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橇》,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
二、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培养学生自信歌唱。
教学难点:歌曲中有几处音程跳动较大及切分音部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电子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师生问好!
2.律动:《健康歌》
二、导入
1.我听说咱们班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那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条,请大家听好罗:
(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打一自然现象。(雪花)
2.同学们可真聪明。那你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是啊。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飞扬的大雪了。那晶莹、透明的雪花漫天飘舞,装扮着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也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雪地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多媒体课件:赏雪景)
二、新授:
1.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欣赏美丽的雪景时,你还看到了什么?
2.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小雪橇》。(出示课题)
3.听范唱,大家注意歌曲用什么情绪来演唱的?演唱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师播放录音,学生交流回答。)
4.学生跟老师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5.师生接龙跟音乐伴奏读歌词。
6.熟悉旋律:师弹奏旋律,学生用“啦”哼唱旋律。
7.教师弹琴,学生演唱两段歌词
(1)教唱过程中,可放慢速度,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8.学生跟录音原唱演唱一遍,再用伴奏唱一遍。
三、展示
1.各小组进行练习:分器乐伴奏和演唱,师对各组进行指导。
2.各小组上台展示。
四、总结。
师:雪花用白色的身体装扮了这个世界,聪明的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于是我们的世界不但美丽而且充满欢声笑语。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一定也能在这个冬天里发现许多乐趣,是吗?
师:回去以后,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用绘画、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向你的爸爸妈妈展示你们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表现得很棒!
《小雪橇》课堂评价
《小雪橇》是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歌曲。歌曲描写儿童们在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快乐嬉戏的场景。歌曲为降B大调,2/4拍,第五、六乐句是补充乐句,进一步渲染了歌曲欢快的情绪。歌曲节奏丰富、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波,充满了童趣。这是一节唱歌课,教师能根据歌曲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各个环节衔接得当,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理念的三个维度。
第一,课前用《健康歌》进行律动,调动了学生对音乐课的热情,接着设计了猜谜语、赏雪景导入课题。
第二,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本环节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充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加深对歌曲的认识。第二个目的是,采取听唱法让学生学会唱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记忆力有好处。首先教师通过让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及速度;然后让学生再听歌曲用拍手的形式感受歌曲四二拍强弱的规律;又设计接龙游戏师生按节奏配合伴奏读歌词,此环节既让学生掌握了节奏,也熟悉了歌词内容;接着用“啦”音跟琴声伴奏哼唱旋律,此环节闪亮之处就是学生既感受了歌曲旋律又达到了练声的效果,然后尝试跟琴声伴奏填词演唱歌曲,跟录音原唱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速度,最后跟录音伴奏演唱歌曲。教师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注重提示学生坐姿、启发学生气息的运用及表情演唱,难点、唱错的乐句教师给学生及时纠正,学生能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三,在拓展环节,在为歌曲打击乐伴奏部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节课的一点遗憾之处在于教师在打击乐器拓展组织的不好。展示环节练习时间少,学生的表现有的不大熟悉,也有表现不够大胆自然,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自信的表现成为了音乐课中极其重要的方面。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努力去探究,学习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模式,把课上好,让学生简易有效的吸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