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英国宪章运动
【学习目标】简述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斗争的基本史实,认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
1、背景
(1)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权长期被大地主和金融资产阶级把持。
(2)经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深入,工业资产阶级为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掀起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3)直接:1832年的议会改革法案为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打开了方便之门,然而工人群众和小资产阶级却没得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2.过程
(1)第一阶段(1836~1839年)
①兴起:1836:
“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1837:《人民宪章》的公布(标志)
②低潮:1839:下院否决请愿书
《人民宪章》:
1)内容:体现了工人扩大民主权利的要求,包括选举权,取消财产资格限制,议会参与权等。
2)性质:斗争矛头指向资产阶级的政权和法律,争取工人的政治权利,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
3)意义:1838年5月,这个请愿书以法案的形式正式公布,它的公布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
4)实质:是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旗帜下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而斗争
(2)第二阶段(1840~1842年)
①
重新活跃:全国宪章协会
②
再次失败:请愿书再遭否决(意义)
(3)第三阶段(1847年至19世纪50年代末)
①
复兴原因:经济危机——工人失业;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②表现:示威、递交请愿书
③结果:被捕、分裂
二、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1.性质
(1)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利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2)是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影响
(1)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产生了重大影响。表现20C初基本实现普选权(代议制完善)
(2)对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表现法国工人民主改革要求(1875基本完成代议制民主创建);德国工人起义
1844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材料2:有人说:“宪章运动展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对英国及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1分析宪章派掀起宪章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2中的说法对吗?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应该怎样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
(1)宪章派认为造成工人阶级生活贫困的根源在于工人阶级没有政治权利、没有政治地位。因而,要改善贫困的经济状况就必须获得政治权利。
(2)正确。理由:①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产生了重大影响:资产阶级激进派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次向议会提出要求议会扩大选举的改革法案,其内容明显受到宪章运动的影响。②促进了英国国内选举改革运动的兴起。1867年英国的议会改革法案不得不调整选区,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
此后英国又陆续颁布法律,逐步取消了对选举权的种种限制。到20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英国的代议制政治逐渐完善。③推动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如法国工人阶级通过斗争迫使资产阶级政府在1875年颁布法律,确认了男性公民的普选权,规定了议员的选举法,确立了普选、平等和秘密选举议员的原则,基本上完成了代议制民主的创建。(3)评述:在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要求,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乃至欧洲民主政治的改造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标检测】
材料
1: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
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
2: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
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工业城市的兴起;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2)斗争目标:费边社:消灭私有制;宪章派:争取普选权。斗争方式:费边社:社会改良;宪章派:罢工示威、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