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湖心亭看雪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断句。读懂文意。
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翻译全文。
3.积累文言词汇和常识。
【课前预习】
一、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家长听读一遍。
2.整理字词
3.问题导航:
概述文章大意。
4.阅读批注,提出疑问(批注写在书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识链接: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清建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文学名著。
家长签字: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更(
)定
拥毳(
)衣
强(
)饮
与余舟一芥(
)
沆砀(
)
雾凇(
)
铺毡(
)
挐(
)
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代)的
。
【自学互学】
一、自主先学
1.朗读课文(学习方式建议:自由朗读)
2.疏通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学习方式建议:结合注释和工具书,逐句翻译,有疑问的做上标记。)
二、交流展示
学生针对自主先学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展示。
【质疑拓展】
1.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2.老师根据学生当堂学习情况提问拓展
【当堂检测】
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
(3)余挐一小舟
(4)上下一白________
(5)惟长堤一痕_______
(6)
及下船________
(7)雾凇沆砀______
(8)余强饮三大白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解释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4分)
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
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总结评价】
一、重点知识(重要文言现象)梳理(可选用表格、知识树、文字梳理等方式)
二、学生自我评价
课前预习
自学互学
当堂检测
总分
得分
得分率
【练习巩固】
一、熟读课文,复习翻译。
二、背诵课文。
三、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2.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3.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4.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5.
“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2.弄清写景、抒情、叙事、写人之间的关系。
3.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学习白描手法。
【课前预习】
一、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家长听读一遍。
2.默写课文。
3.问题导航。
读课文,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字评价张岱。并找出相关语句验证。
4.阅读批注,提出疑问(批注写在书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
家长签字:
二、预习检测
1.背诵全文
2.请解释“独”“强”“痴”三个字在文中的内涵。
【自学互学】
一、自主先学
1.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活动方式:抢答)
2.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特点
(活动方式:勾画句子,体会)
3.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活动方式:思考,归纳)
4.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试举例分析说明。(活动方式:勾画,点评)
二、交流展示
学生针对自主先学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展示。
【质疑拓展】
1.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2.老师根据学生当堂学习情况提问拓展
【当堂检测】
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5分)
【总结评价】
一、结合课文,总结本文写景的语言特色及作者的情感。
二、学生自我评价
课前预习
自学互学
当堂检测
总分
得分
得分率
【练习巩固】
一、精彩句段积累
二、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花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意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
A.别是一种趣味
是金陵人
B.梅花为寒所勒
为朝烟
C.尤为奇观
急往观之
D.弥漫二十余里
余时为桃花所恋
2.翻译句子。
(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2)月景尤不可言。
3.
从文中找出原句,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4.本文最后一句话中的“此乐”是什么意思?“俗士”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
环节
分数
环节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