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买衣服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的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能力目标:
在购物情境中,初步培养学生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
通过课堂的“认一认、买一买、问一问、说一说、拿一拿、读一读”系列活动,学会简单的购物,认识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用口头语言描述付钱、找钱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绝不是“一张白纸”,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有逛超市、遛商场的经历,对购物中的付钱、找钱都积累了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教师就应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作为从事新学习活动的“生长点”。因此对教学班学生学情背景的分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经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结合本节数学内容的认知背景需要,我们认为学生在认知大面额人民币的学情背景是:⒈已有80%以上的学生初步懂得大面额人民币的币值。⒉本班学生经过近年的实验尝试与体验,已初步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向。⒊本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初步具有综合看图编讲故事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根据情境图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1元、2元、1分、2分等这样的小面额的人民币,如果我们要买衣服、电器等大件的商品,还用这些1`元、1分的钱方便吗?那我们就要用到一些较大面额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就认识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
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课件出示服装店)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各种版本的大面额的人民币。
(1)课件出示“人民币的认识”,展示所有大面额的人民币,我们来认一认它们。
(2)认识100元人民币。你们看看这张是多少面值的?你们是怎么知道这是100元的人民币的呢?
(3)小结: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或直接通过图案等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
(4)让学生认一认50元人民币。同样让学生认识20元和两种版本的10元的人民币。
(5)总结:我们的人民币上通常都有国徽,国徽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那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活动3【活动】合作交流
进行比一比活动,老师说面值,学生快速拿出人民币。
3、模拟购物活动,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1)出示图片“买衣服图”,让学生明白可供自己购买的商品和价钱
(2)模拟购物,练习:怎样付钱
(3)做购物游戏,模仿句式我喜欢......需要付......我打算用......
(4)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活动4【练习】尝试练习
四、尝试练习,初显身手
1、准备:每小组发一个里面装有一些人民币(附页中的样张)
的小信封,里面分别装有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
2、游戏“凑100元”:每组准备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币票样若干张.问:如果需要100元,可以怎样拿?
活动5【测试】应用新知
五、应用新知,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如果你有100元可以买哪些物品?可以怎样付钱?
活动6【作业】练一练
课本13页1、2题。
课件29张PPT。2.2买衣服买衣服要用到大面额的人民币 正面:
毛泽东头像 背面:
人民大会堂 认识100元人民币 正面:
毛泽东头像 背面:
布达拉宫 认识50元人民币 正面:
毛泽东头像 背面:
桂林山水 认识20元人民币 正面:
毛泽东头像 背面:
长江三峡 认识10元人民币火眼金睛来发现国徽[huī] 比一比,看谁拿的快26元31元23元41元26元31元23元妈妈买1件 ,可以怎样付钱?妈妈买1件 ,可以怎样付钱?41元26元31元23元26元31元23元41元26元31元23元购物游戏我喜欢......需要付......我打算用...... 张 张 张311智慧岛抢答 张 张 张121 张 张51______元46_____元331052 张 张24 张 张43 张 张62 张 张81 张 张81 张 张24 张 张43 张 张625我有100元,可以买哪些物品呢?(1)付50元,找2元。(2)15+45=60(元),付1张50元,1张10元。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