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水的净化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2.2水的净化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2-07 20: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水的净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
2.了解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3.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与讨论认识到水的净化过程的复杂性,树立爱护,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小组实验,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经学习了一些净化水的方法,如过滤,蒸馏等方法,
但并不深入,不了解净化方法的原理,更不能综合应用。
2.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对简单的实验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同时
具备了观察描述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并且对化学实验十分感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
2.了解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净化水的方法。通过讨论认识每种净化水的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水的净化过程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瓶水,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通州大运河的河水。(在讲台上展示)请同学们通过观察与分析,这两瓶水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观察并讨论得出:蒸馏水是纯净物,河水是混合物。河水中都含有那些成分呢 讨论得出:河水中含有:不溶杂质,可溶杂质,细菌和微生物。
活动2【活动】杂质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呢?
我们来进行两个模拟实验:取两个小烧杯,分别加入一半的水,在分别加入适量的泥沙和高锰酸钾。观察并分析。
分组实验并讨论:泥沙进入水中,浑浊,形成不溶杂质。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水逐渐变成了紫色,但是透明,形成了可溶杂质。
活动3【讲授】水的流动性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此,天然水和污水中都含有多种杂质。
活动4【活动】怎样除去水中的杂质呢
提问:在小学科学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水的净化方法,请大家讨论一下。
讨论回答:蒸馏,加明矾,过滤。
请大家将含有泥沙的水用玻璃棒搅动,然后静置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
动手实验观察:一些泥沙沉到了杯底。
讲解:利用自身重力,将难溶性的固体大颗粒进行沉降的方法叫沉淀。
过渡:沉淀后的水确实清了很多,但还有一些小颗粒总是悬浮在水中。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向水中再加入3药匙的明矾并观察。
动手实验并观察:浑浊的水又清了许多。
讲解: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胶状物,吸附悬浮于水中不溶小颗粒,使小颗粒聚集在一起,使之沉降。
过渡:如何将固体杂质分离出来呢
过滤
生活中有哪些过滤的例子呢 这些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过滤的效果为什么不同
地漏,纱布,漏勺。
有空隙,空隙大小不同。
讲授:过滤的装置及注意的问题。
请同学们将含有泥沙的水进行过滤,同时与原来的水进行比较。
分组进行过滤操作。
提问:过滤除去了水中的哪些杂质
不溶性固体杂质。
过渡:可溶的高锰酸钾能否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呢
不能,高锰酸钾可溶,过滤只能除不溶杂质。
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通过实验证明:过滤不能除去高锰酸钾。
讲授: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极大,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生活中可做冰箱除味剂,净水机的滤芯。
了解活性炭及在生活的应用
演示实验:活性炭吸附作用
学生观察并对比
活性炭可以除去可溶杂质和一些不溶杂质。
过渡:怎样可以得到纯度更高的水呢
蒸馏
什么是蒸馏
将水先加热变成水蒸气,之后再冷却为液态水。
演示实验:蒸馏高锰酸钾溶液
观察并对比。
活动5【活动】净化水的方法小结:
讨论并总结
活动6【活动】实践操作
通过学习水的净化方法,你认为天然水要净化为能饮用的自来水,该怎样净化呢 请说明理由。
讨论并写出净化的过程
展示几组同学的净化过程,共同讨论。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讲授:消毒过程。
活动7【练习】归纳总结
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
活动8【作业】拓展提高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自己制作一个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