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山谷回音真好听》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它通过声音的强弱对比,提示了山谷中奇妙的回音,表现了少年儿童探求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歌曲为C大调,2/4拍,是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开始是两个变化重复的乐句,采用规整的节奏型,平进和大跳的旋律进行,叙述了山谷有回音这一奇妙现象。接着是两个乐节性的扩充乐句,以上、下行的旋律进行,强弱的力度对比,配以衬腔“啊”,形象地描绘了山谷美妙的回音。结束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乐意得以完满结束。
二、设计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中心,把本课所学歌曲音乐贯穿整个课堂,然后学习歌曲,最后综合表现歌曲内容。
2、创设意境,采用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乐于参与表演活动,积极与他人合作。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亲自尝试填唱歌词。学唱歌曲时,重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再跟琴模唱,分析视唱化难为易。
3、采用小组合作法。发挥其群体力量,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达到共同提高。
三、学情分析:一类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作品,并用优美的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二类学生能随音乐跟唱歌曲;三类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韵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作品,锻炼学生即兴表演的能力,能够积极与同学合作用器乐演(伴)奏、优美的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认识力度记号,并能准确应用。能够听辩出声音的强弱,并能在打击乐器上奏出强弱音。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探究的同时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充分地在音乐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并表现声音的强弱。。
2、教学难点:较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回声的强弱效果。
六、教学准备:打击乐器(铃鼓、碰钟、三角铁响板等)、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瞧,这是什么?
(课件:大山美丽的景色)
师:大山不仅美丽,而且还很神奇呢,你们听。
(课件:播放山谷回音情景。)
师: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师:是呀,多美的山谷回音呀,有位音乐家把这美妙的山谷回音写成一首歌,想听吗?
二、聆听歌曲,明确学习重点
(课件:播放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第一遍,并配上山谷里小鸟、小溪、花草树唱歌的美丽画面。生欣赏歌曲)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着书,认真地听一遍歌曲,了解一下歌词。
(课件:播放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第二遍,生整体感知歌曲)
师:学习每一首歌曲,都会有难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你觉得哪句最难,把它找出来。
(课件播放《山谷回声真好听》歌曲第三遍,课件出现歌谱,生明确整体目标)
生找出自己觉得难学的句子
(课件:(f)12
34
︱
5
—︱
(p)
12
34
︱
5
—
啊
啊
(f)16
16
︱
5
—
︱
(p)
16
16
︱
5
—
︱)啊
啊
师:老师也觉得这句难,这两句学好了,这首歌曲就能学好了。同学们听听,这两句有什么特点?
(课件:两句“啊”的音乐)
师:多美的山谷回音呀,怎样唱出回声的强弱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学习的地方。
三、表现声音的强弱,唱出回声的强弱
师:老师要让同学们听两种声音
(课件:响起了打雷声和下雨声)
师:你们刚才听到雷声和雨声,雷声大,雨声小;雷声重,雨声轻…
雷声大,我们用实心圆表示(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强的标志—实心圆,圆上标有f的记号)雨声小,我们用空心圆表示(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弱的标志—空心圆,圆上标有p的记号)在音乐上我们把它叫做强和弱。
师:我们之前学过两个象声词“沙沙响”
和“丁零当啷”……
师:那么谁知道这两个词哪个强,哪个弱?
生:
用强的声音读出“丁零当啷”,用弱的声音读出“沙沙响”。
师:真聪明!能用不同强弱的力度表现雨声。老师想请你当小老师带领全班的同学说一说。
生带领全班同学读(从个体向群体)
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有的声音是强的,有的声音是弱的?比一比,看谁发现得最多,能把各种各样的声音表现出来。
(课件提示: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声音的强和弱:1、可以用你的身体发出声音;2、可以敲击东西发出声音;3、可以用打击乐器发出声音;4、可以用你的嘴巴模仿各种声音。)
生发言,师结合生的活动展开问题(强弱音的特点就是同一物体能发出不同力度的声音)并让个体的学生展示转向群体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能表现出这么多的强弱声音,老师也想参加可以吗?我这里有一件宝贝,看(教师出示鼓),我们一起听听声音,(敲鼓)现在我把粉笔头放在上面看看我敲鼓的时候它有什么表现?(师用强弱两种力度敲鼓)
生:鼓声强,粉笔头跳得高,鼓声弱,粉笔头跳得低。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一起来做粉笔头,玩一玩,看看谁的表现最好,好吗?
(游戏:把教室作为一面鼓,学生作为粉笔头,教师用不同力度敲鼓,学生根据鼓声做出相应的反应。鼓声强,跳得高,鼓声弱,跳得低。有如音乐喷泉)
师:小朋友真是聪明,已经懂得掌握声音的强和弱了,山谷的喊声和回声就是一个强,一个弱。让我们和大山说说话,好吗?你们说,老师来当大山的回音,好吗?
生说喊声,师说回声
师:山谷为什么会有回声?
师:简单解释什么是回声?
师:现在老师来当大山,你们当回音好,注意原声强,回音弱,好吗?
生:好(师说生答)
师:(f)
你好吗?
生:(p)
你好吗?
师:(f)
你真美!
生:(p)
你真美!
师:(f)
12
34
︱
5
—
︱
啊
生:(p)
12
34
︱
5
—
︱
啊
反复练习:1、师唱喊声,生唱回声
2、生唱喊声,师唱回声
3、生生对唱
师:(f)
16
16
︱
5
—
︱
啊
生:(p)
16
16
︱
5
—
︱
啊
反复练习
1、师唱喊声,生唱回声
2、生唱喊声,师唱回声
3、生生对唱
(“啊”多喊几次,以突破难点)
师:现在老师要看看谁最厉害,能把两句合起来唱
。
1、个别生唱
2、生唱喊声,师唱回声
3、男同学唱喊声,女同学唱回声
四、表现与创作
1、学唱歌
师:同学们真厉害,已经能唱出回声的感觉了。老师真想听听你们美妙的歌声,可是我们不着急,现在听音乐,在心里跟着音乐唱
再一次聆听歌曲(课件:播放歌曲,并出现歌谱)
⑴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用轻柔的“啦”声来唱歌曲
⑵师:让我们用说悄悄话的声音把歌词唱出来
⑶师:现在我们用轻快的声音把歌曲唱出来
⑷师:同学们来到大山的怀抱里,心情是快乐的,现在让我们用快乐的心情把歌曲唱出来
⑸师:老师唱歌词,请男同学唱喊声,女同学唱回声
⑹师:谁来代替老师唱,老师来当回声
(一部分同学唱词,另一部分唱喊声,师唱回声)
⑺师:你们的歌声真动听,老师很想再听你们唱,行吗?
2、编一编
师:大山妈妈有许多的孩子们,有小鸟、小溪……他们唱的歌可好听了,你们知道吗?谁的歌声最好听?
生:小鸟(喳喳喳)、小溪(哗啦啦)、山泉(叮叮咚)、山风(呼啦啦)
师:说得真好!
五、结束
师:老师听到你们美妙的歌声,心都醉了,这是老师的感受,觉得很快乐。你们上这节音乐课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快乐……)
师:同学们,我们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中国的音乐家冼星海这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孩子们,愿你们永远快乐!(课件:“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老师希望你们把你创编的美妙歌曲唱给你的亲人听,你的朋友听,把你的快乐一起传递给他们,你们是快乐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