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习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7 18: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1.奥地利检察官这样指控一个组织:“(它)就在各国政府的眼皮底下,完全秘密地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并存的第二国家权力、第二政府。它形成了一个危险的令人担心的竞争敌手。”这个组织是指(  )
A.第一国际      B.第二国际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巴黎公社
答:A
2.
1863年的《英国工人致法兰西工人书》中指出:“每逢我们试图缩短劳动时间,或者要求提高工资,以改善我们的社会条件,我们的雇主就以低价运入法兰西、德意志、比利时和其他国家工人来代替我们做工,借此来威胁我们。”这种现象可以印证(  )
A.资产阶级靠剥削无产者致富
B.英国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
C.全球化伤害了下层劳动者利益
D.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解析:“资产阶级靠剥削无产者致富”的信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英国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的时间是18世纪,时间与内容均与题干不符合,故B项错误;“全球化伤害了下层劳动者利益”不是材料反映的内涵,故C项错误;从“《英国工人致法兰西工人书》”以及材料反映出信息可知该题考查第一国际(1864年)成立的背景,是英国工人想联合他国工人抵制资本家剥削,故D项正确。
答案:D
3.《共产党宣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最早实践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法国
解析: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伟大尝试,符合材料“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故D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但不是最早实践这一思想,故C项错误;A、B两项无产阶级没有取得成功,故错误。
答案:D
4.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同为无产阶级革命,都建立了政权,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
A.十月革命比巴黎公社晚了近半个世纪
B.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的,巴黎公社是马克思领导的
C.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巴黎公社失败了,十月革命因未遭临时政府的镇压取得了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的不同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则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不是最大不同点;B中的巴黎公社不是由马克思领导的;D中的“十月革命未遭临时政府的镇压”与史实不符。
答案:C
5.《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权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建立了工农联盟政权
解析:从材料“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城市自治政权”等信息可判断这是对巴黎公社局限性的认识,选择C项。A、B、D三项说法均是错误的。
答案:C
6.19世纪晚期,第二国际倡导合法议会斗争的直接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B.资产阶级空前强化警察军事机器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尚未形成
D.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解析:工人运动的发展及其斗争方式的变化,要受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才使得工人阶级有通过议会进行斗争的可能。
答案:A
7.下列不属于第二国际方针政策的是(  )
A.五一劳动节庆祝活动
B.捍卫工人利益
C.引导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
D.引导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答:D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80-1918年欧洲部分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基本数据:
国家
创建年份
确立男性普选权年份
工业领域工人比例%
选举最好年份得票比率%
丹麦
1876-1878
1901
24.0
29.6
德国
1875
1871
39.1
34.8
英国
1900-1906
1918
44.6
7.0
荷兰
1894
1917
32.8
11.2
材料二 1895年恩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胜利的选票。“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他们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处,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马克思的这位老朋友还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唐纳德·萨松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欧洲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在选举中得票率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的原因。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解析:第(1)问首先从图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得票率有明显的差异,从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因素,即确立男性普选权年份在各国的时间早晚不同,另外从内因分析,即各政党成立的时间的早晚;第(2)问分析原因时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内外因等全面分析。社会主义运动也有和平夺权成功的可能。
答案:(1)主要因素:男子普选权确立的时间的早晚;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创建时间的长短。
(2)原因:19世纪末德国工业发展迅速,无产阶级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二国际的推动;德国工人取得了普选权。理解:社会主义运动不只暴力革命一条道路(或和平方式更适合当时西欧工人运动的实际)。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各国追求共同目标的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材料三 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义务。工人们似乎已经了解到这一点,因为运动已在英、法、意、德等八国都同时活跃起来,并且同时采取了从政治上改组工人政党的步骤。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材料四 在确定的日期内,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国际性的示威游行,这样,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城市,在规定的同一天,劳动者都能向执政当局提出要求:用法律限制工作日不得超过八小时……五月一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
——第二国际成立大会的决定
(1)材料一中的“锁链”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国际组织的成立?
(3)材料三反映出欧洲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是什么。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斗争目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概括第二国际成立大会通过的决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国际的斗争手段表现出什么新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工人运动的相关状况。第(1)问,要紧扣材料一进行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二和第一国际的性质可判断是指第一国际的成立;第(3)问,依据材料三概括斗争目标,据材料一可知其成立背景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4)问依据第二国际的有关基础史实回答即可。
答案:(1)寓意: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历史使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发展社会生产力。
(2)组织:第一国际。
(3)目标:有组织地进行政治斗争,组织工人阶级政党夺取政权。
原因: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到了新阶段。
(4)决议:每年庆祝五一节,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等。
特点:斗争形式灵活多样,倡导合法的议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