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一、选择题
1.一位当代中国学者认为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
盟和联合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主要指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成立
( )
A.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维护
B.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C.遏止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D.使世界各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是在1943年10月苏、中、美、英四国共同签署的(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D.《联合国宪章》
3.有人这样介绍右图所示国际组织:“该组织诞生于1945年4月,由51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下列哪些方面的表述是正确的( )
①时间
②地点
③性质
④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3·临沂高二检测)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联合国成立后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列哪项不属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 )
A.1948年中东战争爆发后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
B.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军”出兵朝鲜
C.1978年召开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
D.派驻维和部队化解地区冲突
6.2012年5月21日,中国第十七支赴东帝汶维和警队从首都国际机场启程,赴联合国东帝汶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这支维和部队在执行任务时,其主要领导机关是( )
A.中共中央军委
B.联合国
C.派往国的军队最高统帅
D.当地医院领导
7.1974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联合国是大国控制下的压制第三世界的工具
B.联合国是西方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
C.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种族歧视的舞台
D.联合国是反对种族歧视的世界领导
8.“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见解,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这段材料选自( )
A.《人权宣言》
B.《儿童权利宣言》
C.《世界人权宣言》
D.《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9.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加速促进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这表明联合国( )
A.将人道主义救援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B.坚决反对大国强权政治
C.探讨人类和平与共同发展是其重要任务
D.积极促进地区性和平
10.进入21世纪,人们希望联合国( )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②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③成为真正公正的全球性组织
④以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为工作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联合国总部前的两座雕塑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两次绕开联合国,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请回答:
(1)“铸剑为犁”“枪杆打结”的主要含义是什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哪些方式实现雕塑表达的美好愿望?
(2)材料二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遇到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联盟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实际上已名存实亡。经过磋商,中、苏、美、英于1944年在美国华盛顿郊区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了会议。第一阶段苏联方面主张,“世界警察”应该由美、苏、英三国组成,中国无权列入,理由是中国没有参加会议。美国方面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这就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持,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会议建议将这个组织定名为“联合国”。议案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等主要机构的组织和职权以及关于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和关于国际经济与社会合作的各种安排。
中国在第二阶段会议上除同意前一阶段的议案外,补充3点重要建议:1.在和平解决争端上,国际组织应适当考虑正义和国际法原则;2.大会应承担国际法的编纂和发展的任务;3.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应扩大到教育和其他文化合作。中国的建议先后取得美、英、苏赞同。会议虽然在常任理事国、安理会的否决权、创始会员国的资格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它通过的议案成为1945年旧金山会议拟订《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开幕报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建立的背景,指出美苏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态度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补充建议被接受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根据两个国际组织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A、C、D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
2.【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注意题干“宣告”“1943年”“苏、中、美、英四国”等限制条件。A为1941年,B为1942年,D为1945年。
3.【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图片可知“该组织”为联合国。联合国成立的地点不是费城,故正确答案为C。
【规律方法】联合国会徽含义
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5个同心圆组成,标志着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两根橄榄枝衬托着地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4.【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人类约束战争、维护和平的不懈努力,②表述不符合史实,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证明,排除②。故C正确。
5.【解析】选B。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目的是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和再起,从而为实现政治解决创造条件,1950年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是美国打着“集体安全”的幌子,为自己对朝鲜的侵略披上合法的外衣,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性质不同。
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联合国”“维和任务”,故选B。
7.【解析】选C。联合国大会做出“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裁决的理由是南非当局在国内实施种族隔离政策。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B、D涉及对儿童、妇女权益的保护;题干主要体现了联合国对人权的关注,是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错在“首要位置”这一说法,B与题干信息不符,D与千年会议的主题不符。
10.【解析】选A。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是联合国的工作内容,但不是中心工作,因此排除④,所以选A。
11.【解析】在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图文资料,理解其中的含义。第(1)题从图片中“铸剑为犁”“枪杆打结”等信息中归纳答案;第(2)题阅读材料二,理解其中含义,然后回答。
答案:(1)“铸剑为犁”:联合国要努力维护和平,把战争的武器变为创造财富的工具,造福全人类。“枪杆打结”: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安理会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组织维和行动。
(2)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坚决捍卫《联合国宪章》;进一步增强安理会在维和方面的作用;加快联合国改革。
12.【解析】本题以联合国和中国的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读取材料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二问美苏的态度据材料回答即可,目的则要从两国各自的利益角度考虑。第(2)题要结合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及对联合国的重要建议等史实来说明原因和进行评价。
答案:(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联盟失去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
态度:苏联排斥中国加入;美国赞同中国加入。
目的:维护本国利益,称霸世界。
(2)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评价:中国加入联合国是由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决定的,中国的加入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