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8 07:2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归咎
镂空(lòu)
取谛
惟妙惟肖(xiāo)
B.愧诈
褶皱(zhé)
斟酌
无动于衷(zhōng)
C.呵斥
两栖(qī)
蔓延
人头济济(jǐ)
D.帷幕
胚胎(pī)
地窖
消声匿迹(xiā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拈轻怕重  得天独厚  脍炙人口  容光焕发
B.世外桃园  大相径廷  扑朔迷离  分道扬镳
C.手屈一指  横空出世  委委动听  约定俗成
D.麻木不人  夜不能寐  水泻不通  油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C)
A.襄阳孝子程威带母上学、打工救母、休学侍母的感人肺腑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的艰苦奋斗。
C.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下潜7000米的纪录,使我国宾至如归地跻身于世界深潜先进国家行列。
D.莫言成为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真正原因,是他作为一名文学家的卓越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D)
A.《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入扣。
B.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作品不仅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时弊的批判,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
D.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人物形象。
7.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6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杜甫《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齐鲁大地的奇特景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是边塞独特风景。
8.综合性学习。(6分)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社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某班开展了以“勤俭节约,理性消费”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1)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几则材料,请根据材料概括出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特点。(2分)
材料一 贝恩公司去年年底公布的报告称,2013年中国内地奢侈品销量比上一年增长7%,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增长达31%,近60%的奢侈品是在境外购买的。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材料二 高盛公司今年1月发布数据,2013年中国奢侈品总消费额460亿美元,其中国外消费271亿美元,国内消费189亿美元,而2005年中国国内奢侈品销售额才20亿美元。
材料三 世界奢侈品协会2月23日发布报告称,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85亿美元,中国人的消费占到了欧洲奢侈品市场同期销售总量的65%。
答: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数额巨大,境外购买奢侈品现象尤其突出。
(2)如果你的班上存在着同学间相互攀比的现象,作为班长,你该如何来进行劝说呢?请任选下面的一个对象进行劝说。(2分)
①对家境较好,爱向同学炫耀名牌,引起大家不满的田同学,你会这样说:田同学,大家都很羡慕你有那么优越的家庭条件,但这并不能成为你炫耀的理由。如果你能低调一些,甚至用节省的钱去帮助别人,我相信你就会获得大家的喜欢和尊重。
②对家境一般,羡慕他人拥有名牌,内心有些自卑的张同学,你会这样说:示例:张同学,生活普通一点没什么不好,朴素也是一种美丽。物质的优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精神的富足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内心的自信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答:________(填序号):________
(3)班上准备办一期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板报,请将下面两句话补充完整,作为板报的部分内容,要求:句式对称,语意连贯。(2分)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祸端,节俭是国家强盛的支柱。
奢侈是摧毁一切的狂风,节俭是长流不断的清泉。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有仙则名(出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③妻子不觌(妻子和儿女)
④未尝不与书俱(曾经)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听说的书窝吗!”
11.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B、D)(2分)
A.何陋之有
B.渔人甚异之
C.能以径寸之木
D.乃引客就观之
12.用原文填空。(3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信乎其似巢也”;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表达。
(二)“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14分)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及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症。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大。
【病例回放】
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35岁,最近眼睛干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看手机。
(《长江商报》2013.5.7)
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个小时的电脑游戏。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进行手术治疗。
(“中关村在线”2011.6.13)
“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
(《齐鲁晚报》2010.6.16)
【调查统计】
INCLUDEPICTURE
"../../../9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I:\\2015正月
