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7 20:0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教材分析
本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为中心,讲述了战争形势的变化:首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最终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二战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其次,欧、亚、非三大战场都出现了转折性战役,特别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外,本课还揭露了法西斯国家的暴行。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盟军胜利结束北非战事;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
2.思想教育:①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二战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②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能力培养:通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1939
年~1941年欧洲战场的态势?(学生回答略)面对法西斯侵略的猖獗肆虐,出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新局面,促使战争形势出现转折。
(讲授新课)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板书)
1.日本偷袭珍珠港(板书)
德国在欧洲闪电战的成功,使日本获得一个机会,得以夺取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地。
1940
年7
月,已经陷入中国抗战汪洋大海的日本侵略者,决意扩大侵略,确立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基本方针,妄图把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因此日本同英、美,特别同美国的矛盾日益尖锐。论综合国力,日本难以同美国抗衡,因而演出了1941
年12
月7
日偷袭珍珠港基地,先发制人的一幕。(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了解偷袭珍珠港的概况)12
月8
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12
月11
日,德、意对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就在偷袭珍珠港的同一天,日本侵略军对东南亚发动了进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
2.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不但激起了世界人民的仇恨,而且也加深了英、美等国和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最凶恶的敌人。这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1942
年1
月,美、英、苏、中等26
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作战,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参加同盟的各国,有彻底击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并且承担义务。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演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二、法西斯国家的暴行(板书)
德、意、日法西斯把战争强加给许多国家,同时犯下了骇人听闻的罪行。他们大批屠杀和平居民,实行民族灭绝政策。(播放:南京大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片)法西斯的血腥暴行灭绝人性,罄竹难书。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板书)
莫斯科战役后,德军丧失全面进攻的能力,把重点转向了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南北交通的枢纽,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粮食、石油的库班、高加索。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战争全局的命运。1942
年7
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了。红军顽强奋战,把德寇阻止在顿河西岸达一个月之久。波格托夫等4
名反坦克手,一天击毁敌坦克15
辆。空军英雄巴兰诺夫曾一天击落敌机4
架。法西斯官兵把通向斯大林格勒的路称之为“死亡之路”。
9
月,市内的巷战开始了。红军隐蔽在被炸毁的建筑物里,或埋伏在瓦砾堆中,与德军逐屋逐楼逐巷的拼死争夺。正如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的“斯大林格勒是人间地狱,如果早晨我们进占20
米,晚间俄国人就会把我们重新赶回来。这里只有一件事能得到,那就是死亡。”红军坚守斯大林格勒的时候,苏联最高统帅部聚集了大量的后备部队。1942
年11
月,红军从斯大林格勒的西北面和南面开始反攻,构成了钳形攻势,把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包围起来。1943
年2
月初,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这次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讨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共损失150万人,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法西斯轴心国家是以希特勒国家为核心的,而它的生命力建立在闪击进攻上,进攻一旦停止,其生命即开始转向灭亡。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说: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光辉胜利制止了侵略的狂澜,成为同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就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前,美军在日本进攻中途岛海战中,以少胜多。太平洋战场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
四、北非战役和意大利投降(板书)
1.北非战事胜利结束(板书)
二战全面爆发后,意大利致力于在非洲扩张领土。1941
年春,德军出兵北非,德国将领统一指挥北非的德意军队,在北非形成拉锯战。德军一度打到屏护埃及的要地阿拉曼。1942
年秋天,蒙哥马利指挥英军对阿拉曼的德意军队发动总攻。由于德军主力久困苏德战场,从而形成英军在北非的绝对优势。蒙哥马利巧妙进行战役伪装,使敌人对其主要突击方向和战役时间判断失误。英军血浸黄沙,夺得胜利。阿拉曼战役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后,英、美军一起夹击德、意军队。1943
年5
月,同盟军队取得北非战役的胜利。
2.意大利投降(板书)
意大利是法西斯轴心链条上最脆弱的一环。德、意在北非战败,加深了意大利的危机。
1943
年7
月,英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战火烧到了意大利本土。在这种形势下,意大利统治阶级内部抛弃了墨索里尼,组成新政府,9月,意大利新政府签订停战协定,向同盟国投降,随即又对德宣战。墨索里尼垮台、意大利投降和对德宣战,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开始瓦解。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又一重大胜利。
希特勒对意大利政变十分吃惊,命令德军抢先占领了罗马,并劫持了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完全听命于希特勒的傀儡政权,顽抗到1945
年5
月。墨索里尼最终被意大利游击队抓获处死,暴尸米兰广场,得到了应有的处罚。
(小结)提问:列举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的重大胜利。(学生回答从略)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实现了全世界和平与正义力量的大联合,出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共同抗击侵略的新局面。它不仅促使二战形势发生根本转变,而且必将引导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布置作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