯C中溶液变成红色;因为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微粒不断运动,并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21cnjy.com
师讲解:由上述实验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微粒不断运动?
学生回答: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变干,打开酒精瓶闻到酒精的气味
小组中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
实验1:水与酒精混合实验
步骤:取小试管加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使其充满试管容积的1/2,再加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紧开口的一端,颠倒数次,观察。21·cn·jy·com
实验2: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可观看视频)
步骤: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一支注射器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
学生进行实验,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1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体积小于体积和,因为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实验2:空气容易被压缩,水很难被压缩;因为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
讲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如食盐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2、分子
思考: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氧气能助燃,氢气自身能燃烧,水能灭火,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呢?www.21-cn-jy.com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如氧气是由大量的氧分子聚集而成的,氢气是由大量的氢分子聚集而成的,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物质。当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合成水分子,水分子不再具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性质。2·1·c·n·j·y
讲解: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提问: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水分子和水 ______一定相同?
(考查学生对分子的理解;答案为:水分子;化学性质)
思考:一滴水中,大约有1.7 ( http: / / www.21cnjy.com )×1021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质量大约为3×10-26kg。一滴水与一个水分子比较就相当于是一个地球和一个乒乓球的体积比,说明了分子有什么性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讲解: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提问:分子还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回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物质由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都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有空隙;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巩固练习: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  )
A. 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 湿衣服晾干
C. 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 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
2.水的三态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
3.下列能解释“花香四溢”的是(  )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4.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氢气
C.氯化钠
D.铜
答案:1.D 2.A 3.C 4.B
板书设计: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微粒的性质
1、微粒不断运动
2、微粒间有空隙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小;不断运动;有空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