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习题(含答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习题(含答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7 20:1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一、选择题
1.1943年7月,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最终达成了攻占西西里岛,保证同盟国地中海航线畅通,并迫使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投降的战役目的。这次登陆成功的直接前提是(  )
A.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C.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2.(2013·宁波高二检测)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这次战役是(  )
A.莫斯科战役      
B.库尔斯克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3.右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4.(201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发生在1943年7月
B.是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战
C.将开罗会议的具体决定付诸行动
D.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局面
5.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根本好转”的表现有(  )
①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之中
②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④苏德战场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中,为了不失去“上场取得最后一分,以决定全局胜利”的机会,罗斯福说服了丘吉尔同意了斯大林的一项建议,客观上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这次会议是
(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D.“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9.要制作历史纪录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下列场景可能入选的是(  )
①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关于领土的合法要求
②丘吉尔宣布愿意帮助苏联战胜法西斯德国
③阿拉曼战役中在蒙哥马利指挥下胜利反攻
④为夺取瓜达尔卡纳尔岛和日军血战,迫使日军从瓜岛撤退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为了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反法西斯国家军民浴血奋战,逐渐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下列各次重要战役,按其开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战
④柏林战役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图片。
(2)按照要求完成表格内容。(要求:①选择事件的时间必须是1941-1944年,
②事件必须与所给事件的性质类似或具有一致性,③所填写事件不得超过两个)
事件
图一《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图二德黑兰会议
图三中途岛海战
图四诺曼底登陆战役
类似事件
(3)结合史实说明德黑兰会议和诺曼底登陆之间的关系。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
材料二 丘吉尔在其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西洋战场重要性的论述:大西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在陆战、海战和空战中所发生的每一次战斗。之所以不能忘怀,是由于这些战斗所造成的历史性后果。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哪些侵略史实?你如何看待漫画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来说,你是否同意材料二关于大西洋战场重要性的评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从地理位置上看,只有北非战事取得胜利,才能使西西里岛登陆无后顾之忧。
2.【解析】选B。结合材料中
“1943年7月”“苏德战场的主动权”等信息,可知为库尔斯克战役。
3.【解析】选A。霸王行动,即诺曼底登陆是在1944年6月,因此A符合题意;从代表苏联的“熊”已经开始进入反攻阶段,可见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已经结束,因此D是正确表述,从时间和伸过地中海的代表美国的“手”都可以看出B、C皆为正确表述,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
4.【解析】选D。结合材料中的“英吉利海峡”可判断为诺曼底登陆,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局面。
5.【解析】选D。德黑兰会议举行于1943年冬,而①事件发生于1944年6月,应排除,②③④均是“根本好转”的表现,故选D。
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斯大林的建议与苏联有较大关系,同时又对整个战局有重要影响,指的是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建议,所以选B。A讨论的问题与苏联无关,C、D是讨论战后对战败国的处理问题。
7.【解析】选C。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符合题意。A是《开罗宣言》的内容,B应是德黑兰会议的内容,D是《波茨坦公告》的内容。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实的把握和运用能力。首先,题干确定的范围是“军事上”,可依此排除与经济相关的B、D;其次依据“既合作又斗争”这一条件排除只反映“合作”的C。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既体现了盟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又体现了英美等国担心苏联的军事力量因战胜德国而过度膨胀的斗争,因此答案为A。
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夺取瓜达尔卡纳尔岛和日军血战,迫使日军从瓜岛撤退的是美军而不是英军,排除④,其他说法均符合史实。
10.【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①开始时间是1942年7月;②开始时间是1942年6月;③开始时间是1944年6月;④开始时间是1945年4月。
【规律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1939年8月23日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30日
苏军攻克柏林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及联系运用图片相关知识的能力。本题以四幅图片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重大事件的把握能力,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回答时注意题干中的限制,看清楚题意。第(1)(2)题根据要求回答即可。第(3)题注意语言的简洁、概括,把握住两者的“关系”。
答案:(1)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2)签署《大西洋宪章》;开罗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3)1943年德黑兰会议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为实施这项计划,盟军确定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成功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2.【解析】第(1)题的第一问难度不大,根据漫画中的文字即可答出;第二问是关于史学研究的方法问题,注意漫画属于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直接证据的。第(2)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选择什么观点都可以,关键是论述。论述时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1)日本先后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历史漫画能形象地再现历史,但往往带有强烈感彩。不能作为研究该历史事件的直接证据,但可以作为研究作者对该事件看法的第一手材料。
(2)答出下列一种答案即可。同意。大西洋战场是抗击德意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诺曼底登陆、阿拉曼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加速了德意法西斯的灭亡。
不同意。苏德战场是打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或答亚洲太平洋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