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习题(含答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6.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习题(含答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8 20:1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一、选择题
1.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鉴于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有五亿多人签字的宣言是(  )
A.《人类的危机》       B.斯德哥尔摩宣言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国际和平宣言》
3.“我作为人向人类呼吁:切记你是人,除此以外都把它忘了吧!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在你们面前,除了全体死亡以外别无他途。”这段材料应出自(  )
A.《人民能够扭转局势》
B.罗素给爱因斯坦的信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人类的危机》
4.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5.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进行调查,并将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列入战犯名单的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海牙国际法庭
D.罗素和平基金会
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反战运动,其导火索是(  )
A.美国大学生拒绝服兵役
B.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
C.美国人民的游行示威活动
D.美军进入柬埔寨
7.反战和平运动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  )
①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参与阶层只有学生
③具有全球性特征
④由分散走向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2002年纪念国际和平日呼吁:“24小时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足以让全世界的领导人听到人民渴望和平和温饱的声音……去反省暴力行为是否明智。”纪念国际和平日是在(  )
A.5月1日
B.9月21日
C.10月1日
D.10月24日
9.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关于爱因斯坦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教科书颂扬战争,而又掩饰战争的恐怖。它们把仇恨灌输给孩子们。我却要教他们和平而不教他们战争,向他们灌输爱而不灌输恨。……人们应当继续战斗,可是他们应当为值得花精力的事情去战斗,而不是为想象中的地理界线、种族偏见和爱国主义色彩伪装下的私人贪欲去战斗。他们的武器应当是精神,而不是榴弹和坦克。
——爱因斯坦《为和平而牺牲》(1931年)
材料二 战争是赢得了,但和平却还没有。在战时团结一致的大国,现在却在解决和平的办法上分手了。世界被许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但事实上战争结束后恐惧却大大增加。世界被许诺有免于匮乏的自由,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却面临饥馑,而另一部分人则养尊处优。各国人民被许诺获得解放和正义,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并且现在还在看到这样悲惨的景象:以“解放”自居的军队向那些要求独立和社会平等的人民开火,而用武装力量来支持那些国家里最能为既得利益服务的政党和个人。领土问题和权力之争,尽管已是陈腐了的东西,但仍然压倒了共同幸福和正义的基本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爱因斯坦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背景及思想精神。
【备选习题】
1.下图中人物因抗议政府的核军备计划而被捕的是(  )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举行。大会指出,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呼吁为各国之间的和平合作而斗争,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郭沫若、马寅初等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
  郭沫若团长在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致答词时称:华沙二届世界和平大会是有很大成就的,它告诉全世界人民:绝不能等待和平,必须去争取和平!保卫和平一定要反对侵略,在今天来说,就是要反对破坏远东和平威胁世界和平的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新华社电讯1950年
材料二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980年2月中国正式参加裁军谈判会议工作。中国提出的全面彻底核裁军,有核国家应无条件保证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有核国家签署不使用核武器国际公约等主张,得到大多数与会国的赞同和支持。为推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中国于1996年7月29日郑重宣布暂停核试验。
——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兴起的原因及重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一、二中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答案解析
1.【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考查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主要内容。
【解析】选C。A是在1954年,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共同倡导;B《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罗素、爱因斯坦在1955年7月9日于伦敦发表的一个宣言。D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是1950年3月发表的“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内容。
3.【解析】选D。本题作为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做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这则材料表明了人类的危机。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建议东西方的科学家召开世界性会议,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故选C。
【规律方法】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的特殊意义
(1)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一般是高科技武器,它们与科学家的工作有密切的联系。
(2)科学工作者知识渊博,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他们的反战宣言更具影响力。
5.【解析】选D。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由罗素倡议成立的罗素和平基金会专门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将美国总统等人列入了战犯名单。
6.【解析】选B。A、C是美国反战运动的表现;D此时美国的反战运动已在进行并激起了美国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值美国入侵越南,其非正义性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这场战争。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来的新特点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是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参加的,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不仅仅只有学生参加,②错误。D是正确答案。
8.【解析】选B。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大会宣布,这一天应该作为全球停火及非暴力的日子加以纪念,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因此选B。
9.【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前提:四个选项都对20世纪的历史进行了高度概括,但要在里面选出一个“争议最少”的选项。争议最少的标准应该有二:一是对20世纪的时间涵盖要完整,反映的内容要全面;二是要尽量用一些中性的语言表述,少一些富含“意识形态”的词汇。
【解析】选C。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帝国主义战争”这一概括显然把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排除了。缺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20世纪当然是不完整的
错误
B
理由同上
错误
C
对20世纪的重大事件都有涵盖,且概括词的表述比较中性客观
正确
D
没有体现“多极化”,对于20世纪最后10年没有概括进去
错误
10.【解析】本题考查了爱因斯坦的反战思想。第(1)题,主要结合材料一,逐条进行归纳和概括;第(2)题,要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美苏对峙、核军备竞赛给人类带来的战争威胁来分析。
答案:(1)主张:倡导和平与爱,反对战争与仇恨;用精神的武器为有价值的事情去奋斗。
(2)背景: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美苏由战时合作走向对峙冷战、核武器的研究不断发展;世界各种矛盾与斗争依然重重,人类社会依然面临严重的战争危机,人类生存存在威胁。精神:反对核武器;要求政府承诺和平解决争端。
【备选习题】
1.【解析】选D。罗素是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用大量时间领导了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后来因抗议政府的核军备计划而被捕,故D正确。
2.【解析】本题以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读取信息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第(1)题属于基础知识的再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2)题根据材料提供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派出代表、郭沫若在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的致答词及中国对使用核武器的声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答案:(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冷战兴起威胁人类的安全;一些国际组织和著名人士的号召。
影响:对制止战争特别是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使和平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2)参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彰显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抗美援朝,打击美国侵略,维护远东和平;20世纪60年代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参加裁军谈判会议,暂停核试验,推动了核裁军谈判进程,从而促进了国际和平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