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英国宪章运动
一、选择题
1.英国是最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里,能够较为充分地享受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是( )
①大地主 ②金融资产阶级 ③工业无产阶级 ④工业资产阶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权长期被大地主和金融资产阶级把持,能够享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人十分有限。
【答案】 A
2.
“支援我们来实现修正法案吧,我们一旦有了选举权,就会利用我们的权利来协助你们取得你们的权利。”这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时期的宣传标语,其中的“我们”“你们”分别指( )
A.大地主和工业资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C.新贵族和工人阶级
D.工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解析】 结合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可知,1832年改革为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权利,由此题干中的材料是工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承诺,“我们”指工业资产阶级,“你们”指工人阶级。
【答案】 B
3.研究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普选权历史的学者发现,英国宪章运动中提到的普选权有一定限制,你认为应该是( )
A.所有人
B.所有的成年人
C.所有21岁以上的男性
D.守法、精神健全、年满21岁的英籍男性公民
【解析】 《人民宪章》指出“年满21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这里对普选权的规定显然除了年龄外,还有性别、国籍等限制,故A、B两项错误;如果是年满21岁的男性,但没有英国国籍显然也不享有普选权,故C项错误。
【答案】 D
4.
“女王陛下每天收入和个人用款164英镑17先令10便士,而成千上万的工人家庭每天的收入则不到4便士。”这表明宪章运动中的请愿书提出了哪一要求( )
A.提高消费水平
B.限制工时
C.改善劳动条件
D.反对贫富不均
【解析】 题干信息表明请愿书将矛头指向了高收入、高消费的女王陛下,而成千上万的工人家庭的收入则非常低,这显然是反对贫富差距过大,反对贫富不均。
【答案】 D
5.标志着宪章派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界限,宪章运动已发展成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
A.《人民宪章》的提出
B.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
C.1842年提交的新请愿书
D.1848年提交的新请愿书
【解析】 1842年的请愿书抨击了社会贫富不均现象,这表明宪章派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了界限。
【答案】 C
6.在宪章运动的推动下,于19世纪末基本完成代议制民主政治建设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荷兰
【解析】 到1875年,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颁布法律确认了男性公民的普选权,规定了议员的选举法,确立了普遍、平等和秘密选举议员的原则,基本上完成了代议制民主的创建。
【答案】 B
7.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了英国国内的选举改革运动 ②推动了法国代议制民主的建立 ③推动了欧洲工人阶级争取民主权利 ④促成了法德政治体制的确立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宪章运动主要是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法德政治体制的确立与此无直接关系,故排除④,①②③表述均正确。
【答案】 B
8.宪章运动是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对宪章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B.第二阶段高涨的原因是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和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
C.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D.集中反映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解析】 1842年的经济危机促使第二次宪章运动高潮的到来,并非是1825年英国的经济危机,法国七月革命发生在1830年,而宪章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1842年,因此,B项所述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受1825年经济危机和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进入高潮。因改革法案于1832年通过,故有其名。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衰败选区”,增加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自本条例获得通过时始,本国境内的每一男性在下列条件下享有选举议会议员之权:
(1)在英国境内出生的公民,或在英国居住两年以上并已取得英国国籍的外国人;
(2)年满二十一岁者;
(3)选民册修订时经证明精神健全者;
(4)经要求行使选举权时不因犯罪而正在服刑者;
(5)倘选民在行使选举权时犯有行贿、冒名顶替或伪装选民证等项情事,应根据本条例处罚条款的规定,停止其选举权。
……
——《人民宪章》
请回答:
(1)在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法案中没有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哪些阶级?
(2)材料二中对选举权作了怎样的条件要求?除此之外,《人民宪章》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3)你认为两段材料之间的关系怎样?
【解析】 本题以无产阶级争取民主而斗争为背景,以宪章运动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教材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归纳第一小问,第二小问要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则考查学生对两段材料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力。
【答案】 (1)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2)条件要求: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性英国公民(因犯罪而坐牢者及弄虚作假者除外),都有选举权。
内容: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
(3)在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中,曾起过巨大作用的工人阶级没有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宪章运动中的)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材料二 为人民歌唱——为工人歌唱;他们在长期囚禁中呻吟;放债者对人民怒目——国王和贵族,还有骄横贪婪的教士们……
他们满以为——我们会垂着手挨饿,看他们狼吞虎咽。
他们会明白——转错了念头,原来这里还有男子汉!
我们不好争——我们爱生活,但是只爱自由的生活;
我们决不给恶棍当奴才,不管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宪章派是如何理解普选权与改善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的?
(2)材料二是宪章运动中工人中广为流行的《人民之歌》,19世纪40年代前后,工人为争取民主权利采取了什么举动?结果如何?
【解析】 本题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解答时要注意紧扣材料,从中归纳概括。第(2)问要注意英国工人运动的斗争方式及结果。
【答案】 (1)宪章派认为造成工人阶级生活贫困的根源在于工人阶级没有政治权利,没有政治地位。因而,要改善贫困的经济状况就必须获得政治权利。
(2)举动:宪章运动。结果:三次请愿运动虽然失败,但是,工人的民主权利却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了请愿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