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习题(含答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习题(含答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7 19:3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一、选择题
1.战胜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中,同奥地利签订的苛刻的和约条款,还对哪一国家起约束作用(  )
A.德国  
B.保加利亚  
C.匈牙利  
D.土耳其
2.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
  
B.奥斯曼帝国瓦解
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
  
D.奥匈帝国瓦解
3.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
(  )
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
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
④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4.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殖民地及领地,于此次战争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  )
A.民族自决
B.集体安全
C.维护和平
D.“委任统治”
5.(2013·台州高二检测)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关系格局进一步民主化。这一民主化表现在(  )
A.用集体缔约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之间的争端
B.用集体提供安全保障的办法维护世界和平
C.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间的矛盾
D.用集体威胁的办法遏制企图发动侵略的国家
6.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  )
A.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B.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
C.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倡导建立国际联盟
D.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7.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人说:“由于这个宪章,你们实现了三十年前那个伟大政治家——伍德罗·威尔逊的理想。”这里“威尔逊的理想”是建立(  )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国际联盟
8.在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中,第14点是“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美国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是(  )
A.保证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B.维护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权益不受侵犯
C.通过国际联盟来谋求美国的霸权地位
D.反对英法对战败国进行过分的宰割
9.(201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国际联盟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下列有关国际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部设于日内瓦万国宫
B.正式成立于巴黎和会召开期间
C.“促进国际合作”是其宗旨
D.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10.英美两国是盟友,有着特殊关系:共享基本价值观,几乎同文同宗。但在下列国际事务中,英美态度不一致的地方是(  )
A.国际联盟领导权问题
B.日本归还中国山东问题
C.限制德国海军军备问题
D.德国赔款问题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政府要人表示:“谁签订和约就让谁的手烂掉。”只是在协约国再次进行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德国才不得不签订和约。和约刚刚签订,德国复仇主义者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
材料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出于战争的需要,征用了埃及150多万人、2/3的牲畜和大量运输工具。战争结束后,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强烈反抗,爆发了反英起义,最终迫使英国有保留地承认埃及独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凡尔赛体系下的哪一矛盾?
(2)材料二反映了凡尔赛体系下的哪一矛盾?
(3)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评价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非洲人则成为法国部队的一员。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材料二 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种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法]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
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材料三 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
——国际联盟盟约第五条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联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上法国对德国的态度及目的。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国联在制止战争侵略方面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条约内容的识记、辨析能力。在对匈牙利签订条约时,特别重申了匈牙利要履行奥地利条约,因此对匈牙利具有约束作用。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中东地区概念的认识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该地区影响的理解能力。奥斯曼帝国瓦解属于中东地区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在该地区也产生了新的民族国家。
3.【解析】选C。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互妥协达成共识,形成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秩序,也促使一些民族国家独立。但这一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之上的,不会长久,而成立的国际联盟实质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③④为消极影响排除,故选C。
4.【解析】选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将德国殖民地由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实质上是把殖民地交由英、法、日等国实行殖民统治。
【规律方法】关于“委任统治”的原因与实质
原因:一方面,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旧的殖民体系再也无法按照原有的形态存在下去了,帝国主义不得不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动,给继续实行殖民统治提供一个法律依据。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殖民地宗主国大都是战败国,当地人民都设想利用战败国的不利处境争取民族独立,如果战胜国以不变的形式进入这些殖民地,不会被当地人民轻易接受,这迫使它们改变策略。
“委任统治”的实质:一种新的、更隐蔽的殖民主义统治政策。
5.【解析】选C。A、B均不能够真正实现世界和平和解决国际争端,故不符合题意。C是维也纳体系形成以来,国际关系进步的重大表现。D表述不正确。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巴黎和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会议,而这一秩序需要新的国际机构进行维护,国联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正好体现了有益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故答案为C。
7.【解析】选D。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国际联盟,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以后,威尔逊坚持首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的问题,并主张把国联盟约列为对德和约的必要组成部分。
8.【解析】选C。美国虽然宣称它主张建立国际联盟是为了各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但是此时的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谋求与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即通过控制国联来谋求世界霸权,所谓尊重别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只不过是表面文章而已。
9.【解析】选B。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在巴黎和会结束之后,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维护和平和集体安全,并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10.【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比较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对待战败国德国以及将德国在山东的主权转交给日本的问题上,美英两个大国态度一致,而在国联的领导权问题上,英国排挤美国,也成为美国未加入国联的原因之一。
11.【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及对该体系的评价。第(1)题和第(2)题依据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及材料信息便可回答;第(3)题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1)凡尔赛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主义情绪。
(2)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积极作用: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维护战胜国和平为目标的体系。在凡尔赛体系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消极作用:但该体系并未消除矛盾,反而使一些矛盾激化,故该体系是脆弱的、不稳固的。
12.【解析】第(1)题要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的基本形势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第(2)题要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德之间矛盾的起源,即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不仅割地赔款,而且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要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不让它东山再起,还要建立欧洲大陆霸权。第(3)题要从国联的参加国以及所规定的“全体一致”原则很难实现等方面归纳概括原因。
答案:(1)①20世纪初的世界已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③完成工业革命以后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2)态度: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目的:建立欧洲大陆霸权。
(3)原因:①国联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控,成为维护世界霸权的工具。②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苏联也被排斥在外。③体制弊端,“全体一致”原则,限制国联的行动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