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2、学习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
3、表演《我的家乡日喀则》。
2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藏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初步了解藏族的风俗文化和音乐舞蹈风格。
2、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并能用形体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
3、乐于与他人合作进行集体舞表演。
3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藏族民歌,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日喀则在西藏的西面,日喀则在藏语中是“如意的庄园”的意思。歌曲的曲调属于藏族踢踏舞曲。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热烈奔放。歌曲的旋律活泼、跳跃,节奏感强,具有很强的舞蹈性。歌曲为三段体的音乐结构,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4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并能充分的表现自己。在教学中应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首位,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5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的节奏、情绪。
2、唱好歌曲七拍长音。
3、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并进行集体舞表演。
6设计理念
《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西藏民歌,由于学生没有去过西藏,对西藏不是很了解,西藏的民间舞蹈就更不熟悉了。如何让我们农村的孩子感受、理解和体验藏族歌舞和藏族文化,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课堂上我以“到西藏旅游”为主线,通过看幻灯片、跳集体舞等手段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7设计思路
1、激趣导入:
通过对饰品的认识和运用巧妙的渗透相关文化,这种身临其境的引入方式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视听结合,帮助学生积累对藏族音乐和歌舞的感性认识,了解藏族风俗文化,使学生对藏族歌舞产生兴趣。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诱导式和兴趣诱发式的教学方法。
2、学唱歌曲:
通过充分而完整聆听歌曲的基础上分别用“u”“lu”模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学唱歌曲,在反复练习中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变化,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地演唱歌曲。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感受式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听,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能够随着音乐旋律学唱歌曲。
3、学跳藏舞:
学跳踢踏舞对于学生来说很新奇,很特别,我们引导学生在旅程中积极参与学跳踢踏舞的活动,并能随着歌曲的节奏跳集体舞。通过队形的变化和交替表演让学生感受到跳集体舞的乐趣和与其他舞蹈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将踢踏舞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到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愉快的学习和掌握音乐技能。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式和合作表演式的教学方法。
4、小结:
让学生用藏语“扎西德勒”结束音乐课,跳着集体舞离开教室。使学生延续对藏族音乐和文化的兴趣,对本课有一个完整的感受。
8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资料、响板、哈达
9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我的家乡日喀则
(一)藏舞导入,走进西藏。
1、教师舞蹈表演,请同学们观看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媒体设计】:录音:教师舞蹈时,藏族歌曲作背景音乐。
2、介绍藏族风土人情,藏饰。
哈达:是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会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
【媒体设计】:VCD情景演示美丽、自然的青藏高原风光。
【学生行为】:认真观看。
【设计意图】:通过对饰品的认识和运用巧妙的渗透相关文化,这种身临其境的引人方式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视听结合,帮助学生积累对藏族音乐和歌舞的感性认识,了解藏族风俗文化,使学生对藏族歌舞产生兴趣。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诱导式和兴趣诱发式的教学方法。
(二)学唱歌曲,体验风格。
1、离开了大草原,我们要到下一个景点,西藏第二大城市,是哪里呢?听!日喀则的小朋友唱着歌儿来欢迎我们了。(教师范唱。)
2、演唱歌曲。
(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随琴轻声哼唱。(慢速)
(3)随音乐唱。(原速)
(4)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分析歌曲。
(1)歌曲的情绪。
(2)听辨歌曲中的基本节奏。
4、难点处理。
在听赏时,我利用响板提示难点的地方(歌曲第三行七拍长音之处)。
让学生很快能在歌中找到答案。帮助学生清晰、均匀的打出七拍。唱的时候要求同学们声音要非常优美、连贯,把藏族人民的豪放性格唱出来。这样难点很快就突破了。
【媒体设计】:在大屏幕上出示此节奏。
5、运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学生行为】:
1、学生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引起欣赏注意,唤起同学们的演唱欲望。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感受式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听,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能够随着音乐旋律学唱歌曲。
(三)学跳藏舞,延伸体验,
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
1、介绍踢踏舞的特点:
踢踏舞,最初为宫廷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以结束步突然结束。踢踏舞的实质就是踏、点、踩。
2、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藏族舞基本踢踏舞步:退踏步、原踏步、跳踏步。
3、小组合作、动作组合、创编舞蹈。
在此过程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4、各小组展示。
【媒体设计】:歌曲录音,为学生伴奏,增强气氛。
【学生行为】:
1、学生跟老师学习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2、小组合作创编舞蹈并展示。
【设计意图】:将踢踏舞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到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愉快的学习和掌握音乐技能。在此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合作创编式的教学方法。
结语:
今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藏族风光,感受体验了藏族歌舞及其风土人情,并用自己轻快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表现了自己的情感。西藏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是不能分割的。我们愿西藏在祖国的怀抱下蒸蒸日上。西藏的人们用藏语“扎西德勒”相互祝福,让我们用藏语“扎西德勒”共同祝福,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课件17张PPT。我的家在日喀则 我的家乡日喀则1=C 4/4 稍快
1 1 2 3 5 5 |1 1 6 1 6 5| 1 1 2 1 6 1 65| 3 5 3 2 1 1|
我们美丽的家 乡 就在日喀 则 呀,唉索唉索马里 啦, 就在日喀 则 呀
我们欢乐地舞 蹈 我们尽情 歌 唱, 唉索唉索马里 啦, 我们尽情 歌 唱
1?? 3??— 2 | 1 — — —|3 3 2 1 6 1 65 | 3 5 3 2 1 1||
唉 索 唉 索 唉索 唉索马里 啦, 就在日喀 则 呀
唉 索 唉 索 唉索 唉索马里 啦, 我们尽情 歌 唱
6 5 — 6 | 3 — — —| 1 1 2 1 6 1 65| 3 2 1 6 1 1||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献哈达节日欢歌小卓玛日喀则 日喀则是藏语中意为“如意庄园”。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海拨3800米,全市面积3600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人为西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历代班禅额尔德尼驻地,举世嘱目的珠穆朗玛峰雄踞于日喀则之南。扎什伦布寺内巨大的铜制强巴佛,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日喀则周围还有萨迦寺、白居寺、夏鲁寺等著名古寺。 我的家乡日喀则
节奏练习学习歌曲 我的家乡日喀则1=C 4/4 稍快
1 1 2 3 5 5 |1 1 6 1 6 5| 1 1 2 1 6 1 65| 3 5 3 2 1 1|
我们美丽的家 乡 就在日喀 则 呀,唉索唉索马里 啦, 就在日喀 则 呀
我们欢乐地舞 蹈 我们尽情 歌 唱, 唉索唉索马里 啦, 我们尽情 歌 唱
1?? 3??— 2 | 1 — — —|3 3 2 1 6 1 65 | 3 5 3 2 1 1||
唉 索 唉 索 唉索 唉索马里 啦, 就在日喀 则 呀
唉 索 唉 索 唉索 唉索马里 啦, 我们尽情 歌 唱
6 5 — 6 | 3 — — —| 1 1 2 1 6 1 65| 3 2 1 6 1 1||唱一唱请用LU模唱歌曲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