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4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08 20: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毛泽东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最关键时期应是
(  )。
A.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期
B.五四运动前后
C.中共一大召开后
D.井冈山斗争时期
解析 是否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关键是要看他是否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准则。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在北京和李大钊结识,在上海与陈独秀会晤,这些都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毛泽东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创建了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答案 B
2.之所以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主要是指
(  )。
A.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B.毛泽东被选为党的最高领导人
C.会议独立自主地运用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
D.会后由毛泽东掌握了军事领导权
解析 当时毛泽东虽然参与了党和军队的领导,但他不是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所以B、D两项错误。红军长征中党的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军事思想上。根据遵义会议的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指挥”,会后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所以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答案 A
3.下列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
不准确的是
(  )。
A.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B.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 C项属于中共七大的内容,易排除。
答案 C
4.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解析 关键词是“1945年”、“重庆”。毛泽东去重庆参加谈判,代表了中国“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的心声,即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答案 A
5.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  )。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解析 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年到1927年,该阶段毛泽东主要贡献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分析了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A项正确。B项属于土地革命时期的理论贡献,C项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D项属于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A
6.伟人永垂不朽,伟人的精神永存。让我们找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
(  )。
①“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解析 ①是1927年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②是毛泽东在领导湖南工农运动期间提出的;③是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④属于建国后,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C
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  )。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大革命失败后”,关键字眼“新探索”。A项在大革命时已经进行,C项不符合史实,D项应在遵义会议期间。
答案 B
8.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这段话表明中共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  )。
A.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
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
D.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
解析 A项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手段,B项是当达不到这一目的而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解析 本题属于情景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准确认识,解答的关键是明确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功绩。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要标志,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材料无关,B项与新中国成立时国家基本统一的史实不符,D项以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主要标志。
答案 C
能力提升(14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因此,这种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材料二
1955年底,毛泽东首次提出“以苏为鉴”的思想,同时在总结“一五”计划期间经验教训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6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毛泽东的开创性贡献是什么?(4分)
(2)材料一中毛泽东提出的措施的实质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二指出该报告发表的目的是什么?(3分)
(4)根据材料一、二,毛泽东提出的思想的共同依据是什么?(4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内容即可;第(2)问,结合措施的目的来回答“实质”;第(3)、(4)问,注意结合报告发表的时间和内容来回答。
答案 (1)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国家资本主义;提出处理好十大关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实质是借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最终消灭资本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为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4)依据中国的国情和苏联的经验及我国“一五”计划建设的经验教训。