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
一、选择题
1.伊朗和伊拉克的大部分居民属于伊斯兰教中的哪一派别( )
A.库尔德派
B.逊尼派
C.什叶派
D.正统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伊朗90%以上的居民和伊拉克约一半以上的居民属于什叶派。
【答案】 C
2.两伊战争严重损害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边界争端
B.宗教教派矛盾
C.经济利益冲突
D.意识形态的矛盾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两伊之间的矛盾既有领土、宗教派别之争,也有民族矛盾,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对立。
【答案】 D
3.右图是两伊战争期间,遭化学武器杀害的库尔德人的墓地,它主要揭示了( )
A.两伊战争发生的原因
B.两伊战争的持久性
C.西方大国干预两伊战争
D.两伊战争的残酷性
【解析】 本题考查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墓地”“化学武器”等信息体现了两伊战争的残酷性。
【答案】 D
4.两伊发动“袭船战”后,美苏等国同意为油轮护航,其主要目的是( )
A.发扬国际人道主义
B.保护油轮与石油资源
C.防止污染环境
D.趁机派军舰控制中东地区
【解析】 美苏等大国的这种做法主要目的是借机向海湾派遣军舰,增加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实力。
【答案】 D
5.两伊战争中,两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为扫清前面的地雷,伊朗成千上万的少年怀着能升入天堂的梦想,冒着伊拉克炮火,冲进布雷区,被称为“肉弹”。这说明了伊朗少年( )
A.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B.是一种战争狂热
C.是一种极端宗教狂热
D.爱国主义精神大发扬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辨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关键是审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升入天堂的梦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伊朗信奉的是伊斯兰原教旨派,该派教义比伊拉克的教派要狂热。
【答案】 C
6.两伊战争中,两国经济最主要的支柱——石油工业遭到极大破坏,主要原因是( )
A.美苏等大国的掠夺
B.双方都把袭击和摧毁对方石油基地和设施作为主要打击手段
C.两国石油出口量急剧减少
D.战争耗费了大量石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战争中,双方都沉重打击了对方的石油基地和设施,使石油工业遭到极大破坏,选B项。
【答案】 B
7.两伊战争对中东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加快了阿以矛盾的解决进程
B.使中东阿拉伯国家进一步结盟
C.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D.使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对峙
【解析】 对交战双方的不同态度,导致中东国家分为支持伊朗的国家、支持伊拉克的国家和中立国家三个阵营,使本来不稳定的中东局势又增添了新的紧张因素。
【答案】 C
8.两伊战争的教训主要有( )
①妥善处理边境争端 ②相互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 ③避免大国势力的介入 ④妥善处理国内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总结教训应从战争的起因和影响等方面入手。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8年8月8日晚上8时15分,联合国秘书长宣布:“两伊将于1988年8月20日格林尼治时间3时正式停火。”这一消息传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时,人们涌上街头,互相拥抱,欢呼雀跃;当消息传到伊朗首都德黑兰时,也出现了同样的场面,人们激动地说:“停火太好了!太好了!”8月20日,燃烧了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之火终于熄灭。
材料二 我记得那是1984年2月27日的早上,在我们听见一阵战机轰隆飞过上空,不久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器的表面就粘上了一层黑色物质。然后,我就感觉身体火烫,鼻孔很疼痒。接着……不……是马上感觉呼吸困难,像是窒息一样。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分更是疼痛不已。
——一位遭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伊朗士兵的回忆
材料三
遭袭后,石油码头燃起大火
请回答:
(1)两伊战争起止时间是什么?两伊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2)根据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问题”根据材料信息从环境污染、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等方面回答;“原因”主要从化学武器的使用、石油设施的破坏等方面回答。
【答案】 (1)两伊战争爆发于1980年9月,1988年8月结束。
矛盾:在领土、民族、宗教信仰、领导人个人恩怨和边界纠纷等方面存在矛盾。
(2)两伊战争使海湾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人民受到极大伤害,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主要是由于战争中化学武器的使用、“袭船战”、对对方石油设备和基地进行攻击等造成的。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名伊拉克妇女伏
被伊拉克使用的化学武器
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
杀死的一名库尔德族父亲
和他怀里的孩子
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为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联合国、伊斯兰国家、不结盟运动及有关大国对两伊进行了大量调解工作。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
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
材料二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特别是在双方展开“袭船战”“袭城战”之后。在纽约,美国中质石油每桶上涨近3美元;在欧洲,原油每桶上涨近5美元,涨幅最高时,一周之内,每桶油价就上涨了3.5~9美元。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请回答:
(1)促使两伊战争结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两伊战争产生的国际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解决两国矛盾的正确途径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两伊战争,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即可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回答,如“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等信息去总结概括;或从对双方的影响、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3)问既要考虑材料,又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
【答案】 (1)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使人民厌倦战争;两伊作战过程中危及非交战国安全,遭到抗议;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进行协调。
(2)战争摧毁两国的石油设施,造成国际油价的飞涨。
(3)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和平对话之路,应遵循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