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8 20:3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一、选择题
1.克伦威尔在结婚后不久,回到家乡,凭借实干与家产,不到30岁就当选为议员,成为地方上越来越有影响的人物。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他应该属于(  )
A.国教徒       
B.天主教徒
C.清教徒
D.伊斯兰教徒
【解析】 根据英国清教的特征,如相信一个人的世间命运和个人奋斗、提倡积累财富等可判断出克伦威尔属于清教徒。
【答案】 C
2.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同盟。其反封建的基础是(  )
A.经济利益一致
B.政治地位一致
C.思想观念一致
D.阶级出身一致
【解析】 新贵族按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需要冲破封建的阻挠,所以才会具有和资产阶级相同的经济利益,那么两者结成同盟也就顺理成章了。故经济利益才是二者结盟的最根本的驱动力。
【答案】 A
3.克伦威尔说:“我宁愿要一个懂得自己的战斗目标、热爱所认识的东西的布衣粗服,而不要你们称为‘绅士’而别无优点的将领。”材料反映克伦威尔选拔军官的标准是(  )
A.出身于下层的普通百姓
B.出身清教徒且才能出众
C.不考虑出身,但有才干、有奋斗目标
D.能听从克伦威尔的指挥
【解析】 题干信息表明克伦威尔选拔人才的标准不是看出身,而是看是否有才干,A、B两项与出身有关,D项不是才干的主要体现,故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4.英国内战中,既显示了克伦威尔卓越的统帅才能,又使战局出现转折的战役是(  )
A.纳西比战役
B.马斯顿草原战役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
【解析】 马斯顿荒原战役使战局出现转折,克伦威尔的军队赢得“铁骑军”的称号。
【答案】 B
5.克伦威尔说:“我正在从事一桩不平凡的事业,并一定坚持到底。”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在马斯顿草原战役以后说的 ②“不平凡的事业”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一定坚持到底”反映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④在就任护国主以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 题干中没有具体的时间提示,所以对于克伦威尔这句话的时间很难判断,但从他所说的“不平凡的事业”可以看出应与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关,“坚持到底”则反映了他必胜的信念,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6.1653年,克伦威尔率兵闯入议会,手中挥舞宝剑,怒气冲冲地对敢于“犯上”的议员们吼道:“恶棍们滚开!”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克伦威尔是专制王权的代表
B.暴露了克伦威尔的独裁野心,英国的民主道路出现曲折
C.议会复辟帝制的图谋败露
D.此次事件酿成政变,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解析】 克伦威尔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故A项表述错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是克伦威尔死后的事,故C、D两项也是错误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英国建立独裁统治。
【答案】 B
7.1651年,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签发《航海条例》声称……自该年12月1日起,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律没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共和是虚,专制是实
B.是一种典型的“海盗式”贸易政策
C.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D.是“重商主义”政策的发展变异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理解到,英国发布《航海条例》严禁外国货物、商品进入到英国及英国的殖民地,若有违反,全部货物和商品予以没收。反映了英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A、B、D三项与材料无关联,C项正确。
【答案】 C
8.克伦威尔任护国主期间实行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有(  )
①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 ②改善了法律 ③对文化教育的扶持 ④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克伦威尔建立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性质,采取了许多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①②③④均属其中的措施。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1962年)
材料二 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怎样评价克伦威尔的?
(2)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评价克伦威尔的分析反映了什么问题?
(3)你认为应当怎样评价克伦威尔?
【解析】 第(1)问注意分析材料的实质评价。第(2)问注意结合评价者的身份和时代解答。第(3)问应本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既要看到其进步性,也要看到其不足。
【答案】 (1)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实际上是持否定态度。
(2)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评价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评论者的政治观念。
(3)克伦威尔是清教徒的著名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他于议会军不断失利之际自行组建骑兵队,挽救了英国革命;处决国王查理一世,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之后又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的活动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打击了封建统治者,使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发展,英国的海上力量得到加强,为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无不认为,克伦威尔在对英国历史作出的最显著的贡献中,首先是,在经过近乎十年的内战之后,他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奠定了一个和平时期。……也许可以这样说,谁都比不上像他那样取得如此丰富的成就。他死后不久,就引起了一场大混乱。可是在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统治下,却使英国人比较地享有繁荣,并能在国内过和平生活。
——[英]莫里斯·阿什利《论奥利弗·克伦威尔》
材料二 在(克伦威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英国历史)新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固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给英国带来“繁荣”的举措。
(2)指出材料二中的克伦威尔的“革命活动”与英国历史“新的出发点”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同意材料三的观点?为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克伦威尔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贡献和人们对他的不同评价。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才能回答完整。第(2)问综合克伦威尔的活动及地位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观点用所学知识去判断分析。
【答案】 (1)将爱尔兰、苏格兰合并到英国;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扩大海外商业利益(或颁布《航海条例》,或和瑞典等国签订商约);发展工商业;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改善法律。
(2)奠定了基础。
(3)观点:不同意,克伦威尔的作为符合英国资产阶级利益;同意,克伦威尔否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