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第三、四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知道《戴维营协议》;“土地换和平”及其影响。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能力目标:
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总结历史规律。
学习重点和难点
六日战争;十月战争;中东和平之路为什么那么艰难?
学习过程
一
课始检测:
1.英、法、以色列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原因
2.影响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因素:
二
自学尝试
(一)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
1.时间:
2.背景:(1)中东地区形势出现新的变化:①
一度合并,威胁以色列;②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
”)成立,开展武装斗争,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开展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反以斗争(新阶段);
(2)
等大国的介入(维护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利益):①原因:
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中东石油成为争夺热点;
②
表现:美国扶植和武装 ;
苏联向 提供经济援助。
3.交战国:
4.结果:
5.影响:①
阿拉伯国家 ;
②
以色列 ;
③ 拒不执行联合国242号决议,不归还新占领土; 也没有承认以色列;使 更加复杂。
(二)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
1.时间:
2.起因:① 为了收复失地和洗刷耻辱(必然性);
②
埃、叙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 (可能性)。
3.交战国
4.经过:①
战争初期: ;
②
战争后期: ;③
双方接受 ,结束战争;
5.结果: 取得局部胜利。埃及收复了 ,叙利亚收回了
6.影响:
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 ,这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高了中东地区国家政治地位,并引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 )
。
(三)第五次中东战争:时间: 。
为了消灭 ,摧毁 ,以色列对 发动进攻(
以军侵入黎巴嫩
),结果以色列胜利。
(四)、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原因:前四次中东战争的启示
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随国际大环境的缓和,阿、以和平问题出现了和平的曙光。)
2.和解表现:
(1)埃、以和解: 首开中东和平进程。(①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 签署《 》,实现双方和解,开启中东和谈先河;
②
1980年, 。
③
1981年,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
④
1989年, 全部归还。
(2)巴、以和解:①
20世纪80年(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双方基本接受“ ”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②
1993.9,以总理 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即《 》, 。这是和谈的重大突破。
③
1998年10月,经双方艰苦谈判,阿拉法特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签署了一项“ ”的临时和平协议。通过谈判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④
2003年,巴、以双方接受“ ”计划。
3.和解中的曲折:
①
1982年,以军侵入黎巴嫩, 爆发;
②
以色列在
建立犹太定居点;
③
1995年11月,以色列 遇刺;
④
中东和平“路线图”(2003年,联合国、欧盟、美国、俄罗斯宣布了分阶段实现中东和平),陷入困境。
三
点拨 展示
1.中东地区何以会成为世界一热点地区
(
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
⑴
内因:①
战略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②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③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人、犹太人;
④
宗教关系的独特性:耶路撒冷是三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圣地。
⑵
外因: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①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②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
⑶
现实原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贝尔福宣言”、“联大181号决议”);
⑷
两大矛盾:阿拉伯国家与犹太国家的矛盾;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大国的矛盾;
⑸
冲突关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2.前四次次中东战争的启示?
⑴
战争严重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⑵
战争并不能解决中东问题,表现:①
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几乎全部领土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无法使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②
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无法通过战争收得失地。
⑶
大国插手加剧了中东矛盾。(4)启示:战争难以化解阿以间的分歧和积怨,只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四
反馈练习
1.在阿拉伯世界中,率先同以色列走上和解之路的国家是
A.伊拉克
B.埃及
C.巴勒斯坦
D.叙利亚
2.前四次中东战争对中东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阿以双方矛盾加剧
B.美苏大国介入增加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C.中东走上和平进程的道路
D.阿以双方得以相互理解与承认
3.关于“以色列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土地,阿以各方保证中东地区各国和平”的原则出自下列那项协议
A.“戴维营协议”
B.“奥斯陆协议”
C.“以土地换和平”
D.《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宣言》
4.1995年,推动巴以和解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刺身亡。拉宾的牺牲说明
A.中东和平之路被迫中断
B.中东和平之路的曲折与艰难
C.拉宾的执政违背了以色列人民的意愿
D.阿拉伯国家不希望与以色列和谈
5.“他(右图)是20世纪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的发起者,在他的带领之下,巴勒斯坦民族
解放斗争成为国际
政治中的倍受关注的重
大事件之一,他的灵魂将‘在战火洗礼中
获得永生’。”文中的
“他”是
A.纳赛尔
B.
阿拉法特
C.
沙龙
D.
拉宾
6.关于中东战争带来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阻碍了中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B.通过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据了巴勒斯坦的几乎全部领土
C.以色列通过战争使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D.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无法通过战争恢复失地
7.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四次中东战争,正确的是
①六日战争
②巴勒斯坦战争
③十月战争
④苏伊士运河战争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8.
