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一、选择题
1.导致柏拉图离开雅典外出游历的原因不包括(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B.阿启泰的劝说
C.苏格拉底之死
D.对雅典民主制的成见
【解析】 A、C、D三项都是柏拉图外出游历的原因,B项发生在外出之后。
【答案】 B
2.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开始长达12年之久的游历生活,主要原因在于
( )
A.出于好奇
B.受苏格拉底的派遣
C.对当时民主政治不满
D.建立柏拉图学园
【解析】 柏拉图热衷于政治,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于哲学研究,苏格拉底被处死后,使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外出游历。
【答案】 C
3.(2013·安庆高二检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 柏拉图的理念论将世界分为两部分,即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和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他认为前者真实、完美而永恒,后者虚假、残缺而变幻;理念先于物质存在。这显然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 B
4.“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个难题困扰了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下列答案中柏拉图会同意的是( )
A.道
B.理
C.理念
D.物质
【解析】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答案】 C
5.如图是柏拉图影响最大的著作,该著作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
A.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民主国家
B.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富裕国家
C.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与和谐
D.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实现强大
【解析】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都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答案】 C
6.(2013·扬州高二检测)右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以下培养目标他最有可能赞许的是( )
A.武士
B.士农工商
C.哲学家
D.公民
【解析】 柏拉图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见解深透;他认为哲学家最有智慧,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
【答案】 C
7.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主要是由于它( )
A.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
B.学员不仅仅来自于雅典而且还来自希腊各城邦的上层社会
C.开设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在内的多种课程
D.集中了当时希腊的许多著名学者
【解析】 “综合”是指学校教学涉及的领域,柏拉图学园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充分说明了其综合性。
【答案】 A
8.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人们还在热烈地讨论柏拉图这个人物,并且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这种讨论( )
A.在现代社会已经毫无实际意义
B.说明人们仍对柏拉图有浓厚的兴趣
C.将历史人物引入各学科的研究之中
D.证明了柏拉图在历史上的影响巨大
【解析】 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家和教育的思想至今对人们仍有启发,故A项错误;不管是对柏拉图肯定还是否定,都说明他的影响巨大。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面材料:
苏:但是也许你要说这与我们城邦的制度是不适合的。因为我们的人既非兼才,亦非多才,每个人只能做一件事情。
阿:是不适合的。
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城邦是唯一这种地方的理由:鞋匠总是鞋匠,并不在做鞋匠以外,还做舵工;农夫总是农夫,并不在做农夫以外,还做法官;兵士总是兵士,并不在做兵士以外,还做商人,如此类推。不是吗?
阿:是的。
苏:那么,假定有人靠他一点聪明,能够模仿一切,扮什么,像什么,光临我们的城邦,朗诵诗篇,大显身手,以为我们会向他拜倒致敬,称他是神圣的,了不起的,大受欢迎的人物了。与他愿望相反,我们会对他说,我们不能让这种人到我们城邦里来;法律不准许这样,这里没有他的地位。我们将在他头上涂以香油,饰以羊毛冠带,送他到别的城邦去。
——《理想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是怎样的?
(2)你如何看待柏拉图的“理想国”?
【解析】 第(1)问,对“理想国”的内容,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明确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就能达到理想的社会。第(2)问,如何看待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就是对“理想国”的评价,一方面要看到其空想性,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有社会依据的。
【答案】 (1)理想国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构成,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使国家处于和谐状态;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来担任。
(2)带有很大的空想性,过于理想化,是一种乌托邦设想;柏拉图的理想国又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有一定的社会原型,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柏拉图给古代雅典民主下的定义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材料二 柏拉图为古代雅典民主归纳了两个特点:第一,充分的个人自由,表现为“行动自由和言论自由”,每个公民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第二,最为多样的人物性格。这种过度的自由会导致放纵,人们会沉溺于欲望当中,国家则会陷入道德沦丧的无秩序状态,等待它的将是个人独裁。
材料三 柏拉图认为:“物极必反,这是真理,天气是这样,植物是这样,动物是这样,政治社会尤其是这样……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东西,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柏拉图的批评虽然过分,但至少指出了极端民主的消极后果。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柏拉图认为极端民主制存在哪些弊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批评雅典民主的原因,并说明其崇尚的政治体制。
【解析】 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二、三中“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等信息,从民主参与者的政治才能、过度自由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中的“原因”可结合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影响和苏格拉底之死进行思考,“崇尚的政治体制”需要联系柏拉图的政治思想进行说明。
【答案】 (1)忽视民主实施者的不同政治才能;极端民主导致严重的无政府主义;过度自由导致人们行为放纵和社会秩序混乱。
(2)原因: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雅典政权以渎神罪处死苏格拉底,更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崇尚的政治体制:希望实行一种类似斯巴达的政体,由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掌握国家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