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3分)
1.请把下面一副对联抄写在田字格内,相信你一定能写得规范、美观。(4分)
碧水双鸥静
青山一鹤归
字要写在方格中间,规范、美观。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晨曦(xī) 溯(shù)流 飞漱(shù) 重岩叠嶂(zhàng)
B.泅(qiú)水
倏(shū)尔
毳(cuì)衣
素湍(tuān)绿潭
C.艨艟(tóng)
僦(jiù)赁
一芥(jiè)
雾淞(sōng)
D.沆砀(hàngdàng)
喃喃(nán)
铺毡(zhān)
鲸波万仞(nèn)
3.下列加点字“自”解释不同的一项是(3分)(B)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康乐以来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4.下列文学常识以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三峡》→北宋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
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C.《观潮》→周密→《武林旧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
D.《湖心亭看雪》→张岱→《陶庵梦忆》→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D)
A.“但使愿无违”的意思是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这里的“愿”指作者躬耕田园的隐逸之情。
B.《使至塞上》首、尾联相互呼应,使得全诗叙述完整浑然一体。
C.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两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D.《登岳阳楼(其一)》抒发了作者驰骋沙场、报国之志的豪情壮志。
6.古诗文默写。(8分)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6)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7)《三峡》中表现水流之急的句子是“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综合性学习。(9分)
近来,微博的发展更是气势如虹,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了“织围脖”的大军中。微博这种新生的互联网应用之所以会如此的盛行,是互联网大发展的必然产物。
首先,快捷、方便是微博之所以很快流行的关键因素所在,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群的猛增使得人们开始追求更简捷、更快速的表达自己想法的应用。其次,微博在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对人们扩大自身交际圈子起到了巨大作用。再次,通过微博,我们不像在电话或者即时聊天通讯工具上那样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而是采取作者与读者非直面的模式,以此博得网民的好感。(来源:通信信息报)
(1)请为上面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微博已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新模式。
(2)若你校举办了一次“微博·动漫设计”大赛,请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INCLUDEPICTURE
"../../../9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I:\\2015正月
初九\\八上语文
人教\\八上语文人教版DD\\八上语文人教版\\90.TIF"
\
MERGEFORMATINET
A.右图为一等奖作品,请为右边动漫人物设计一句话外音。(有趣且切合主题)(3分)
卖玉米都用微博了!
B.如果你是此次大赛的组织者和主持人,请为此次大赛策划3个宣传方案,并拟写一个开场白。(4分)
宣传方案:①以板报、校园广播、条横等形式进行宣传。
②征集此次大赛的会标、广告语。
③开通学校官方微博,征求广大师生对此次大赛举办形式的建议。
开场白:大家好!微博是一个新鲜网络事物,同时也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事物。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最为快捷方便实用的交流工具,或许你身边就有人正在发微博吧!此次大赛旨在提倡大家关注时事、热爱生活,就让我们动动拇指发条微博,展现你的才华,使它成为沟通你我的一架心灵之桥吧!谢谢大家!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渡荆门送别(5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1)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感情。(2分)
(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图画,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则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与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二)三峡(17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INCLUDEPICTURE
"../../../献.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I:\\2015正月
初九\\八上语文
人教\\八上语文人教版DD\\八上语文人教版\\献.TIF"
\
MERGEFORMATINET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
(2)睛初霜旦(早晨)
10.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B)(3分)
A.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都被阻,不能通航。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2.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璧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13.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3分)
夏(险) 春(秀) 秋(凄)
14.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3分)
突出秋天三峡的凄冷。
(三)放学(15分)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l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作者:龙应台。有删改)
15.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2分)
放学回家的路程只需十五分钟,是妈妈以成人的思维,按直奔目的地的时间来计算的。事实上,孩子天性好奇爱玩,容易被路上的事物吸引,所以安安一路玩耍却没有意识到耽误了回家的时间。
16.第①~③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2分)
①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②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
17.品读第⑦~ 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词语运用”示例:第⑧段“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一句中,“蹑手蹑脚”“尖叫”“摸”等词语传神地刻画出孩子们逗狗时既害怕又异常兴奋的样子,充满了童真童趣。“修辞方法”示例:第⑦段中“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孩子们爬短墙的乐此不疲,表现了“小男生”喜欢冒险的天性。“细节描写”示例:第⑨段中“地面上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一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专注,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18.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3分)
①表现妈妈等待的焦急。②记录事件的进程,推动情节发展。③时间精确到分,突出孩子活动的专注投入。④时间是故事矛盾的焦点,引发人们对文章主旨的思考。
19.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
示例一: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些都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重趣。文章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三、作文(50分)
20.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面对游戏,我们思考,我们选择,我们评判。请以“游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