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游山西村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08 13:53:39

文档简介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与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而对诗词的学习,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记叙了陆游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诗人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这首诗被编排在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启发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之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主旨。此诗虽然文字浅易,但理解诗的主旨对九年级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搜集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本诗的作者陆游并不陌生,前面已经学过了他的多篇古诗文,其中有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示儿》,对其人其诗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也积累了很多名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多角度品味诗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领会诗歌的内涵,达到“以诗解诗”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学会用读—品—写—练的方法学习诗歌。
过程与方法:学会多角度品味诗歌,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正确解读陆游罢官归隐,自信乐观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窗体顶端
重点:学会多角度品味诗歌,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正确解读陆游绝处逢生罢官归隐,自信乐观、志在报国的精神境界,启示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
教学过程:
猜一猜 创设诗之境(此环节预设用时3分钟.)
1.导入:古诗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 古诗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古诗是古仁人留给我们的一幅画卷,深邃而美丽。多读优秀的古典诗词,用诗意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你能用学过的诗描述下面的画面吗?(教师出示画面学生竞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2.同学们,你们对陆游有哪些了解? 学生从字号、国别、经历等方面,借此了解写本诗的原因。(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
(通过竞猜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读一读 领略诗之韵 (此环节预设用时10分钟。)
1.我会读: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注意重音 把握情感
①抽小组齐读,读得正确
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俗话说“三分诗文七分读”。听到你们的朗读,我似乎已隐隐约约的看到山西村的美景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谈谈一些朗读技巧。 注意重音、把握情感。
②请个别读,生评价
师生共同讨论:从内容看,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 七 )言( 律 )诗,朗读时一般按( 二)/( 二 )/( 三)结构。朗读时语速宜慢些,语调应舒缓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诗中美的意境。这首诗应该读出赞美、热爱的感情。
引导点拨学生分析每一联的读法: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跃的情景.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莫笑”二字,读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应读出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颔联: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一个“疑”字,应读出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一个“又”字应读出发现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时高兴的心情。这两个字把作者的心情从“暗”到“明”,从“失望”到“希望”,从“抑”到“扬”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板书:失落 喜悦)
颈联:“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存”应重读,流露出作者对山西村的赞美。
尾联:要读得再慢一些,轻一些,重现出山村月下的宁静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体现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无时”要重读,读出诗人对山西村的热爱。(板书:留恋)
2.我会译
教师引入:同学们,听到你们的朗诵,享受着这么优美的诗文,老师都有点陶醉了。不过,学习诗文,光会读还是不行的,还必须深入理解诗意。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学法指导:
A.指导学生先独自结合书下注释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有疑义之处圈点勾画出来。
B.小组讨论有疑义之处 。
C.学生再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②我们来以诗译诗。把每联的十四个字缩成七个字,尽量用诗中的词语,用上老师板书的词,也像一首诗的样子。
教师示例:
首联:盛情款待人情美,
颔联:
颈联:
尾联:月夜拄杖再来游。
(生讨论,派代表上台填诗:山环水绕风景美,箫鼓迎春风俗美,)
(设计此环节是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疏通诗意,教师引导“以诗解诗”。便于学生理解诗意)
三 、品一品 探寻诗之妙(此环节预设用时20分钟。)
这么精彩的画面,这么生动的场景,就浓缩在几句诗里!读一首好诗,相当于欣赏一幅悦目的人文风情画;读一首好诗,相当于与一位艺术家促膝谈天“,好诗需要慢慢品味,小组合作探究,选择自己喜欢一种方法去品味。然后交流汇报成果。汇报时要有理有据。
1.抓住关键字词句品读 古诗用词精妙凝练,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些字词句写得很妙?妙在哪里?(主要抓住如形容词、动词、名句等去品味)
2.抓住诗眼“游”来品读:可以采用“名人访谈”的形式向大家分享陆游这次游山西村的经历。来游原因----游时见闻----游后感受。
3.抓住诗的写作特色品读 你认为这首诗与以前学习过的陆游的诗在表达的情感、写法、风格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试做简要分析。
展示一 抓住关键字词句品读:
1、学生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如“足”“莫笑”“疑”“又”“无时”等。
2、其他学生评价
3、难点探究::这美丽的江南,山清水秀,诗人怎么不说“山清水秀疑无路”而却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按理说,柳是绿的,花是红的,可作者偏不说“柳绿花红又一村”,而却说“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么会“暗”,“花”怎么“明”呢?你们能揭开这其中的秘密吗?
结合背景思考,出示资料袋: 陆游20岁就定下报国之志。    30岁礼部考试名列第一,遭投降派打击,被除名。    40岁左右,受朝廷重用,北伐失利后被削职还乡。    50岁任参议官,因其他官员的诽谤,被罢官。    65岁最后一次任史官,又因痛诉时局黑暗,再次被罢官。 教师点拨: 诗人陆游一次又一次被罢官,一次又一次遭受挫折,来到山西村,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在清碧的山泉,曲折的溪流中淙淙穿行,草木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空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
“山重水复”写出地形复杂,显示出所经山水之变化无穷。“柳暗花明“写山西村周围的环境。柳暗比喻路上的曲折,作者的坎坷人生。花明比喻作者终于到了山西村,心里很高兴,暗示作者看到了希望,。
4、 即使走到路的尽头,可能会看到别样的风景,同样,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会绝处逢生。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
(1)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 真是“ _______, _______。”
(2)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 ____真是“ _____, ________”。
5、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引导分析名句。
师点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这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这一联是千古名句,把游境和心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板书:游境 心境)
展示二:抓住诗眼“游”来品读
一组学生采用“名人访谈”的形式向大家分享陆游这次游山西村的经历。
学生评价。
师点拨: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以游村情事写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以”游“字贯穿全诗,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展示三;抓住诗的写作特色品读
学生结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比较分析。
生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诗人爱国的感情,而《游山西村》表达的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刚才大家从情感方面去分析得很准确,那么在写法、风格上的异同呢?
生乙:都通过写景来表达情感的,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突出中心的。
师点拨: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3、师总结:《孟子》中有一句话(出示多媒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就是说: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可是陆游呢,为什么他被人们尊为“小李白”,在此即可以找到答案。陆游在自己不得志,不显达的时候也能做到自信乐观,写出很多诗篇,这是多么令人敬佩。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配乐朗读全诗。
(品读环节设计由浅入深,尊重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全面解读诗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会多角度品味诗歌,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这一环节注重品读,通过适罢官归隐,自信乐观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写一写 尝试诗之美(此环节预设用时8分钟。)
刚才我们从多角度品味这首诗,目睹了宁静闲适的山西村农村风光, 感受到了山西村村民的淳朴热情,更为陆游身处困境的自信乐观的心境所折服。假如你心中有什么不快,老师带你游玩郧阳的世外桃源,你会又怎样的感受呢?请观看后写出感悟?(可以是散文诗,也可以仿写本文的诗。要求:每联字数相同,音韵和谐,表达观看后的真实感受)。
学生习作示例:
朵朵樱花压满枝,阵阵清香飘万里。
借问花丛归何处?路人遥指樱桃沟。
(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家乡风光的美好,让学生多出去走走,拥有阳光心态,更重要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真实的感受。)
结束语:真正的光明在我们的心里,该点燃的是我们的心灯。 让我们用慧眼去寻找美丽的风景,用自信乐观的心态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让心境永远开阔!让春天永驻心中!
背一背 回味诗之蕴(此环节预设用时3分钟。)
指导学生,用“减字法”比赛背诵《游山西村》这首诗。
  结束语:课虽止,境无止,愿我们拥有,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做一个有内涵有诗意的人,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灿烂!
六、练一练 学以致用 (此环节预设用时3分钟。)
1.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的诗句是: , ??。??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山西村美丽富饶,村民淳朴好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之乐的向往。
B.三、四两句,隐含诗人受挫不馁的精神,有不断进取的意趣。
C.“箫鼓追随春社近”的意思是:农民击着鼓,奏着乐一队一队地走过,原来是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社日盛会。
D.这首诗写于诗人因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而被罢官回乡时,所以诗中含有悲观失意的情调。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4、请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你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涵了什么哲理?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1略 2、D 3、C 4、这一句说明事情到了最糟糕的时候往往出现转折。如有一次做一道数学题,百思不得其解,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我放下心事,细心回忆老师讲题的思路,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来了灵感,迅速地解决了问题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陆游
游境 心境
盛情款待人情美 失落
山环水绕风景美 希望
箫鼓迎春风俗美
月夜拄杖再来游 留恋

