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4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7 18:53:0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4课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1.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政治斗争的核心内容包括(  )
①和平民主建国 ②社会主义革命
③改组国民政府 ④军队国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1945年8月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内容。协议内容包括①和平民主建国、③改组国民政府、整编全国军队等;在军队国家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先后问题上,中共与国民党出现分歧,故④正确;抗战胜利后初期,中国革命仍然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故②错误,所以排除②。
答案:C
2.右面这幅照片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这成为珍贵的历史镜头。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如何坚持抗战
B.建立何种国体政体
C.决定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重庆谈判研究的主题是在中国实行哪种政体。故选B项,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中国民主同盟彻底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同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其直接原因是(  )
A.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B.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C.国民政府强行解散民主同盟
D.蒋介石关闭国共和谈的大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限制语是“直接原因”,1947年国民政府以“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民主同盟为“非法团体”,强令其解散。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在香港重建总部,从此与中共一起战斗。
答案:C
4.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下面漫画理解无误的是(  )
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
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
C.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D.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解析:本题考查漫画材料解读能力。漫画反映是国民党政府玩“假和平,真内战”的情景,国人对国民党政府失望而作的漫画,故C项正确。《国内和平协定》签订时间是1949年,明显在1947年之后,A项错误;图片漫画反映不出反内战、和平建国的信息,
B项错误;漫画真实反映了抗战胜利后国内时局的态势,D项错误。
答案:C
5.下列有关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斗争主要在国统区进行
B.主要是反内战的和平民主运动
C.民主党派起了领导作用
D.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军事斗争
解析:解放区的人民民主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
答案:C
6.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治的主要内容是(  )
A.进行重庆谈判,共商国家大计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D.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的斗争
答:A
7.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解析:从新政协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中看出,代表来自不同的党派、区域、团体等,来源具有广泛性,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
答案:A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
(1946年1月28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相关知识。第(1)问,可从最高国务机关的确定形式、国民政府委员的构成等方面分析和概括;第(2)问的第一小问,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形势分析,第二小问,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方面归纳。
答案:(1)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
(2)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
9.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材料二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天地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说明理由。
(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解析:第(1)问,材料一注意关键词“无阶级……之区别”,这种情况只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情况下才能出现,可以判断是抗日时期;材料二注意关键词“耕者有田”,实行这种制度的是解放时期。第(2)问,分别从对抗日战争的作用和对解放战争作用的角度进行论述。
答案:(1)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各个阶级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
(2)前者: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日的积极性。
后者:赢得了民心,为解放战争建立了稳固的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