初九\\八上语文
人教\\八上语文人教版DD\\八上语文人教版\\91.TIF"
\
MERGEFORMATINET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专家观点】
胡向明(视疲劳缓解研究专家):中国一年有60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袁俊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看看远处。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
魏瑞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
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玩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有高度近视的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因为环境对高度近视有一定影响,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而高度近视是视网膜出现裂孔的病理基础之一。
13.什么是电脑视疲劳综合症?阅读材料后简要回答。(3分)
电脑视疲劳综合症是指长时间使用电脑,眼睛过度疲劳所引发的(视力及身心方面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
14.阅读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电脑用户和痴迷电视、手机的人容易得视疲劳综合症。
B.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非常大,需要引起我们警惕。
C.导致中国一年6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
D.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
15.请你根据【调查统计】及上述其他材料,写出“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4分)
(1)在中国网民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很高,人数很多。(2)许多年轻人长期面对电脑,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
16.暑假里,一些同学可能会迷上电脑、手机,应当如何预防电脑视疲劳呢?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四点建议。(4分)
(1)不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2)不要躺着玩电脑、手机。(3)夜间不要关着灯玩电脑等。(4)玩电脑一段时间后要远眺一会儿。(5)有高度近视的同学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6)电脑屏幕要干净。(7)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
(三)爱,有时很简单(15分)
①爱,有时很简单。一所小学的校门口,纷纷落下的雨雪把接孩子的家长们冻得一个劲儿地搓手跺脚,几位骑三轮车来接孩子的爷爷头发上眉毛上都挂满了雪花。终于,孩子们放学了。盼望已久的爷爷们赶忙将自己的孙子或孙女抱上三轮车,急慌慌地脱下自己的棉大衣给孩子裹上,蹬上车一溜烟地消失在茫茫大雪中……
②爱,有时很简单。一个下岗职工家里,因为孙子的生日,今晚餐桌上百年不遇地多了一盘油焖大虾,对着金灿灿、油汪汪的大虾,孙子的眼睛里都冒出了绿光。爸爸装着没瞧见,给爷爷奶奶碗里各夹了一只最大的虾,可是奶奶忙夹起自己碗中的大虾放在孙子的碗里,说:“大虾不好消化,我这只就让孙子帮忙消灭吧。”孙子赶忙又夹起来放回奶奶的碗里:“咱家一年只吃一次大虾,奶奶要是不吃我也不吃!”就这样,让来让去,最后每个人碗里都有了一只又红又亮的大虾。这顿普通人家不普通的饭,给这家人带来的是那么浓浓的温情……
③爱,有时很简单。每天清晨,妻子都是第一个起床,一阵风似的为丈夫儿子准备早餐。可是有一天晚上妻子身体不舒服,等第二天一睁眼——糟糕,过了做早餐的时间了!当她慌慌张张穿上衣服冲进厨房的时候,楞住了——丈夫正端着一碗她平时最爱吃的面片汤往外走……
④爱,有时很简单。一个男孩期末考试考砸了。伤心得连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好,家长心里更是着急。可是他们对男孩既没有打也没有骂,而是和男孩一起分析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从此他们还放弃了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看电视的时间,帮助孩子复习功课。在一次黄昏的散步中,父亲牵着男孩的手,轻声的说道:“在人生的跑道上,即使你落在了别人的后面,我们也会和你一起跑。无论风雪严寒,不管暴雨倾盆,直到你赶上同学超过同学……”
⑤爱,有时很简单。一年一度的商场店庆活动开始了,各商家纷纷在活动期间实行打折优惠,商场里自然是人山人海,排队交费的更是一条条长龙。这时,一位跛脚的男子费力的挤了过来。他左手拿着交费的单子,右手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汗珠子顺着瘦削的脸颊一个劲儿地往下淌也顾不上擦。站在前面的一位白发老太太拉住他:“孩子,到我前面来!”跛脚的男子一楞,一时不知如何才好。就在他犹豫的一瞬间,站在收银台前的一个男人一把将他拽到自己的前面:“你在这排着的,现在该你交费了!”跛脚男人一边感激地冲着人们说“谢谢”,一边一跛一拐地走向微笑着迎接他的收银小姐……
⑥爱,就这么简单。
17.文章选取了五个生活片段来写,请你概括出④、⑤两个片段的内容。(3分)
第④段:家长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正确面对考试失利。第⑤段:商场里人们让残疾男人插队交款。
18.文章作者说“爱,有时很简单”你是怎么看的,爱,真的很简单吗?(3分)
可以说“爱,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尽力帮助别人就行。也可以说不简单,因为“爱”别人首先应该战胜自己的私欲,首先要求我们时刻准备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19.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类似文章中的往事,请写出来,并谈谈当时你的感受。(3分)
提示: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来谈,语言连贯,能从小事中看出“爱”
19.“爱,就这么简单”中“这么”指代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了文章以后,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才是“爱”?并联系你的生活谈谈。(3分)
在日常小事上多想想别人,多关心别人。__示例:爱别人,并不是一定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我们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别人,就算是“爱”。为难时的一句鼓励是爱,痛苦时的一句安慰是“爱”。(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谈)
三、作文(50分)
21.请以“没想到我如此____(浮躁、坚强、幸运……)为题写一篇作文
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