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8 08:0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4.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课前预习】
一、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家长听读一遍
2.整理字词
3.问题导航
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4.阅读批注,提出疑问(批注写在书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
请家长签字:
资料链接
目前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很多,选取其中两个供同学们参考。
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遗骸(

褶皱(

追溯(
)鸟臀目(

两栖动物(

2.需补充的词语:
3.文学常识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
____________
;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
____________
。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________
不同。
【自学互学】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活动方式建议:组内讨论,每人一题。合作交流)
①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②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③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④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二、交流展示
学生针对自主先学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展示
【质疑拓展】
1.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2.老师根据学生当堂学习情况提问拓展
【当堂检测】
1.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 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
依据分别是
【总结评价】
一、重点知识梳理(可选用文字梳理方式)
二、学生自我评价
课前预习
自学互学
当堂检测
总分
得分
得分率
【练习巩固】
一、精彩句段积累
二、课外语段阅读。
计时的变迁漫奇
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
⑵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流传于今了。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这些就是钟表的“老祖宗”吧!
⑶在现代生活中,时间观念强了,再也不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而必须是“7点15分,老地方见面”。对计时的要求高了,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几分钟的差别,上班就会迟到或赶不上火车;几秒钟内会决定一场球的胜负;电视和电影的画面每秒变化二十几幅;1/10秒乃至1/100秒决定了短跑运动员谁是冠军。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尽管它的外貌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内脏”都是由游丝、平衡摆和齿轮等组成,以机械周期性运动作时间的基准,但机械工艺限制了它的准确度,日差变化保持在数秒之内。
⑷电子技术“闯入”钟表世界后,计时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
⑸但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000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在天文测量时,1毫秒(1/100秒)的时间相当于太阳附近1万米的误差,真可谓“差之毫秒,失之千里”。人们发现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变为另一种能量状态时会辐射或吸收固定频率的电磁波,把这种频率积累起来也可以计时,称为原子时。于是,铯原子钟就应运而生了,并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导弹、激光测距等国防和科研工作中。(选自《科学夜谈》)
1.第(1)段引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名言有什么目的?
2.第(3)段划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英电子中有哪些特点?根据第(4)段简要回答。
分数
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