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第1课时)(初稿
学习目标:
1能比较太阳高度的不同和太阳辐射强度的不同。
2能运用地球运行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理解昼夜交替的现象。
3能运用地球运行仪演示地球的公转,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极昼和极夜现象、四季更替、五带的形成。
重点难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产生的现象
自主学习
一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各地气候的差异主要来自____________。
、
、
、
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
2地球具有球状的表面,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________,太阳辐射的强度也_____________。
3、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_________,太阳辐射_______。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
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_____________。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
,获得的太阳辐射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
,获得的太阳辐射
,因而气温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
。
二、球的运动与气候
地球的运动包括两种形式:
和
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天中天气状况(特别
)的变化。
2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始终成
的固定倾角,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移动。
节
气
太阳直射点
日
期
昼
夜
长
短
变
化
状
况
北半球
南半球
极
地
四
周
北半球夏至
北回归线
最长
极昼极夜
北半球冬至
南回归线
最短
极昼极夜
春
分
赤道
平分
秋
分
3
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A
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B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C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
(2)五带的名称:
。
名
称
范
围
纬
度
范
围
特
点
热
带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
多
,终年炎热
温带
北温带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热量介于
之间四季变化明显
南温带
寒带
北寒带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
终年寒冷
南寒带
课堂检测
读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③时是_______(节气),太阳光直射_______,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_______,白昼时间_______,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现象。
2.当地球公转到①时是_______(节气),太阳光直射_______,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_______,白昼时间_______,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现象。
3.
当地球公转到②时是_______(节气),太阳光直射_______,这一天全球昼夜_______。4.当地球公转到④时是_______(节气),太阳光直射_______,这一天全球昼夜_______。
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