课件26张PPT。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猜一猜 创设诗之境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陆游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学会用读—品—写—练的方法学习诗歌。
2.学会多角度品味诗歌,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正确解读陆游罢官归隐,自信乐观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写一写
尝试诗之美背一背

回味诗之蕴品一品
探寻诗之妙读一读
领略诗之韵游山西村读一读 领略诗之韵
我会读: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
注意重音
读出感情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我会译 学法指导:
A.指导学生先独自结合书下注释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有疑义之处圈点勾画出来。
B.小组讨论有疑义之处 。
C. 学生再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品一品 探寻诗之妙 小组合作探究,选择自己喜欢一种方法去品味。然后交流汇报成果。汇报时要有理有据。
1.抓住关键字词句品读 古诗用词精妙凝练,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些字词用得很妙?妙在哪里?(主要抓住如形容词、动词、名句等去品味)
2.抓住诗眼“游”来品读:可以采用“名人访谈”的形式向大家分享陆游这次游山西村的经历。来游原因----游时见闻----游后感受。
3.抓住诗的写作特色品读 你认为这首诗与以前学习过的陆游的诗在表达的情感、写法、风格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试做简要分析。
抓住关键字词句品读

山 水 柳 花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山清水秀 柳绿花红
陆游 20岁就定下报国之志。
  30岁礼部考试名列第一,遭投降派打击,被除名。
40岁左右,受朝廷重用,北伐失利后被削职还乡。
50岁任参议官,因其他官员的诽谤,被罢官。
65岁最后一次任史官,又因痛诉时局黑暗,再次被罢官。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在清碧的山泉,曲折的溪流中淙淙穿行,草木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
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空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请根据提示写话。出示:
(1)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__,真是“____,___ ”。
(2)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真是“_____,___ ”。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这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以游村情事写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以”游“字贯穿全诗,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抓住诗眼“游”来品读抓住诗的写作特色品读
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写一写 尝试诗之美 人生寄语真正的光明在我们的心里,该点燃的是我们的心灯。    让我们用慧眼去寻找美丽的风景,用自信乐观的心态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让心境永远开阔!让春天永驻心中! 我能行!背一背 回味诗之蕴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从今若许闲乘月,————————。, 游山西村(陆游)
----------------,---------------。
---------------,----------------。
---------------,---------------。
-------------,----------------。
我们都很棒!,好,嗯练一练 学以致用1、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的诗句是:———————,———————??。??????????????????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山西村美丽富饶,村民淳朴好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之乐的向往。
B、三、四两句,隐含诗人受挫不馁的精神,有不断进取的意趣。
C、“箫鼓追随春社近”的意思是:农民击着鼓,奏着乐一队一队地走过,原来是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社日盛会。
D、这首诗写于诗人因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而被罢官回乡时,所以诗中含有悲观失意的情调。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