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7 15:3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三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学习要求】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问题导学】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问题
1、背景:
①1911.10.10,
成功
②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12.3(第一次以法律形式体现废除封建帝制)

建立
1912.1.1


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3.10
2.目的:
根本——维护资产阶级
制度;直接——限制
独裁.
二、阅读教材第二目,回答有关问题
1.主要内容:
关于国家性质,明确体现

”原则,关于人民
,规定国民平等、自由,
关于政治体制,规定


三权分立。强调“本约法之效力与
等。
2.影响
性质:中国第一部
宪法;
(1)积极:
(2)局限:
【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同学们视自己的情况来做)
1、《临时约法》从哪些方面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思想观念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2《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檄文的比较
同:(1)背景、条件:
①都是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受到罗马法的影响:天赋人权(自然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罗马法的本质区别:罗马法是奴隶制性质,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而三个檄文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都以启蒙思想为思想、理论依据。
(2)内容上:都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3)影响:都推动资产阶级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向封建专制制度宣战的重要檄文(对革命)都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对建设)
不同:内容侧重点不同(由各国面临任务不同、目的侧重点不同决定)
《独立宣言》发表于独立战争时,主要任务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表目的是为北美独立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故侧重于谴责英王残害人民的天赋人权,侧重于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维护美利坚民族的基本人权。
《人权宣言》发表于法国大革命时,封建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故侧重于否定封建等级制度、摧毁君主专制,注重宣扬平等、法治等民主原则,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准的封建特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表于辛亥革命后,虽然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当上临时大总统,故侧重于防止独裁,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
【实践练题】
1、“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2、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
A.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C.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中华民国之政体实行总统制
3、下列历史文献与制定机构搭配错误的是(
)
A、《权利法案》——英国议会
B.《独立宣言》——北美大陆会议
C.《人权宜言》——法国三级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4、袁世凯得以篡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B.革命政府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支持
C.清政府的支持
D、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课题:第三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共和制度,加强法制建设
B.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C、防止清朝复辟,废除君主专制
D.结束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主张
C.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下列内容中,体现中华民国国家性质的是(
)
①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③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④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8、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贵任内阁制,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B.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C.清政府的阻挠
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9、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和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最大不同是(
)
A、人实行的政治体制不同
B.给人民的民主权利多少不同
C.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态度不同
D.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性质不同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最大贡献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使中国家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人人心
D.使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
【基础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钦定宪法大纲》
大清帝国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久尊戴。君主神圣不可侵犯。
法律虽经议院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
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巨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材料二: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单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拓展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负、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
(l)《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
些基本原则?
(2)《临时约法》对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制?其目的是什么?结局如何?
第3课
参考答案
《临时约法》从哪些方面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思想观念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1)“主权在民”——是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将国家视为个人私产,君国一体观念的否定
(2)“国民一律平等”——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否定
(3)“国民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对传统臣民观念的否定
(4)三权分立,强调依法治国——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人治”观念的否定(与封建专制主义的世袭制、终身制有本质区别)
实践练题选择题1——5
DDCDB
6_10
CADDC
基础题:(1)“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2)材料一本质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材料二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确认了资产阶级人人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拓展题
:(1)政体形式:责任内阁制。基本原则:“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
(2)限制: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最高法院有权审判总统;总统颁布法令必须由国务总理副署。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结局:1914年袁世凯颁布独裁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1915年复辟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