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习题(含答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6.3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习题(含答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8 20:2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一、选择题
1.读下图,其中不属于同一个主题的是(  )
2.
20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本质上反映了(  )
A.和平力量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B.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C.局部战争仍然频繁发生
D.时代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变化
3.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
(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局势是(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4.邓小平说:“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这句话最能说明(  )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B.新的世界大战是不会爆发的
C.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第三世界的落后和贫困是潜在的战争威胁
5.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有
(  )
①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恐怖势力 
④分裂势力和极端势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6.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这表明(  )
A.战乱和冲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B.和平与发展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第三世界国家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
7.观察下图,抵御和消除图片中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消除贫富差距
C.走和平与发展之路
D.消灭霸权主义
8.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下列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基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行
B.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优势
C.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D.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伊朗同美国的斗争连日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媒体称美政府已决定把伊朗革命卫队列为国际恐怖组织,伊朗总统内贾德则针锋相对宣布伊朗已成为“核国家”,并公开称伊方已有超过3
000台用于铀浓缩活动的离心机投入运行。随即又有媒体说,美国已拟定针对伊朗的“三天闪电作战计划”,伊美两国关系似有加剧紧张之势。
材料二 目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占78%,发展中国家占22%;而世界人口发达国家只占不到20%,发展中国家占80%以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
(2)造成材料一、二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统计,最近五年中,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目前仍以每年2
500万人的速度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现有1/3的人处于赤贫之中。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比例,已从25年前的38%上升到目前的43%,更为严重的是,巨额债务压得许多非洲国家喘不过气来。
材料二 当代经济实力对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南北国家实力相差悬殊,占全球人口不到1/5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3/4,而占全球人口4/5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拥有不到1/4的世界生产总值。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对解决材料一、二问题是否有帮助?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中A、B、C所反映的主题是和平;D反映的主题是威胁和平的因素——恐怖主义。
2.【解析】选D。A说法片面,没有涉及经济发展;B只涉及经济发展,不符合题干含义;C是事实,但与题干不相符;只有D符合题意。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局势的理解。由关键信息“阿拉伯之春”“伦敦之夏”可知当今的世界局势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发展辩证关系的理解。邓小平讲话中前两句话是指发展,后一句话是指发展的结果,这充分说明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规律方法】程度型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一般来说,解答程度型选择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很高,必须准确、全面、牢固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只有依托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结合题意进行分析比较,运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迅速答题。
(2)紧扣题目设问的指向,也就是要抓住题干中标志这类题型的特定词句,如“主要在于”“主要因为”“最根本”“最能说明”等。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揭示出本质问题,找出问题涵盖最全面和解释最深刻的选项。
(3)掌握好选择最佳选项的方法。由于程度型选择题的结构特点是几个备选项与题干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要按题目的要求对几个备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比较时要鉴别谁主谁次、谁轻谁重、谁大谁小,只有区分好它们之间的程度关系,才能排除干扰项,得出正确答案。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当今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势力、分裂势力和极端势力等。
6.【解析】选B。题目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贫困,容易导致社会动荡,也会给外部势力提供干涉的借口,所以贫困会导致战争。
7.【解析】选C。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20世纪出现的全球性问题,和平与发展是抵御和消除这些威胁的根本途径。
8.【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和平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发展对和平的作用。②强调的是和平对发展的作用,④没有表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
9.【解析】选D。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0.【解析】第(1)题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和平与安全问题,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第(2)题要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原因和国际旧秩序原因分析。第(3)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回答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材料一:和平与安全问题;材料二:发展不平衡问题。
(2)材料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超级大国凭借其经济、科技、军事优势,插手地区事务或他国内政,以争夺和控制战略要地和资源重地;局部地区本身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材料二: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贫穷与落后。
(3)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外交原则;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增强国力。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及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概括材料一即可;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回答,第二问主要答出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即可;第(3)题首先判断出图片反映的是南北对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答案:(1)贫困人口增加,债务沉重。
(2)问题:世界的发展很不平衡,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
影响:富国与穷国的悬殊差别,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3)有帮助,南北对话有利于解决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新华网北京(2008)12月18日电:中国第8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第一梯队275名官兵从北京首都机场启程,飞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行动。截至11月底,中国共向18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各类人员11
063人次。对于中国派出维和部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参与国际事务能力不断提高的缩影
B.彰显“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良好形象
C.在联合国旗帜下积极参与国际多边事务的体现
D.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结盟政策的新特点
【解析】选D。新时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故派维和部队谈不上是中国外交结盟政策的体现。故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