1960年9月,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和委内瑞拉五国组成的组织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
B.煤炭输出国组织
C.钢铁输出国组织
D.“不结盟运动”
9.中东战争及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核心是
A.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
B.关于巴勒斯坦分治方案的合理性问题
C.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家园的权利问题
D.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10.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11.我们在电视上不厌其烦的看到连篇累牍地报道巴以冲突,他们冲突中最重要的分歧是
A.与美国关系问题
B.耶路撒冷问题C.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D.宗教冲突问题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
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
危机重要因素
13.下列关于历次中东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B.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线是1956年,埃
及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C.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
D.1973年10月,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发动大规模战争,打响“十月战争”
五
归纳小结
五次中东战争
类别
战次
又称
起因
参战国
结果
第1次
1948
第2次
1956
第3次
1967
第4次
1973
第5次
1982
六
作业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该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
自然资源是
,又因
交通位置重要而成为倾力争夺
的地区。
(2)根据1947年11月的第二
届联合国大会决议,由什么民族
在该区域的什么地方建立什么国
家?在该地建国的原因是什么?
(3)美国为什么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5分)
二
自学尝试
(一)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
1.时间:1967年6月5日
—
6月11日
2.背景:
(1)中东地区形势出现新的变化:①
埃及和叙利亚一度合并,威胁以色列;②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法塔赫”)成立,开展武装斗争,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开展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反以斗争(新阶段);
(2)美、苏等大国的介入(维护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利益):①原因:
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中东石油成为争夺热点。
②表现:
美国扶植和武装以色列;
苏联向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提供经济援助。
3.交战国: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
4.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
5.影响:①
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
②
以色列扩张了领土,增强了实力;
③
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242号决议,不归还新占领土;阿拉伯国家也没有承认以色列;使中东局势更加复杂。
(二)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
1.时间:1973.10
2.起因:①
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和洗刷耻辱(必然性);
②
埃、叙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提高军备水平(可能性)。
3.交战国:
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
4.经过:①
战争初期:埃、叙进攻阶段;
②
战争后期:以色列反攻阶段;③
双方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决议,结束战争;
5.结果:埃及、叙利亚取得局部胜利。埃及收复了苏伊士运河东岸部分地带,叙利亚收回了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6.取得局部胜利的原因:①
突然袭击(犹太教的赎罪日发动战争);
②
苏联的援助下军力增强;
7.影响:
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高了中东地区国家政治地位,并引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全球战略)
。
(三)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
—
9月。
为了消灭巴勒斯坦游击队,摧毁巴解组织的总部,以色列对黎巴嫩、叙利亚发动进攻(
以军侵入黎巴嫩
),结果以色列胜利。
(四)、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原因:前四次中东战争的启示
前四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解决双方的矛盾,反而形势更加复杂,且对双方造成很大损失,都逐渐意识到和平谈判才是明智的选择。(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随国际大环境的缓和,阿、以和平问题出现了和平的曙光。)
2.和解表现:
(1)埃、以和解:萨达特首开中东和平进程。(①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开启中东和谈先河;
②
1980年,埃、以建交。
③
1981年,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
④
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
(2)巴、以和解:①
20世纪80年(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②
1993.9,以总理拉宾同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这是和谈的重大突破。
③
1998年10月,经双方艰苦谈判,阿拉法特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以土地换和平”的临时和平协议。通过谈判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④
2003年,巴、以双方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3.和解中的曲折:
①
1982年,以军侵入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
②
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犹太定居点;
③
1995年11月,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
④
中东和平“路线图”(2003年,联合国、欧盟、美国、俄罗斯宣布了分阶段实现中东和平),陷入困境;
四
反馈练习
1B 2C 3C
4B
5B 6C 7D 8A 9A 10A 11B
12B 13D
五
归纳小结
五次中东战争
类别
战次
又称
起因
参战国
结果
第1次
1948
巴勒斯坦战争
以色列建国
埃等5国VS以
以获得胜利
第2次
1956
苏伊士运河战争
埃及收运河
埃及VS英法以
埃及胜利
第3次
1967
六日战争
以色列袭击
埃叙VS以
以占埃叙部分领
第4次
1973
十月战争
埃叙收复失地
埃叙VS以
埃叙夺回部分土地
第5次
1982
黎巴嫩战争
以打击巴解总部
巴解黎叙VS以
以胜利
六
作业
1.(1)石油(1分)
(2)犹太民族
(1分)
巴勒斯坦
(1分)
以色列
(1分)
原因: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的祖先住地;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犹太民族有强烈的民族情感(答出文化宗教原因也可以);世界大国的支持。
(8分)
(3)中东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美国在中东地区有重要的经济利益(石油)。插手方式:支持以色列,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间保持力量平衡。(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