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维护和平的尝试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维护和平的尝试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7 19:4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维护和平的尝试
一、选择题
1.1925年,希腊和保加利亚发生了武装冲突,局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国联呼吁双方制止冲突升级,并向冲突点派出调查委员会,最终作出裁定,平息了冲突。这表明国联
(  )
A.对恢复战后欧洲经济起了一定作用
B.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C.在处理国际争端方面作用有限
D.对维护世界和平起了一定作用
【解析】 国联派出调查委员会最终平息了希腊和保加利亚的武装冲突,说明国联对维护世界和平起了一定作用。
【答案】  D
2.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联盟的基本任务之一,史学界有人认为通过国联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原因在于(  )
①国联的盟约有明显的缺陷 ②国联从一开始就在大国的操纵之下 ③美国没有参加国联 ④国联后来吸收一战的战败国为成员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加入国的多少及身份和地位虽然影响国联的影响力,但不会是影响其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③④应排除。
【答案】  A
3.20世纪20年代,苏俄开展外交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同德国缔结了《拉巴洛条约》,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B.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C.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
D.为苏德世代友好提供了保障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拉巴洛条约》暂时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实现了和平共处,但无法保障苏德世代友好,二战时爆发的苏德战争就是例子。
【答案】  D
4.
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英苏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1921年1月,协约国邀请苏联出席热那亚会议;1922年4月,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1924~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  )
A.苏联的国际地位提高
B.冷战进入缓和状态
C.苏俄同西方国家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
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逐渐解除对苏俄的敌视状态,并逐渐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间的和平共处。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5.该条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重大调整。该条约是(  )
A.《拉巴洛条约》
B.《非战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洛迦诺公约》
【解析】 《洛迦诺公约》使《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的政治、军事条款被逐步打破。
【答案】  D
6.1927年6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建议法美缔结一项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但美国对白里安的态度反应冷淡,主要是避免(  )
A.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
B.引起英国的强烈抗议
C.造成法美结盟既成事实
D.刺激德国的扩军备战
【解析】 白里安向美国建议缔结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和平解决彼此间的一切争端。但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的考虑,决定缔结一项多边的非战公约。
【答案】  A
7.国际上规定“废弃将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第一个公约是
(  )
A.1907年海牙和平公约
B.1928年《非战公约》
C.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D.1968年日内瓦公约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识记能力。1928年8月,美、德等15国在巴黎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
【答案】  B
8.
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
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解析】 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又宣布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这是该公约虚伪性的体现。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作用的漫画:
——转引自香港教育图书出版公司《会考世界历史》
材料二 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适当的。但是,自德、意、日法西斯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如宣布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军运动实际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
——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请回答:
(1)漫画表现的主题是什么?依据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国际联盟的作用。
【解析】 首先要仔细阅读漫画,注意将材料的标题、漫画和漫画中的文字结合起来进行解读。一根细小的石梁支撑一座石桥,给人随时可能坍塌的感觉,说明国际联盟这座大桥是非常脆弱的。漫画表现的是,如果把“美国之石”放到桥梁中间,桥梁就显得结实坚固,而事实上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所以,漫画明确告诉读者,没有美国的参加,国际联盟的作用非常有限。其次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国际联盟是大国谋求利益的产物,而大国之间常常矛盾重重,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必然发生变化,这也会影响国际联盟作用的发挥。
【答案】  (1)主题:脆弱的国际联盟(意思相近即可)。
原因:国联内部矛盾重重;国际主要力量的对比发生新变化,必然引起国联内部结构的变化;美国没有加入,严重削弱了国联的影响力。
(2)国际联盟的作用前后有所变化:前期主要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英法等大国维护殖民利益和霸权地位的工具;后期进行了一些维护和平抵制侵略的斗争,但由于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加之世界主要政治势力矛盾重重,没有协调行动,国际联盟没能制止法西斯侵略。国际联盟后期总的来说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两条摘自《非战公约》: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材料二 英法等列强在签署《非战公约》时,都提出了所谓的“保留条件”。
英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关于废弃战争可作为国策之工具,使我想提醒阁下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我们的和平与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英国政府在过去曾极力说明干涉这些地区是不能容许的。保护这些地区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必须清楚了解到:英国政府是在明确理解到条约不会损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才接受新条约的。
法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每个国家都应保留有合法的防御权;如果一国破坏了它的不进行战争的保证,则所有其他国家应自动解除义务;条约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抵触法国以前在国联盟约、洛迦诺协定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非战公约》提出的两大原则,简评其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二回答英法两国签署《非战公约》最主要的“保留条件”是什么?它们提出“保留条件”的实质是什么?而它们各自的借口又是什么?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概括两大原则,结合基本史实指出其积极意义。第(2)问据材料二分析概括。
【答案】  
(1)原则: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意义: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2)在必要条件下,放弃履行《非战公约》的义务,发动战争。实质:英法可以视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应该诉诸战争,《非战公约》对它们没有约束力。借口是“自卫”或“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