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圆舞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聆听管弦乐合奏《杜鹃圆舞曲》的音乐活动中,感受 “杜鹃”的音乐形象,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感知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听、唱、动、打击乐器伴奏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进行直观教学;
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实践活动,在体验、模仿、合作中感受、表现音乐形象。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区分乐段,准确用打击乐器演奏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
能在聆听音乐活动中,进一步熟悉管弦乐器;能准确地说出圆舞曲的三拍子特点。
2新设计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把学生置身于小杜鹃召开的舞会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杜鹃们表演的每个节目(三个小圆舞曲)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情分析
我校二年级学生喜爱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聆听与鉴赏能力,能通过感受不同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动作。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喜欢综合性艺术表演,可以根据作品的情绪、音乐形象等进行表演。
但毕竟是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
对策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听、唱、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积极性和音乐活动的参与度。
对策2:以教材的提示为出发点,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为各个乐段命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形象的鉴赏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难点: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杜鹃圆舞曲》
1、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么?
生答。
2、师:简介杜鹃。春天到了,杜鹃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要举办一场舞会,邀请了很多好朋友,也邀请同学来参加。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氛围,激发学习的情趣。)
活动2【活动】欣赏《杜鹃圆舞曲》
1、播放乐曲
课件播放乐曲。师:下面我来欣赏这首《杜鹃圆舞曲》,想象一下它们都准备了哪些节目?
2、第一个节目,师:杜鹃们要展示他们动听的歌喉,演唱一首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视唱歌谱
(2)填词唱, 师:我们听听他们唱的是什么歌?
2/4 3 ∣ 1 0 3 ∣ 1 0 3 ∣ 5 5 3 1 3 ∣ 2 0 4 ∣
布 咕 布 咕 , 啦 啦 啦 啦 啦,布
7 0 2 ∣ 5 0 2 ∣ 4 4 2 7 2 ∣ 1 0 ∣∣
咕 布 咕,啦 啦 啦 啦 啦。
(设计意图:歌词是对教材的创编,使学生更形象的记忆、理解第一个圆舞曲。)
3、第二个节目
(1)师: 第二个节目是什么呢?
[杜鹃圆舞曲简谱2]
(2)是:杜鹃希望我们能够为它们的表演伴奏,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手铃、响板,注意指导学生三拍子的强弱。
(设计意图: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加深学生对三拍在音乐的感受,鼓励学生创编打击乐伴奏,调动学习热情。)
3、第三个节目
(1) 师:现在杜鹃要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跳一支舞,我们来听听它们是怎么跳的吧。播放第三圆舞曲。
(2)介绍圆舞曲: 流行于欧洲的一种3/4拍的舞曲,也叫做华尔兹 f p p
(3)、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种舞蹈的优雅。课件播放一段圆舞曲的视频。
(4)随第三圆舞曲一起跳舞。
(设计意图:舞蹈的加入使必不可少的,因为是优美的圆舞曲,让学生体验到圆舞曲的华丽优美。加深对圆舞曲的记忆。)
活动3【讲授】完整欣赏,听辨乐曲结构
欣赏乐曲的同时,听辨出乐曲结构:A B C A
(设计意图:完整聆听,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的顺序,加深理解。)
活动4【测试】表现乐曲
分组完整表现乐曲。选出一个乐器组在第二个圆舞曲时伴奏,其他同学来表现第一、第三圆舞曲。
(设计意图:全员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来,鼓励每一个学生自信参与。)
活动5【讲授】小结
师:舞会结束了,杜鹃们非常感谢同学能够参加,明年春天再会!
随着乐曲“飞”出教室。
课件16张PPT。3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第一个节目杜鹃鸟在唱歌的时候发出“布谷”的声音,让我们也一起唱一唱吧!布 谷 布 谷, 啦 啦 啦 啦 啦 . 布谷 布 谷, 啦 啦 啦 啦 啦 。第二个节目第二圆舞曲用打击乐器为第二圆舞曲伴奏。 圆舞曲 ? 是早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 3/4拍的舞曲,也叫做华尔兹 ,舞姿华丽、优美,强弱关系是 f p p 。
《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1886-1956) 创作的一首钢琴作品。由于这首作品,使得约纳森闻名于世。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管弦乐版的《杜鹃圆舞曲》。它有三个圆舞曲组成 。完整聆听乐曲。第 一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第二圆舞曲第三圆舞曲第一圆舞曲完整聆听乐曲。 杜鹃圆舞曲再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